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适宜,还有点微甜,确实是非常好的草料。\"
面对田福堂这样的举动,李安然虽有些惊讶却无从评价。在现代,不乏有人自行种植草地以制成绿色健康的蔬菜汁饮用,其真实效能如何,则有待验证。
\"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种子来源如何保证?\" 田福军开始思考该项目的长期发展可能性。
\"一部分可以通过从东北引进,同时我们也可以自主培养一些草种。\" 李安然回应道:\"像这种快速生长至一周可用作动物饲料的黑麦草,在达到一定成熟度后还能开花结籽,因此可以利用其果实收集新种。\"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授粉的问题需解决,考虑到草本植物在盛开时也能成为良好蜜源,或许可以引入一些蜜蜂协助。\"
\"如果是为了留种的话,我的建议是将现有草本植株移植到地面上种植一段时间。这样做能有效减少室内种植所需的工作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秋季,这样在次年冬季之前便可完成第一次收获。但由于这里冬季气候较冷,导致生长期放缓,要实现开花结籽估计得等到下一个春季。\"
\"幸运的是,这类草种有着良好的氮循环特性,能起到土壤改良的作用,也就是农民朋友常说的‘肥土’效果。鉴于此,我认为可以利用农作物轮耕间的间隙期进行草类作物的栽培,既解决了家畜的饲料需求,又能提高土地肥力。\"
“然而,在具体推广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可一刀切。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水资源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我建议逐步推进,同时也借此积累丰富经验和储备足够的牧草种子。”
田福堂与田福军见李安然对各项因素均已周全考量,也就没有更多话可说。
将首个试点选定在白店村,二人均未提出异议,李安然已详细解释过,不同地区条件差异明显,为确保数据准确和获取更多实践经验,单一试点显然不足。经过一番讨论,除白店村之外,又选定了双水村作为第二试点,县里也会有一个点,共计三个试点地点。其实田福军并非不愿增加试点,但被李安然劝阻,他坚持项目新颖度高,不一定立即被村民接受,与其强制推广不如通过实际收益激发村 ** 动参与热情,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口角争论,更能促进村民自身的积极性。
在视察水培植物温室后,县里送来了第一批兔子。这批兔子普通且健康,按照李安然的说法,从东北秘密引进了一批长毛兔和肉兔,此事需保密,并等待合适时机公布。对此,田福堂与田福军均表理解。除了兔子,田福军还准备了两头羊羔、一公一母两鸡,负责照料这些动物的是田润生、田晓晨和田晓霞,三人共同学习该项目的相关技能,以期日后成为技术人员推动项目的广泛开展。这样的安排不仅给了他们一条职业发展的道路,在当时的农村背景下尤为珍贵,尤其是针对新型农业项目,成功实施将显着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安然在家中的培育室里耐心教导两个妹夫和妹妹种植草料、喂养兔子及其他动物的技术,包括如何使用新鲜青草制作干草储存和配制多种饲料等技能。他要求他们先把步骤熟记于心,随后按步骤操作实践。即便初次尝试不顺利或犯错误,也无须担心,因为这些都是在家试验的结果,不影响整体计划的推进。
待他们掌握了必要的经验和实践能力后,再派遣他们前往双水村建立当地的试点基地。
至于此举是否涉嫌权力滥用,那只能一笑置之——古语云:“举贤勿避亲”。
田福军现今已是原西县的主要 ** 之一,若这点事还难以妥善处理,又如何称职?
半个月后,当李安然携田润叶到达白店村时,这里已经焕然一新:原本交换所得的五个窑洞已完成修缮与改造,并按计划进行了“内部装修”。其中三间改建为无土种植室,院子里新建了兔子舍、鸡窝、羊栏、仓库以及蚯蚓繁殖设施。剩下的两间窑洞则作为李安然夫妇的居住场所及日常炊事之处。
一孔窑洞作卧室,另一孔用作厨房,这样的安排有什么问题呢?
“田主任,李知青,你们终于到了。”听说有几辆车开进村子,村支部书记立刻前来迎接。
见到田福军带着秘书、李安然与田润叶一行人下车,并注意到那辆卡车尾部装载了不少物资,老书记怎敢掉以轻心?
