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如天河决堤,下个不停,地上早已积起了深深的水洼,雨滴重重落下,溅起的水花肆意打湿了士兵们的裤脚,可他们仿若未觉。他们的眼中只有熊熊燃烧的愤怒与坚定不移的决心,一步一步沉重地朝着营帐逼近,每一步都像是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踏在李隆基的心上。
“陛下,您到底要护着他们到什么时候?我们的耐心已然到了极限!”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粗壮士兵,涨红了脸,声嘶力竭地怒吼道,他手中的长枪用力地戳在泥地上,溅起大片浑浊的泥水,那泥水飞溅,星星点点地落在他满是怒容的脸上。
“陛下,您要是再这般犹豫不决,我们可就不再听您的号令了!” 另一个士兵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风雨的呼啸声中显得格外刺耳尖锐,仿若一把利刃,直直刺向李隆基的心窝。
士兵们的呼喊声一阵高过一阵,如同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潮水,一层又一层地将李隆基和他的营帐团团围住。李隆基站在营帐前,狂风呼啸,吹得他的龙袍猎猎作响,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看着这些被愤怒支配的士兵,心中既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愤怒,又满是深深的无奈。他深知,士兵们已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此刻的他们,就像一群彻底失控的野兽,在这狂风暴雨的催化下,随时可能做出更加疯狂、不可收拾的举动。
“各位将士,朕已经说过多次,定会严惩杨国忠,以正国法!可杨玉环真的是无辜的啊!你们为何就是不肯放过她呢?” 李隆基顶着风雨,再次试图说服士兵们,他的声音在风雨的肆虐中显得如此单薄无力,仿佛随时都会被这风雨吞噬。
“无辜?陛下,您被她迷得太深了!” 一个年轻的士兵义愤填膺地站出来,脸上的愤怒清晰可见,“她和杨国忠乃是亲兄妹,杨国忠犯下的累累罪孽,她怎可能毫不知情?她就是那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唯有杀了她,才能平息上天的怒火,才能拯救我大唐于危难之中!”
“对,杀了她!杀了她!” 士兵们的情绪愈发激动,仿若被点燃的干柴,熊熊燃烧。他们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雨水顺着锋利的兵器滑落,在昏暗的天色下闪烁着寒光,仿佛是他们心中那无尽的怒火在燃烧、蔓延。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混乱而又失控的场景,心中暗暗叫苦不迭。他明白,士兵们已然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不再听他的任何解释,他们此刻满心满眼都只想要杨国忠和杨玉环的命。他转头看向营帐内,杨国忠瘫倒在角落里,脸色惨白如纸,杨玉环则蜷缩在一旁,两人正惊恐地看着外面的一切,他们的眼神中写满了绝望,仿佛已经看到了死亡的阴影在缓缓逼近。
“陛下,您快想想办法吧,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得死!” 一位年迈的大臣,步履匆匆地跑到李隆基身边,神色慌张,焦急地说道,他的声音因为紧张和恐惧而微微颤抖。
李隆基皱着眉头,脑海中思绪万千。他想到了大唐那幅员辽阔的江山,想到了那些在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受苦受难的百姓,他们的哀号仿佛就在耳边回响;也想到了自己身为皇帝的尊严和权威,那是他至高无上的象征。可如今,如果他就这样轻易妥协,答应士兵们的要求,那么他这个皇帝的威严必将荡然无存,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可如果他不妥协,这些已然失去理智的士兵很可能会瞬间哗变,到那时,不仅杨国忠和杨玉环性命不保,他自己的性命也将岌岌可危,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将面临崩塌的危险。
“陛下,士兵们已经快要彻底失控了,您要是再不做决定,后果不堪设想!” 侍卫首领也快步上前,焦急地提醒道,他的额头满是汗珠,与雨水混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他知道,自己必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尽快做出决定。他再次走进营帐,营帐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又绝望的气息,看着杨国忠和杨玉环,心中一阵绞痛,仿佛有千万根针扎在心头。
“陛下,救救我,我不想死……” 杨国忠再次发出微弱的哀求,他的声音已经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了,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像一片在狂风中即将飘落的枯叶。
杨玉环则默默地看着李隆基,眼中满是泪水,那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滴在地上,融入这无尽的雨水中。她知道,李隆基此刻也陷入了两难的绝境,她不想让李隆基如此为难,可她自己又怎会甘心赴死,心中满是对生的眷恋与对命运的不甘。
“爱妃,朕……” 李隆基刚想说些什么,试图安慰杨玉环,可话还未出口,就被外面士兵们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无情地打断了。
“陛下,您要是再不出来给我们一个答复,我们就冲进去了!” 士兵们的声音中充满了赤裸裸的威胁,那语气仿佛在宣告,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后的耐心,随时都会付诸行动。
李隆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看着杨国忠和杨玉环,心中做出了一个艰难无比的决定。他缓缓走出营帐,狂风呼啸,吹得他站立不稳,雨水打在他的脸上,生疼生疼。他看着眼前那一张张愤怒的面孔,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各位将士,朕……”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士兵们铺天盖地的呼喊声彻底淹没了。
“杀了杨国忠!杀了杨玉环!” 士兵们的声音震耳欲聋,仿若滚滚惊雷,在这风雨交加的马嵬坡上回荡,他们已经不再给李隆基任何解释的机会,那声声呼喊,就像是催命的符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