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皆是江湖豪杰,朝廷欺压,王师屠城,难道就甘愿坐以待毙?”
人群中,有人冷笑:“太子殿下,我们只是些落魄之人,拿命换银子可以,但要与王师对抗?”
“殿下,朝廷剿匪从不手软,跟着您,怕是没好下场……”
李显眯起眼睛,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刀,猛地一挥
“本宫只问一句,谁愿拿钱,谁愿拿命!”
他拍了拍身旁侍从,侍从立刻抬上来几个大箱子,箱盖一开,黄金白银的光芒映照着众人贪婪的目光!
李显环视全场,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缓缓道:
“从今日起,随我者,银钱管够,破城之日,封侯拜爵!”
“但若有人临阵退缩……”
他目光一寒,猛然挥刀,一名试图逃跑的探子直接被斩首,鲜血喷涌而出!
李显收刀入鞘,淡漠地看着倒下的尸体,声音冰冷:“与我作对者,杀无赦!”
营寨内,一片死寂!
短暂的沉默后,所有人疯狂高呼
“愿随殿下!”
“愿随殿下!”
李显站在高台上,嘴角露出一抹病态的笑容。
“李怀恩……你以为你已经赢了?”
“本宫今日便让你看看,死而不僵的李唐,依旧是这天下的主宰!”
他猛然举起战刀,指向长安的方向,咬牙低吼
“举兵!”
“杀回去!”
苏州城外,李显的叛乱,正式拉开帷幕!
王师军营,夜色沉沉,营帐内烛光摇曳。
程镇山披甲而坐,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目光淡漠地望着跪在地上的密探。
“再说一遍,苏州城中发生了什么?”
密探拱手,语气低沉而谨慎:“启禀将军,苏州城内,李显已然现身,自称天子,招兵买马,图谋复位。”
程镇山冷哼一声,嘴角浮现一丝嘲讽。
“藏了这么多年,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了?”
密探继续道:“李显以苏州为据点,广发诏书,宣称自己才是李唐正统,号召旧臣勤王。”
“但……真正响应的,寥寥无几。”
程镇山嗤笑,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果然,废物终究是废物。”
“李显当年为太子时便懦弱无能,如今妄图复位,简直可笑。”
“继续说。”
密探低头,不敢有丝毫怠慢,继续汇报:“李显得不到真正的军队支持,只能依靠江南士族资助,重金雇佣流寇、亡命之徒。”
“他承诺封侯拜爵,已聚集五千人,盘踞在苏州城外的营寨。”
“另外……他派使者前往杭州、湖州、松江等地,试图拉拢地方世家。”
程镇山放下茶盏,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哦?这些世家愿意跟着一个废物造反?”
密探摇头:“不敢直言拒绝,但也没有明确表态,仍在观望。”
程镇山轻轻颔首,目光幽冷。
“聪明的世家,知道李显根本扶不起。”
他缓缓站起,走到案前,盯着江南地图,目光锁定苏州的方向。
程镇山沉吟片刻,缓缓拔出腰间战刀,刀锋映照着帐内的灯火,闪烁寒光。
“李显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他能活到今天,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但现在,他自己出来送死,就别怪本将成全他!”
他抬头,目光锋锐地看向副将。
“传我军令,明日王师启程,直取苏州!”
“不得有误!”
副将轰然领命:“诺!”
营帐内,军令如山,肃杀之气弥漫四方。
程镇山负手而立,冷冷望着夜色之下的江南大地,目光冰寒。
“李显……怕是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复国大业’,会如此快结束。”
王师南下,李显的末日,已然到来!
苏州,夜色沉沉,王府书房内烛火微摇。
窗外,风卷残叶,远处隐约传来兵刃撞击声,似乎是城外哨兵在操练,压抑的气息弥漫整个王府。
李显身披单薄的衣袍,赤足踩在冰冷的地面上,在书房内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目光在桌案上的战报与地图之间徘徊,额角渗出冷汗。
他眼神阴沉,伸手翻开桌案上的最新战报,指尖微微颤抖。
“王师三日可至,我该如何?”
战报上的字迹清晰而残酷:苏州以北五十里,王师大军已抵达长洲,先锋营一日内可至城下!
李显狠狠地将战报摔在桌上,咬紧牙关。
苏州外围的防线接连失守,城中士族军心浮动,甚至有传言部分江南士族已经暗中派人去联络程镇山,试图投降!
若是苏州城破,他的“复唐大业”将彻底化为泡影!
“殿下,情况不妙。”
身后,一个身穿儒袍的幕僚躬身而立,低声提醒,神色凝重。
“江南士族畏惧王师,如今已无人敢为殿下而战。”
李显猛地转头,目光狰狞,脸色阴沉得可怕。
“难道我只能坐以待毙?!”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眼中透出一丝惊恐。
自从他被逐出长安,流亡江南多年,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绝望。
他不甘心!
他是李唐皇室的嫡子,是堂堂太子!
江南士族当年在武周统治下都低声下气,为什么现在却对他避之不及?!
“可恶!”
他一掌拍在桌案上,茶盏震落,滚烫的茶水洒在手背上,他却毫无察觉。
幕僚沉思片刻,忽然低声道:“殿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显猛地抬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你有办法?”
幕僚微微点头,语气低沉:“南洋商贾与江南士族交好,若能请动他们,或许尚可一搏。”
“南洋?”
李显目光微微闪烁,咬紧牙关。
幕僚拱手道:“南洋富商手握重金,他们经营海外贸易,雇佣兵数万,若愿借兵相助,殿下尚可坚守苏州。”
李显深吸一口气,脑海中迅速权衡利弊。
南洋商贾富可敌国,若是能得到他们的援助,不仅能抵挡王师,还能重整江南士族!
“好!”
他猛地一挥袖,取出笔墨,亲手书写密信,内容极尽哀求,甚至许诺南洋商贾若助他复国,便将沿海两省之地割让给他们!
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毫不犹豫地盖上了印玺,封入锦盒,交给身旁的心腹武士。
李显看着那人,声音低沉:“连夜出城,务必在三日内将信送到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