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马嵬坡的营地在朦胧的晨雾中渐渐苏醒。士兵们早早地起了床,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踏上新的征程。虽说昨日的风波已经暂时平息,可每个人的心里,都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李隆基站在营地中央,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唐的命运就全系在他们身上了。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一想到即将和杨玉环分别,心中又涌起一阵剧痛。
杨玉环从营帐中缓缓走出,她的脸色略显苍白,眼睛也有些红肿,显然是昨夜一夜未眠。她看着李隆基,眼中满是眷恋和不舍:“陛下,您一定要保重自己。”
李隆基走上前,轻轻握住杨玉环的手:“爱妃,你也是。到了别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朕担心。”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玉佩,递给杨玉环,“这是朕特地为你准备的,你带在身边,就当是朕陪着你。”
杨玉环接过玉佩,紧紧地握在手中,泪水再次夺眶而出:“陛下,我会的。我会在别院,每日为您和大唐祈福。”
这时,高力士走了过来,对李隆基说道:“陛下,护送贵妃娘娘的队伍已经准备好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杨玉环,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他只能紧紧地拥抱了一下杨玉环,然后松开手,说道:“爱妃,你走吧。”
杨玉环深深地看了李隆基一眼,然后转身,在士兵们的护送下,缓缓离去。李隆基站在原地,望着杨玉环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晨雾中,才缓缓收回目光。
“陛下,我们也该出发了。”高力士轻声说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对士兵们大声说道:“各位将士,我们出发!”
随着李隆基的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拿起武器,排好队伍,向着远方进发。他们的步伐虽然坚定,可眼神中却透着一丝迷茫和担忧。他们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挑战。
队伍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周围的景色一片荒凉。路边的田野里,庄稼无人打理,早已枯萎;村庄里,房屋破败不堪,一片死寂。士兵们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们想起了曾经的大唐,那时候的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村庄里,百姓安居乐业。可如今,一切都变了。
“陛下,您看这大唐的江山,如今变成了这副模样,都是那些叛军和奸臣害的。”一个年轻的士兵忍不住说道。
“是啊,我们一定要尽快打败叛军,让百姓重新过上好日子。”另一个士兵也说道。
李隆基听着士兵们的话,心中一阵愧疚:“都是朕的错,没能保护好大唐的江山,让百姓受苦了。不过,大家放心,朕一定会带领大家重振大唐,让这江山重新焕发生机。”
“陛下,我们相信您!”士兵们齐声说道。
然而,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乱。一个士兵匆匆跑了回来,对李隆基说道:“陛下,不好了,前面的道路被洪水冲毁了,我们过不去了。”
众人听了,皆是一惊。李隆基皱了皱眉头,说道:“走,去看看。”
众人来到前方,只见一条奔腾的河流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本的道路已经被洪水淹没,周围一片汪洋。士兵们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脸的无奈。
“陛下,这可怎么办?”一个将领问道。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在这里扎营,派人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路可以通行。”
于是,士兵们开始在河边扎营。与此同时,李隆基派了几拨人,分别前往不同的方向,寻找其他的出路。可是,一天过去了,派出去的人陆续回来,都表示没有找到可行的道路。
“陛下,看来我们只能在这里等洪水退去了。”高力士说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他知道,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每耽搁一天,叛军就可能壮大一分,大唐的危机就会加深一分。
夜晚,营地里一片寂静。士兵们都早早地休息了,只有李隆基还坐在营帐里,眉头紧锁,思考着对策。他想起了杨玉环,不知道她现在是否已经安全抵达别院,是否一切安好。他又想起了大唐的江山,想起了那些受苦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忧虑。
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高力士走了进来,对李隆基说道:“陛下,有件事,老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隆基抬起头,说道:“高将军,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
高力士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如今我们被困在这里,粮草和物资也越来越少。若是洪水迟迟不退,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隆基听了,心中一沉。他知道,高力士说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洪水长时间不退,他们的粮草和物资耗尽,士兵们就会陷入困境,甚至可能会引发内乱。
“高将军,你有什么建议?”李隆基问道。
高力士说道:“陛下,老臣觉得,我们可以派人去附近的城镇,寻求支援。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士兵,在附近寻找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和野果,以补充粮草。”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明日一早,就派人去附近的城镇。至于寻找野菜和野果,让士兵们小心行事,不要走散了。”
“是,陛下。”高力士说道。
随后,李隆基又和高力士商量了一些细节,才让他退下。他独自一人坐在营帐里,望着摇曳的烛光,心中满是无奈。他不知道,这场洪水还要持续多久,他们还要被困在这里多长时间。他只知道,大唐的未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在远方的别院里,杨玉环坐在窗前,望着夜空,心中也在为李隆基和大唐担忧。她虽然身处宁静的别院,可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李隆基和大唐的局势。她不知道,李隆基是否已经顺利踏上征程,是否能够顺利平定叛乱。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上天能够保佑李隆基,保佑大唐。
这一夜,无论是马嵬坡的营地,还是远方的别院,所有人都在为大唐的命运而担忧。大唐的未来,就像这茫茫的黑夜,充满了未知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