当他出现在黄司业的门前,轻轻叩响门环时,里面很快传来了黄司业那熟悉而略带惊喜的声音:
“是谁呀?快进来!”
推开门,李苍缘一眼就看到了正坐在案前,手捧书卷的黄司业。
岁月在黄司业的脸上留下了更多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睿智而温暖。
看到李苍缘,黄司业立刻站起身,满脸笑意地迎了上来:“臭小子,是你啊!快来,让我好好看看。”
李苍缘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在黄司业的示意下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两人相视而坐,黄司业仔细打量了李苍缘一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臭小子,你……你的修为?”
李苍缘微微点头,轻声说道:“是的,黄司业,我最近有所机遇,踏入了体修境界,已经突破到了气血境九重巅峰。”
黄司业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真是太好了,臭小子,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我一直都在为你担心。
现在看到你平安无事,修为还有所提升,我这心里也就踏实多了。”
李苍缘心中一暖,感激地看着黄司业:“多谢黄司业关心,我一切都还好。
这次回来,也是想向您汇报一下我的近况,并听听您的意见。”
黄司业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缓缓开口:“虽然体修与气修并行不悖,历史上也不乏双修的佼佼者,他们两者相辅相成,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你的进步之快,确实令人咋舌,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攀登至气血境九重巅峰,无疑是得到了莫大的机缘与造化。
然而,修行之路漫漫,越往上走,便越是艰难。
想要将体修与气修同时推向更高深的境界,那绝非易事。
这不仅要求修行者拥有超凡脱俗的天赋,还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海量的修行资源作为支撑。
天赋是上天赐予的,毅力则需个人磨砺,至于资源,更是稀缺且珍贵,往往藏于深山大泽,或是掌握在强大势力手中。
因此,你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未来的路,将比过往更加崎岖。
但记住,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挑战,他们只会将这些困难视为磨砺自身的试金石。
你,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一切,继续在修行之路上披荆斩棘,直至攀上那九天之上的巅峰?”
黄司业话语一顿,轻轻拍了拍李苍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臭小子,你长大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断。
我只希望你能保持初心,继续坚持下去。
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记住,国子监永远是你的家,我永远是你的后盾。”
李苍缘闻言,眼眶微微泛红,他重重点了点头,将黄司业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前路如何坎坷,他都将勇往直前,不负黄司业的期望,也不负自己的初心。
黄司业笑着拍了拍李苍缘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亲昵与调侃:“臭小子,我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此番前来定有别的目的。 放心吧,我已经为你做好了准备。
不过,国子监的规矩可不能破,需要多少学分,就得规规矩矩地拿多少学分来换。 不过嘛,你小子这次有周皇赏赐的一百学分在手,想来也是不缺学分的了。”
李苍缘见自己的心思被黄司业一眼看穿,还没开口就被猜中了想说的话,不由得尴尬地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抹不好意思的红晕,心中暗道黄司业也是老狐狸呀!
黄司业笑眯眯地从腰间挂着的乾坤袋中,轻轻取出了五颗二阶下品的玄元丹,这些正是李苍缘为修炼《玄元诀》第二重所迫切需要的丹药。
他将这五颗珍贵的丹药递到李苍缘手中,语气和蔼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那三十学分我就自行做主给你扣除了,你可得好好努力。
你的体修进步神速,但根基略显浮躁,现在不宜急于突破至壮骨境。
而你的炼气修为还停留在纳元境第九重初期,这段时间你可以专心提升炼气修为,争取达到纳元境九重巅峰。
这样,在即将到来的大比上,你才能更加游刃有余,无往不胜。”
李苍缘双手郑重地接过丹药,眼中闪烁着感激之色,恭敬地向黄司业一鞠躬,诚挚地说道:“多谢黄司业的慷慨与指点,苍缘定不负所望,勤勉修炼,争取在大比上取得佳绩。”
黄司业嘴角含笑,轻轻拍了拍李苍缘的肩膀,玩笑中带着几分认真地说:“你小子,这次大比要是没能拿个第一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不过话说回来,你背后那剑匣倒是挺有意思的,沉甸甸的,仿佛背负着一座大山,想必里面藏着不少玄机,也是你的一大杀手锏吧。
我也不多问了,只是给你个建议,去藏书阁找找看有没有隐藏体修修为的功法,把你的真实实力藏好了,这也能成为你关键时刻的一张底牌。
记住,贪多嚼不烂,其他东西暂时就别分心去学了,专心用你的学分换购对你提升修为有帮助的资源,毕竟,技多不精,专注才是王道。”
李苍缘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恭敬地回道:“多谢黄司业提醒,我正有此意,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黄司业满意地点点头,挥了挥手道:“去吧,好好准备,我期待你在大比上的表现。”
李苍缘向黄司业深深一鞠躬,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与感激,随后转身迈步,带着满腔的热血与决心,踏上了前往藏书阁的路途,准备为自己的大比之战做最后的准备。
将手头剩余的学分悉数兑换成提升修为所需的珍贵资源后,李苍缘没有丝毫迟疑,径直走向了闭关室。
他深吸一口气,随后毅然推开了闭关室沉重的大门,走了进去。
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纷扰。
闭关室内,光线昏暗而静谧,只有几缕微弱的烛光摇曳,为这方寸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李苍缘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将兑换来的资源一一摆放在身前。
他深知,接下来的时间,将是他修为突飞猛进的关键时刻,也是他决定大比命运的重要阶段。
