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的营地,依旧被那层阴霾紧紧笼罩,沉重的氛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杨玉环独自待在营帐之中,这小小的营帐,此刻却仿佛成了一座无形的牢笼,将她困在其中,无处可逃。
清晨的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下几缕微弱的光,可这阳光却无法照亮杨玉环心中的黑暗。她从昨夜起,就一直坐在床边,双眼无神地盯着前方,脑海中不停地思索着,试图找到一个能打破这僵局的办法,一个既能保住自己性命,又能安抚将士的万全之策。
“娘娘,您多少吃点东西吧。”小宫女端着一碗粥,小心翼翼地走进营帐,声音里满是担忧。这些天,她看着杨玉环日渐憔悴,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杨玉环摆了摆手,轻声说道:“你放那儿吧,我现在吃不下。”她的声音沙哑,带着深深的疲惫。
小宫女无奈地叹了口气,将粥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又说道:“娘娘,您都好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我知道,只是实在没胃口。”杨玉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小宫女道,“你先下去吧,让我再想想。”
小宫女退了出去,营帐内又恢复了寂静。杨玉环站起身来,在营帐内缓缓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的心上,沉重而痛苦。她想起了李隆基,想起了他那憔悴的面容和痛苦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她知道,李隆基为了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她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为了自己,与将士们彻底决裂,让大唐陷入更深的危机呢?
“到底该怎么办呢?”杨玉环喃喃自语,“既能保住我的性命,又能让将士们平息怒火,还能让大唐安稳度过这场危机……”她绞尽脑汁,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突然,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我可以亲自去和将士们谈谈?”可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她自己否定了。“不行,将士们对我积怨已深,我去了,只怕会适得其反。”她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踱步。
“要不,我离开这里,远走他乡?”这个想法也只是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可我若离开了,将士们真的会就此罢休吗?他们会不会觉得陛下在敷衍他们,从而更加愤怒?”
杨玉环越想越觉得头疼,心中的焦虑和绝望也越来越深。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想起了杨国忠的所作所为,心中满是愧疚。“若不是兄长犯下的过错,又怎会连累到陛下和大唐,让我也陷入这两难的境地?”她自责地闭上了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中午时分,阳光变得炽热起来,可营帐内却依旧弥漫着一股寒意。杨玉环依旧没有想出任何办法,她感到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蛛网中的蝴蝶,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
“娘娘,您还是吃点东西吧。”小宫女再次走进营帐,端着一盘饭菜,“这是陛下特地吩咐御厨为您做的,您多少吃一点。”
杨玉环看着那盘饭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可随即又被无尽的痛苦所取代。“陛下,他还在想着我……”她轻声说道,“可我又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她勉强吃了几口饭菜,可每一口都像是在吞咽着苦涩的毒药,难以下咽。吃完后,她又继续坐在床边,陷入了沉思。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营帐上,将整个营地染成了一片血红色。杨玉环站起身来,走到营帐门口,掀开帘子,望着外面的营地。士兵们来来往往,神色匆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焦虑和不安。她知道,他们都在等待着一个结果,一个关乎大唐命运的结果。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杨玉环心中充满了绝望,“我真的要成为大唐的罪人,成为陛下的负担吗?”
这时,一个大臣从营帐前走过,看到杨玉环,连忙行礼。杨玉环看着他,心中突然一动:“或许,我可以问问大臣们的意见?他们见多识广,说不定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于是,她叫住了那位大臣:“大人,请留步。”
大臣停下脚步,恭敬地说道:“不知贵妃娘娘有何吩咐?”
杨玉环说道:“如今局势危急,本宫日夜苦思,却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大人可有什么良策,既能保住本宫性命,又能安抚将士,还能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
大臣听了,微微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娘娘,此事确实棘手。依臣之见,或许可以先派人去和将士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再对症下药。”
“沟通?”杨玉环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可之前也沟通过多次,将士们的态度依旧坚决。”
大臣叹了口气,说道:“娘娘,之前的沟通或许不够深入。这次不妨派一位能言善辩、深得将士们信任的人去,以诚相待,或许能打动他们。”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大人提醒,本宫会考虑的。”
大臣行礼后离去,杨玉环回到营帐,心中反复琢磨着大臣的话。“派人去沟通……可派谁去呢?又该如何沟通呢?”她的心中依旧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夜晚,营帐内点起了烛火,摇曳的烛光映照着杨玉环那憔悴的面容。她依旧坐在床边,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大臣的建议,试图找到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高力士,他深得将士们的信任,或许可以派他去试试?”杨玉环心想,“可他如今也在为陛下分忧,能抽出时间来吗?”
她又想到了其他几位大臣,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顾虑和难处。“到底该怎么办呢?”杨玉环再次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
这一夜,杨玉环依旧没有合眼,她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想法,又不断地被自己否定。她感到自己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无论怎么努力,都找不到那一丝光明。
而在营地的另一头,李隆基也在为杨玉环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他坐在营帐内,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却无心批阅。他的心中只有杨玉环,只有那个让他牵肠挂肚的女子。
“爱妃,你到底怎么样了?”李隆基喃喃自语,“朕该如何才能救你,如何才能拯救大唐……”他的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身为大唐的皇帝,此刻却感到如此无力。
黎明的曙光再次洒在马嵬坡的营地,可这曙光却无法驱散杨玉环心中的阴霾。她依旧没有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整个人已经憔悴得不成样子。她知道,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若再不找到解决的办法,她和李隆基,以及整个大唐,都将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