“书记,您所说的窑洞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吗?”李安然问道。
“安排妥了,妥当得很,一切如您要求那样处理。”书记连连点头应答,过去这半个月里,他一直亲临现场监督工程,以免出现任何差错。
尽管白店村或许不能依靠这次机会获得额外的食物供给,单凭县上领导家人的身份已足够引起他的高度重视。
“很好,那让我们先安顿一下,然后再详细聊聊。”李安然点点头补充说,“麻烦你通知一下李奎勇,请他带所有知青前来报到。”
“好的,这就去办。”村书记说着便派人传讯息,并亲自引领着李安然前往窑洞处查看。
到达之后,李安然显得相当满意。
虽这里的构造是由传统的黄泥土砖堆砌而成,但对于他们的短期居停而言,已然足矣。不久之后,李奎勇背着枪匆匆赶来。
“奎勇,能帮我们卸货吗?”李安然问。
“没问题!”李奎勇回答干脆。
这些货物中有大量是为满足李安然与田润叶在此停留至少一个月所需的各种日用品;剩下的则是用于设置室内种植空间的器材与设备,包括重要的草种——共有三种,每种100斤,足以短期使用。
当所有的物资妥善安置完毕,李安然领着田福军、村支部书记及李奎勇一行进入那三个已准备好的窑洞内部参观。
事实上无需特别考察,主要是确保安装完成灌溉系统、暖炉、排烟管道、通风装置以及货架,并将门窗上旧的窗户纸替换为玻璃。接下来的重点任务便是开始播种工作。
作为县委领导且身为李安然的长辈,田福军自然不希望晚辈们在此受苦。于是不仅给予了具体指示,还做出了一系列承诺,旨在使白店村更愿意配合这次行动。毕竟田福军肩上的职责众多,他在村里逗留半日后便返回工作地点。
随着田主任与书记离开,接下来的事情按照李安然之前的规划展开——目前无需村里派遣人员支持,只求保证没有未经授权的人随意进出这片区域。
送走了外界人士后,李安然向白店村的十位知青介绍了他的伴侣。起初几位女性知青还担心会出现尴尬场面,但看到田润叶和另一位名叫秦岭的女孩很快就能友好交流,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同时也对未来的和睦相处感到欣慰。
“奎勇,我相信大家已经听见了我的讲话。”李安然目光扫视过在场的所有人,语调沉稳地道,“从明天,或者说从现在开始,各位的主要工作就是跟我学习如何在室内高效地培育作物。”
“三位男生将会负责大部分体力劳动的任务。而我的爱人将会以其细腻的心思和细致处理那些需要细心操作的具体事项。”李安然继续说明分工。
“但我要特别说明一点,无论你们做的是哪一行的工作,涉及室内栽培养殖的所有过程,你们都得学,都得会!”
“只要这个项目能成功,将来必然需要许多技术人员。”
“如果你们想脱离田间劳作的生活,那就专心学习、用心学习,到时技术水平达标的人会被县里聘为技术员,想必你们也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李奎勇他们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成为技术员,尽管可能会辛苦一些,需要去各个村子支持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但对于还在土里摸爬滚打、常常连基本生计都难以保障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因此,对李安然提出的条件,没有人提出异议。秦岭和李奎勇心里还另有打算,但没有对其他人提起。
简单的介绍过后,李安然立刻带领大家动手。一个又一个的架子在窑洞中搭建起来,紧接着是安装滴灌系统,用于精确浇水。
只需把水倒入专用容器,水便会顺着导管及孔洞持续滴入每一个培养箱中。
随后是安设供暖炉,因为这里是陕北,冬天十分寒冷。
即使窑洞本身具有保温隔热的优势,但对于过冬来说还是不太够,寒冷季节必须依靠炉子加温和烟炉排布来维持室内温度。
此外,在炉子上放一小壶水不断加热,能借助产生的水蒸气保持窑洞内的适宜湿度。最后则是更换正门窗户为玻璃材质,以提高光照条件。
事实上,对于这种传统的居所而言,最头疼的就是光线不足。李安然手中有一个神奇的物件叫做“日光水晶”,它看起来像块水晶,但在日光下可以储存阳光,带入阴暗地方后又能发出太阳般的光芒,能满足窑洞数天的照明需求。
尽管其效能与所需的光照面积和亮度密切相关,但这个设备显然不便于公开,李安然还准备了其他的解决方案。
他的计划是在窑洞顶部开设几个透光口,内部嵌入玻璃,以此方式引入室外的自然光源,并通过设置特定的反射装置在内部调整光线分布,以弥补光照不足。
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午餐只是简单解决了几口,然后大家便继续努力。
有了目标的激励,人们能迸发出巨大的动力。
仅用一天的时间,窑洞的改造除开顶上的采光孔还未完成之外,其余全部顺利完成,同时院子周边的养殖区也开始初步成型。
现在,只需先种植出第一批饲料植物,接下来就是等待县城送来李安然所需的各种动物如兔、鸡、羊等。
次日一早,李安然带领李奎勇等人着手播种。
第三天,培养箱内的饲料植物种子不仅破土而出,而且成长态势异常良好。
到了第六天,村党支部书记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前来查看,发现三个种植室绿意盎然,不论是紫花苜蓿、黑麦草还是玉米草,生长情况都非常喜人。
仅仅过了两天,也就是首批牧草收获的日子。恰在此时,县上应允的小兔崽、成年鸡以及羊羔也被送至,这正好给李安然提供了示范处理收割后牧草方法的机会。
牧草可以单独作为动物的食物,但如果混合其他成分制成配合饲料效果更佳。
然而,这里的条件还不成熟,只能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一些基本的调配。
这对白店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事物,秋收之后居然还能看到如此鲜活的牧草,更重要的是这牧草竟仅需八天便能成熟!所有村民都感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