随着他缓缓运转起体内的功法,一股股精纯的能量开始在他体内流淌,滋养着他的肉身与灵魂。
他仿佛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修为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攀升,每一刻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意义。
李苍缘完全沉浸在了修炼的世界里,不知疲倦地吸收着资源中的能量,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修为。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在大比之上,展现出自己最强的实力,不负黄司业的期望,也不负自己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辛苦付出。
就这样,李苍缘在闭关室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夜。
皇城巍峨,皇宫深邃,一名身着华丽大红蟒衣的锦衣卫,在一名躬身谄媚的太监引领下,缓缓步至御书房的庄严门前。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大周皇那威严而专注的身影,他正埋首于案牍之间,桌上文件堆积如山,整个国家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肩头。
太监小心翼翼地轻叩房门,那细微的声响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大周皇的眉头微微一皱,专注的神情因这不期而至的打扰而略显不悦。
然而,他并未立即发作,只是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透过门缝,仿佛能洞察门外的一切。
“何事?”大周皇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皇者之气。
太监闻言,方才轻启房门,连忙上前几步,低声禀报,言辞间充满了敬畏与惶恐,生怕触怒了这位掌握着天下生杀大权的君主。
大周皇听罢太监的禀报,脸色霎时一沉,犹如乌云密布,目光如炬,直指沈指挥使,沉声问道:“沈指挥使,此消息究竟是否可靠?”
沈指挥使闻言,立即快步上前,步伐稳健而急促,直至大周皇面前,恭敬地弯腰行了一礼,神色凝重而坚定,汇报道:“陛下,此事千真万确,乃是由北方镇抚使紧急传来的消息。
据北胡部落派出的使者所述,他们正面临数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妖兽潮侵袭。
北胡勇士虽英勇无比,但在这场灾难面前亦是损失惨重,已不得不放弃北荒草原深处的大片游牧地盘,向南方仓皇逃窜。
据他们那不太确切的情报分析,我们推测此次妖兽潮中,或许有地元境的强大妖兽坐镇指挥。
此等妖兽实力滔天,若其意图对我大周国不利,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臣以为,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大周皇听完沈指挥使的汇报,眉头紧锁,面露为难与忧虑之色。
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心中暗自思量:若真有地元境的大妖坐镇妖兽潮,那大周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样的妖兽,其力量之强,足以撼动山河,甚至可能威胁到王城的安危。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地元境强者意味着什么,那是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大周国局势,甚至改写历史的存在。
然而,北荒草原已经平静了数百年,为何会突然冒出这样一只强大的妖兽?
大周皇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他目光深邃,仿佛在回忆着过往的种种,试图从历史的尘埃中寻找答案。
但无论原因如何,现实已经摆在眼前,他必须做出决策,以保护大周国的亿万子民。
“沈指挥使,”大周皇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此事关系到我大周国的安危,万万不可轻易声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你速去传召国师,我必须立即与他商议对策。
同时,加强边疆的防御,密切关注北胡部落的动态,以及妖兽潮的进展。
另外,派遣斥候深入北荒草原,探查那只地元境大妖的虚实,我们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说完,大周皇挥了挥手,示意沈指挥使立即去办。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大周国都将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沈指挥使闻言,神色一凛,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紧迫性。他恭敬地点了点头,转身欲去,却又似想到了什么,停下脚步,低声问道:“陛下,那是否需要召集其他重臣一同商议?”
大周皇摇了摇头,目光坚定:“此事初露端倪,尚需进一步确认,且涉及诸多机密,不宜过多人知晓。
国师精通卜算之道,或能从此中窥得一丝天机。
待我与国师商议后,再做定夺。”
沈指挥使领命后,身形矫健地穿过宫廷长廊,不过片刻功夫,便已带着一位身着道袍、须发皆白的老者匆匆返回。
这位老者便是大周国备受尊崇的国师,他手持一根雕龙木杖,步履稳健,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与洞察世事的敏锐。
“陛下,”国师微微躬身行礼,声音平和而沉稳,“臣已闻讯而来,愿为陛下分忧。”
大周皇见状,连忙起身相迎,神色凝重地道:“国师来得正好,朕正有要事相商。
北荒草原突现妖兽潮,且有消息称其中可能有地元境大妖坐镇,此事关乎我大周国运,不知国师有何高见?”
国师闻言,眉头微皱,全身的气息瞬间变得凝重而深沉。
他缓缓闭目,双手轻轻抬起,指尖轻轻触碰,仿佛在空中勾勒出一幅幅神秘的符文。
整个大殿内,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只留下国师那低沉而有力的呼吸声。
片刻之后,国师的身体突然微微一震,他迅速睁开眼睛,目光中竟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惊讶与震撼。
紧接着,他身形一晃,竟不由自主地吐出一口鲜血,洒在了光洁的大殿地面上,显得分外刺眼。
大周皇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国师,焦急地问道:“国师,你这是怎么了?
莫非推算出了什么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