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嵬坡这地方,本来士兵们就因为长期逃亡,心里头憋着一肚子火,对杨国忠满是怨言。偏偏队伍里还藏着几个心怀叵测的家伙,瞅准了这个机会,就跟那搅屎棍似的,使劲儿煽动士兵们的情绪,把这火越烧越旺。
这几个人,平日里就鬼鬼祟祟的,也不知道憋着啥坏心思。他们在士兵们中间窜来窜去,这儿说几句,那儿讲一番,把所有的过错都一股脑儿地推到杨国忠身上,说啥都是因为杨国忠专权误国,才把好好的大唐搅和得乌烟瘴气,安禄山才起兵叛乱,他们才落得如今这四处逃亡的悲惨境地。
有个瘦猴似的家伙,站在一群士兵中间,手舞足蹈地说着:“兄弟们,你们想想,这些年杨国忠在朝堂上,那是一手遮天呐!他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安插到重要的位置上,那些人一个个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根本不管咱们老百姓的死活。咱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他们却在后方花天酒地,享受荣华富贵。”
“对呀,他还大肆挥霍国库的钱财,搞得国家财政空虚,咱们打仗都没银子,这不是误国是啥?” 旁边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跟着帮腔。
士兵们听着他们这么一说,本来就不满的情绪一下子又被勾了起来,纷纷点头称是。
“就是,要不是杨国忠,咱们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天天担惊受怕,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哼,只要杨国忠还在,大唐就永无安宁之日,咱们也别想过上好日子。”
这瘦猴见大伙被自己说得群情激愤,心里头更得意了,接着说道:“兄弟们,咱们不能就这么忍气吞声啊!咱们得让陛下知道咱们的想法,把杨国忠给处置了,大唐才有希望,咱们才有出路。”
“对,找陛下说理去!” 士兵们被煽动得热血上头,也没细想,就跟着叫嚷起来。
这股子动静越来越大,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营地。其他士兵们听到这边的叫嚷,也都围了过来。这几个心怀叵测的家伙一看,人越聚越多,更是来劲了。
一个三角眼的人站到一块大石头上,大声喊道:“兄弟们,你们看看,咱们为了大唐,抛头颅洒热血,可杨国忠呢?他在背后干的那些缺德事儿,把大唐的江山都快给毁了。现在咱们还跟着他一块儿逃亡,这不是助纣为虐吗?”
“对,不能再跟着他了!”
“让杨国忠滚蛋!”
士兵们的情绪彻底被点燃了,一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马上就把杨国忠揪出来狠狠教训一顿。
而杨国忠呢,这会儿还在自己的营帐里,压根儿不知道外面已经闹翻天了。他正琢磨着怎么跟李隆基解释,好保住自己的地位呢。
就在士兵们叫嚷着要去找李隆基的时候,有个稍微冷静点的士兵说道:“兄弟们,咱们就这么去找陛下,是不是太冲动了?陛下说不定已经有自己的打算了。”
可他这话刚说完,就被那瘦猴给怼了回去:“你懂什么?陛下被杨国忠蒙蔽了这么多年,一时半会儿哪能看清他的真面目?咱们要是不主动点,陛下怎么会知道咱们的决心?”
“就是,别犹豫了,走,找陛下讨个说法去!”
在这几个心怀叵测之人的煽动下,士兵们再也按捺不住,成群结队地朝着李隆基的营帐走去。一路上,他们喊着口号,气势汹汹的,就像一群失控的野牛。
这时候,有个大臣发现了士兵们的动向,赶紧跑去告诉李隆基:“陛下,大事不好了!士兵们被人煽动,正朝着您这儿来了,看样子情绪很激动,怕是来者不善啊!”
李隆基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暗道不好。他赶紧走出营帐,只见一大群士兵气势汹汹地朝他走来,嘴里还喊着要杨国忠出来的口号。
李隆基心里明白,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非得闹大乱子不可。他强装镇定,站在营帐前,大声说道:“各位将士,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有什么事,好好说。”
士兵们看到李隆基,稍微安静了一些。但还是有几个胆大的站出来,说道:“陛下,我们不能再跟着杨国忠了!他专权误国,把大唐害得这么惨,只要他还在,咱们就没好日子过。陛下,您得把杨国忠给处置了,给我们一个交代!”
李隆基看着这些情绪激动的士兵,心里又气又急。气的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把士兵们的情绪煽动成这样;急的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平息这场风波。
“各位将士,朕知道你们心里有怨气,杨国忠的所作所为,朕也看在眼里。但处置他不是一件小事,朕需要从长计议。你们先回去,朕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隆基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
可士兵们哪肯罢休,他们被那几个心怀叵测之人煽动得失去了理智。
“陛下,您不能再袒护杨国忠了!他犯下的罪孽,足够他死一百次了!”
“对,今天您要是不处置杨国忠,我们就不走!”
士兵们的态度很强硬,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营帐周围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仿佛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引发一场大爆炸。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僵持的局面,心里暗暗叫苦。他知道,这些士兵们已经被煽动得听不进劝了,如果强行镇压,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可要是答应他们马上处置杨国忠,他又实在不甘心。毕竟杨国忠跟了他这么多年,虽然有过错,但他还是念着几分旧情。
这时候,杨国忠听到外面的动静,也从营帐里走了出来。他看到士兵们气势汹汹地要他的命,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差点没瘫倒在地。
“陛下,救我啊!这些士兵们简直是造反了!” 杨国忠跑到李隆基身后,惊恐地说道。
士兵们看到杨国忠出来,情绪更加激动了。
“杨国忠,你这个奸臣,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杀了杨国忠,为大唐除害!”
士兵们一边喊着,一边往前冲。侍卫们赶紧上前阻拦,双方僵持不下,场面一度失控。
李隆基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急如焚。他知道,必须得尽快想出一个办法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的脑子却像一团乱麻,一时间竟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而那几个心怀叵测之人,混在士兵中间,看着这混乱的场面,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他们还在继续煽风点火,试图让士兵们的情绪更加激动,好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李隆基站在那里,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的目光在士兵们和杨国忠之间来回扫视,内心在做着艰难的抉择。而这场因为煽动情绪引发的危机,又将如何发展下去呢?整个马嵬坡的营地,都被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氛所笼罩,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