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的营地,气氛凝重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士兵们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虽稍有缓和,可那根紧绷的弦,只要轻轻一触,依旧会断裂。
杨玉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她的眼神中满是忧虑和无奈。她心里清楚,这场风波若再不解决,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李隆基的皇位也将岌岌可危,大唐更是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陛下,”杨玉环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事已至此,臣妾不想再让您为难了。”
李隆基转过头,看着杨玉环,眼中满是不舍和痛苦:“爱妃,你别说傻话,朕绝不会让你有事的。”
杨玉环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凄然的笑容:“陛下,您的心意臣妾明白,可如今局势如此,臣妾实在不忍心看着您为了臣妾,与将士们对立。”
说着,杨玉环向前走了几步,面向士兵们,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各位将士,杨玉环在此恳请你们,听我最后一言。”
士兵们原本还在小声议论,听到杨玉环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她。
“我知道,你们对我心存疑虑,甚至怨恨,我都理解。”杨玉环的声音清脆,却透着一股悲凉,“杨国忠犯下的罪行,我虽未参与,但作为他的妹妹,我也深感愧疚。”
“哼,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那个满脸横肉的士兵还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杨玉环没有理会他,继续说道:“为了大唐的安宁,为了陛下能够顺利带领大家重振河山,我愿意以死谢罪。”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李隆基更是脸色大变,冲上前去,一把拉住杨玉环:“爱妃,你疯了吗?朕不准你这么说!”
杨玉环看着李隆基,眼中满是深情:“陛下,臣妾心意已决。臣妾只希望,在臣妾死后,各位将士能够放下成见,全力支持陛下,相信陛下一定能带领大唐重回正轨。”
“贵妃娘娘,您……”那个年轻的士兵也被杨玉环的话震惊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陛下,您就成全臣妾吧。”杨玉环挣脱开李隆基的手,“臣妾不想看到大唐因为我而分崩离析,不想看到您因为我而失去将士们的信任。”
李隆基的眼眶红了,他紧紧握着杨玉环的手,声音颤抖:“爱妃,朕不能没有你,朕做不到……”
“陛下,您是大唐的天子,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杨玉环说道,“比起臣妾,大唐的百姓更需要您。”
士兵们看着杨玉环,心中也开始动摇。他们原本以为,杨玉环会拼命求饶,或者仗着李隆基的宠爱,拒不认错。可没想到,她竟然愿意以死来换取大唐的安宁。
“贵妃娘娘,您真的愿意赴死?”一个士兵小心翼翼地问道。
杨玉环微微点头:“我愿意。只要你们能相信陛下,支持陛下,我死而无憾。”
“这……”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陛下,您就让贵妃娘娘走吧。”那个老兵突然开口说道,“贵妃娘娘深明大义,我们不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
“老陈,你……”横肉士兵惊讶地看着老兵,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都是为了大唐,”老兵说道,“贵妃娘娘愿意牺牲自己,我们要是再固执己见,就太对不起她了。”
“可是……”横肉士兵还是有些不甘心。
“没什么可是的,”老兵说道,“陛下已经承诺会整顿朝纲,带领我们对抗叛军。我们就再信他一次,也信贵妃娘娘一次。”
士兵们听了老兵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看着杨玉环,眼中的敌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
“贵妃娘娘,您放心,”那个年轻的士兵说道,“我们一定会支持陛下,重振大唐。”
“对,我们一定会的。”其他士兵也齐声说道。
杨玉环看着士兵们,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那就好,那就好……”
李隆基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犹如刀绞。他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他即将失去自己心爱的女人。
“爱妃,朕……”李隆基刚想说些什么,却被杨玉环打断了。
“陛下,什么都别说了。”杨玉环说道,“能与陛下相识相知,是臣妾这辈子最大的福气。臣妾走后,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带领大唐走向繁荣。”
说着,杨玉环缓缓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
“爱妃!”李隆基悲痛欲绝,他紧紧抱住杨玉环,仿佛这样就能留住她。
士兵们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有些不忍。他们虽然对杨玉环还有些疑虑,但此刻,他们不得不承认,杨玉环的这份勇气和大义,让他们敬佩不已。
“陛下,时候不早了,”老兵走上前,轻声说道,“贵妃娘娘的心愿,我们一定会帮她实现。”
李隆基看着老兵,又看看杨玉环,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改变杨玉环的决定,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爱妃,你放心去吧,朕一定会重振大唐,不会让你失望的。”李隆基在杨玉环耳边轻声说道。
杨玉环微微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她轻轻推开李隆基,向前走了几步。
“各位将士,杨玉环先走一步了。”杨玉环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说完,她缓缓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整个营地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士兵们默默地看着杨玉环,心中五味杂陈。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大唐的命运将发生改变,而他们,也将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