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
【在洛尘前往岭南后,你托人多方打听岭南的情况和洛尘下落。】
【十五年腊月你终于收到了回信。】
【属下无能,未找到洛尘的下落。不过此事并不是属下不尽责,而是岭南大疫,属下实在不敢去深入调查。】
“真把本王当傻子了。”
看到回信,李瑾瑜自己都气笑了。
要不是有前几次推演,知道自己手下大多都是混日子的废物。
李瑾瑜说不定还真信他是害怕瘟疫,而不是翘工去哪里花天酒地了。
不过,自己的废物手下虽然没有找到洛尘。
但是也带回了一条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岭南正在蔓延瘟疫。
李瑾瑜回忆前几次推演,朝中根本无人议论此事,若不是这次推演洛尘去了岭南,她都不知道岭南发生过瘟疫。
“瘟疫不会影响到洛尘吧。”
李瑾瑜觉得这事应该上报朝廷的相关衙门。
于是李瑾瑜在推演中找到了户部。
【你向户部侍郎传递了自己的情报,说岭南正在发生瘟疫,朝廷应当安排人员赈济。】
【然而户部侍郎听后却只是微微一笑:“秦王殿下,岭南瘴气丛生,瘟疫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无须多虑。”】
李瑾瑜眨了眨眼。
因为岭南连年都有瘟疫,所以朝廷就不管了。
这是什么逻辑。
找户部没有用,李瑾瑜又直接找上了父皇。
【光昌帝听后没有做决定,而是让你去找户部反映问题。】
【你知道找户部没有用,便一直等在殿外,等了一天一夜。】
【次日清晨,执笔太监曹公公悄悄对你说:“秦王殿下,岭南路途遥远,人口稀少,朝廷进行赈济得不偿失。”】
【“而且等朝廷赈济的物资在几个月送达后,那边的人早就死光了,反而浪费了粮食。”】
【陛下也是没有办法。】
【“更重要的是朝中哪里有岭南出身的人?谁会在乎跟自己无关的人?”】
【“陛下就算出手,也只会遭到朝堂议论。”】
【你不解地反问:“难道岭南的百姓就不是我大唐的子民了吗?”】
【曹公公摇了摇头:“这就不是老奴能说的了。”】
李瑾瑜很无奈。
户部和父皇都不管岭南的瘟疫。
自己难道就看着那边死人,看着洛尘暴露在危险之中吗?
可是朝廷不出钱,自己现在又被罚俸了半年,根本就掏不出钱?
李瑾瑜看了看秦王府见底的库银。
最终一咬牙,决定削去亲卫400。
将自己节省的钱财捐给岭南都督府,给岭南都督一个人情的同时,让他也多关照一下洛尘。
与此同时。
李怡菲也看到了岭南正在蔓延瘟疫的消息。
【经过你的打探,洛尘和李梦琳正在岭南都督府开办学堂。】
【如今岭南东道,岭南西道,岭南北道皆有瘟疫蔓延,岭南都督府近日也有病患出现,岭南恐有大疫。】
岭南大疫。
李怡菲在李瑾瑜和洛尘秘密造大侄子的那场推演,听人说过一嘴。
据说岭南大疫死者十之五六。
不过岭南人本就是朝廷流放之地,死个十几万朝中根本没人在乎。
回想起岭南大疫,李怡菲转身向窗外的明月一拜:
“希望上苍能够保佑洛尘不受疫病。”
至于李梦琳赶紧死一死,别拖累洛尘。
这样自己就可以把洛尘从岭南捞出来了。
如今这次推演。
没有洛尘辅佐,李怡菲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去地方就藩吧,没人辅佐她自己搞不定地方行政。
而留在京城,自己不过就是外公的傀儡罢了。
所以。
李怡菲觉得自己想要重建昭宁盛世,就必须要把洛尘收回胯下。
想要把洛尘收回胯下,那必然不能让他因疫而亡。
【你召集臣属,说自己管一下岭南的大疫,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你的臣属大为不解,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管岭南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不过众人知道你的脾性,还是跟你想出了一个方法。】
【他们建议你将此事搬上朝堂,只有把事情上升到道德层面,把事情闹大,才能让朝堂不得不重视。】
【你是否采纳此建议。】
李怡菲没有多想,直接选是。
【次日清晨,你罕见地参加了朝会。】
【在会上,你指出岭南正在蔓延瘟疫,你忧心七妹李梦琳会受到波及。】
【你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这个妹妹,虽然她已贬为平民,但依然于心不忍,不想看她死于疫祸,请父皇下令治疫。】
【英国公听后立马出列附议:“赵王殿下忠厚仁义,不忘手足之情。”】
【刑部尚书联合吏部尚书也共同附议。】
【右丞相于和光也附议,“赵王和前宁王李梦琳姐友妹恭,宗室如此,我大唐可兴万年。”】
【左丞相黄康伯没有说话,而是扭头看向一言不发的魏王】
【随后魏王李婉筠也跟着说:“儿臣也不忍看着七妹死于疫病,还请父皇令户部救灾。”】
【紧接着左丞相附议:“魏王仁慈。”】
【光昌帝环顾四周,遂点头。】
【“命户部拨款拨粮援助岭南都督府。”】
【“同时命岭南都督林泰宁在都督府安排人手暗中保护好李梦琳。”】
【“若是李梦琳死在疫病之中,将拿林泰宁问罪。”】
【“至于治疫的监察,朕看就由魏王去负责好了。”】
与此同时。
李瑾瑜看到朝堂的安排后,感觉天都塌了。
自己这边刚把钱托人送去岭南。
朝廷那边就决定救济岭南了。
那她过去一段时间在忙什么?
自己又花钱,又找人。
结果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只能自己搭钱。
她折腾一大顿,还不如李怡菲和李婉筠争抢一个仁义之名更有效果。
李瑾瑜顿时感觉自己被水淹没,不能呼吸。
“朝堂的水太深了。”
不过,她这边接受不了。
李怡菲那边更不满意。
“为什么不让本王去监察。明明是我提的!”
“父皇也太偏心了。”
“多好一个见洛尘的机会,怎么就不给我呢。”
李怡菲不高兴,那自然是要找个人泄泄火气。
当然,她不敢去跟老爹抱怨。
但是给魏王下下绊子还是不在话下的。
既然父皇让李婉筠去治疫,本王就看看她有没有这个能力。
于是她也选派了一些属臣,跟随朝廷赈济的队伍,随行去监察李婉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