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气爽、日丽风清的季节里,薛明若在薛、孟两家关怀备至,耐心且周密的照顾中,以及一众好友的嘘寒问暖、殷切陪护下,于燕城华圣私立医院,诞下了她和孟宴臣的双胞胎女儿。
两位小公主可以说是在大家的百般期待、千般祝福、万众瞩目之中,平安又顺遂地降临到了这个人世间。
当然,无论古今中外,新生命的到来都的的确确是一件值得欢欣雀跃、再三庆祝的大喜事。
只是,在场的诸位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这股愉悦、欢快、令人美得直冒泡泡的情绪里。
他们高兴了没一会儿,便不约而同地扬着幸福明媚的笑脸,用温和有礼的口吻,客客气气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分外激烈的多方争论。
激辩、争议的中心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小宝贝们究竟该起什么样的名字?
其实,这个话题早在薛明若怀孕的时候便已经拉开了讨论的序幕。
只是那时,两家人各有各的想法,彼此都觉得自己起的名字才是最好的,一时间众说纷纭,始终争执不下。
即便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来来回回讨论了十多次,仍是无法彻底说服对方,达成一致,议定出一个最终的结论,这才只能无可奈何地先行搁置了。
然而,矛盾可以随着战况的平息一时停滞,暂且敛藏起来,却没法凭空解决、自行淡化。
更不代表两方握手言和,息事宁人,这件事就此翻了篇,先前的观点冲突更是从未出现过。
是以,如今甫一旧事重提,大家便又像之前那样,各执己见,立场相对,甚至有了进一步激化矛盾的势头。
作为两个小家伙的爷爷奶奶,孟怀瑾、付闻樱采取的是“先攘外、再安内”的策略。
老两口打着一致对外的小算盘,想的是先把其他人都给辩倒了,再来明火执仗地自相残杀,无情地拆着对方的台,踩着自家老伴,拔得头筹也不迟。
论辈分,身为娘家人的薛英嶷和褚灵自然是不占优势的。
不过两人倒也灵醒,压根没想过当面锣对面鼓地同亲家老两口争辩些什么——何必非要以彼之短,攻敌之长呢?这不是自寻烦恼、自取其辱吗?
夫妻俩便只是端着“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架子,苦口婆心地揪着新手爸爸孟宴臣说个不停。
薛乘益更是默默倚在姑父身边,见缝插针,小小声地说着自己的意见。
当然,他比这些大人们更加机灵,也更看得清局势。
见孟爷爷、付奶奶和爸爸妈妈提议的都是两个妹妹的大名,薛乘益灵机一动,另辟蹊径地选择了一条更加小众,几乎无人与他竞争的赛道——同孟宴臣商量起了妹妹们的小名。
就连不请自来的肖亦骁、罗茵、梁月三人也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尝试着以小公主干爸干妈的身份,掺和一脚,加入战局。
凡事重在参与嘛,万一孟宴臣和薛明若一孕傻三年,脑袋一抽,真就答应了他们的提议呢?
左右是天降的馅饼,不争白不争啊。
……
是以,待身心俱疲,精力也十分有限,一出手术室便睡着了的薛明若,从香甜的睡梦中迷迷糊糊地清醒过来时,第一眼看见的便是被众人合力围攻,一边面带新为人父的喜色,一边目露迷茫,左右摇摆,觉得这样不错,那也挺好,只等妻子做出最终抉择的孟宴臣。
最后,到底还是身为亲妈的薛明若力排众议,成功拿到了两个小宝贝的命名权。
她思虑再三,同孟宴臣附耳讨论了一会儿,很快便定下了两个孩子的名字。
孟唯安、薛全宁。
在场的所有人都以为小两口给女儿们起这样的名字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护与祝福,不奢求她们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事事为人先,只希望她们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此生。
殊不知,薛明若的意思是——她和孟宴臣作为父母,只能保证她们的安宁。
至于余下的一切……都要靠她们自己去努力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