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的营地,阳光肆意地洒在大地上,却驱不散众人心中的阴霾。杨玉环那番恳切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将士们心中激起了千层浪。他们围聚在一起,或蹲或站,交头接耳,脸上的表情复杂多变,这场关乎大唐命运与个人抉择的讨论,正激烈地进行着。
“你们说,贵妃娘娘这话,能信吗?”一个年轻的士兵,满脸疑惑,眉头紧紧拧成个疙瘩,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入伍不久,本怀着一腔热血保家卫国,却被卷入这场宫廷纷争,内心满是迷茫。
身旁一个老兵,轻轻啐了一口,不屑道:“哼,之前咱们被杨国忠那老贼坑得还不够惨?她可是杨国忠的妹妹,能安什么好心!”老兵饱经风霜,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提起杨国忠,眼中仍有怒火在燃烧。
“话可不能这么说。”另一个士兵连忙反驳,“贵妃娘娘平日里也没见做过什么坏事,再说了,她都愿意出家了,这牺牲可不小。”他性格温和,看待事情总是多几分理解。
“就是,”又有士兵附和,“如今大唐内忧外患,要是咱们还在这儿闹,叛军可就更嚣张了。”这位士兵家里亲人在叛军的侵扰下饱受苦难,所以迫切希望能一致对外。
一时间,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这时,一位中级将领走上前,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听我说几句。”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营地顿时安静了许多。
“我觉得,贵妃娘娘的话,还是有几分可信的。”将领神色凝重,缓缓说道,“这些天,咱们也都看到了,陛下为了大唐,日夜操劳,头发都白了不少。如今贵妃娘娘主动提出出家,为的就是让咱们能团结起来,对抗叛军。”他跟随李隆基多年,对皇帝的勤勉和用心十分清楚。
“可万一她是在演戏呢?”之前那个老兵还是心存疑虑,嘟囔道。
“就算是演戏,又能怎样?”将领目光如炬,看向老兵,“只要咱们能重新团结在陛下身边,把叛军赶出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的确,比起杨玉环的动机,大唐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而且,”将领继续说道,“大家想想,要是没有陛下的领导,咱们这些士兵,又该何去何从?大唐的百姓,又该依靠谁?”他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士兵们陷入了沉思。他们想起了过去那些跟随李隆基南征北战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每一次胜利都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他们也想起了家乡的亲人,那些在叛军铁蹄下受苦的百姓,正眼巴巴地盼着他们能保卫家园。
“是啊,陛下虽然宠爱贵妃娘娘,但对咱们这些士兵,也从不亏待。”一个士兵感慨道。
“没错,咱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了陛下的好,忘了咱们的职责。”另一个士兵附和道。
就在这时,一位传令兵匆匆跑来,大声喊道:“各位将军,士兵们,刚刚得到消息,叛军又攻占了一座城池,百姓死伤无数!”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原本就沉重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个士兵愤怒地喊道,“咱们不能再在这儿内耗了,得赶紧去打叛军,救百姓!”
“对,咱们答应贵妃娘娘的条件,团结起来,听陛下的指挥!”众人纷纷响应。
士兵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他们不再犹豫,不再怀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大唐,为了百姓,放下成见,共同对抗叛军。
而在不远处的营帐内,杨玉环正焦急地等待着将士们的答复。她坐在床边,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她深知,自己的命运,大唐的命运,都悬在这一线之间。
“娘娘,您别太担心了,吉人自有天相。”绿儿在一旁轻声安慰道,她看着杨玉环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
杨玉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我知道,只是这等待的滋味,实在是煎熬。”
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杨玉环的心跳陡然加快,她站起身,紧张地看着门口。
“娘娘,”高力士匆匆走进营帐,脸上带着一丝欣慰,“将士们答应了您的条件。”
杨玉环听了,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长舒一口气,眼中泛起了泪花:“太好了,终于……”
“不过,娘娘,他们也希望您能尽快履行承诺。”高力士接着说道。
杨玉环点了点头,坚定地说:“我明白,我会尽快准备,前往寺庙修行。”
高力士看着杨玉环,心中满是敬佩:“娘娘深明大义,老奴代大唐百姓,谢过娘娘。”
杨玉环摆了摆手,说道:“高将军,您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只希望将士们能遵守诺言,和陛下一起,早日平定叛乱,让大唐恢复安宁。”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玉环开始为前往寺庙做准备。她将自己的衣物、首饰等物品整理好,只留下了几件最朴素的衣物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她还与寺庙的高僧们取得联系,确定了出家的具体日期和仪式流程。
而在营地的另一边,将士们也开始重新整军备战。他们擦拭着兵器,检查着盔甲,士气高涨。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支为了大唐,为了百姓而战的精锐之师。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杨玉环在高力士和几位亲信的护送下,离开了马嵬坡的营地。她回头望了望营地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陛下,大唐,愿你们一切安好。”然后,她转过身,坚定地朝着寺庙的方向走去。她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孤单,但却充满了力量。
而在营地中,李隆基站在营帐外,望着杨玉环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但他知道,为了大唐的未来,他必须振作起来,带领将士们,战胜叛军,重建大唐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