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周五晚上十点。
陈放坐在电脑前,整理明天晚上澄清用的材料。
他前天白天就跟导演提出,希望周六晚上的篝火晚会上,能给他十五分钟的时间,以对话的方式来澄清。导演请示领导后,认为这对《奇遇记》的热度与知名度、第一期剪辑版的会员收益,以及第二期有很大帮助,便答应下来。
导演为此还肉眼可见地激动了半天。五月份,大大小小的综艺共有70部播出。已经播出综艺里,《奇遇记》的各时段平均收视数据排在前20%的位置。但这个月还有十多天,说不定有黑马出现。篝火晚会再来波大的,或许就能坐稳前20%了。
陈放倒不关心综艺,他现在只关心澄清内容,与明晚到底有多少人会看直播。
陈放紧盯屏幕,继续梳理明晚澄清的文案。
就在这时,房门响起敲门声。
陈放起身开门,是郭丛新。
郭丛新递来一袋棕色长条形食物,上面沾着胡椒辣椒与芝麻,有点像小鱼干,“给,陈老师,这是魔芋干。应该不长胖,你当零食吃吧。”
“谢谢了,你不用这么客气。”陈放收下,郭丛新天天送吃的,送得他都快不好意思了。
“这也不值钱。”郭丛新与平时大大咧咧的模样不太一样,略显拘谨地笑笑,“陈老师,你吃点,心情会好很多。”
陈放皱起眉头,“出什么事了吗?”
郭丛新脸上笑意一僵,沉默了会开口道:“我本来就想安慰你一下,看来你还不知道。”
“怎么了?你别支支吾吾的,整得我更好奇。”
郭丛新深吸一口气,“节目组过会肯定会来找你,我先跟你说,你有个心理准备吧。”
“秘密?要不进来坐着说?”
“不是秘密,就你个2G选手还不知道吧。坐门口说吧,你没窗纱,晚上不放空气,我不浪费你屋子里氧气了。”
陈放关上门,指了下树下的藤椅,与郭丛新一起走过去,拉出椅子坐下,打开干魔芋的袋子,塞了个进嘴里。嗯?味道不错啊,有嚼劲又有点q弹,调料味充裕。
郭丛新叹了口气,“今晚八点多,姚婷在直播间哭了。紧接着沈采菡、江彤也发了小作文。你别上网看。我帮你概述一下吧,就是……为什么加害者在聚光灯下被万众追捧,受害者却永远活在阴影中。”
陈放继续嚼魔芋干。
她这话说的,不去写新媒体小说都浪费了天赋。
说白了,大部分人都有受害经历,或在家庭或在职场或在学校。她的说法就是让观众回忆起自己身为受害者的经历,去共情她,代入自己的经历,与她站在同一阵营。
《奇遇记》明天结束,现在发出来,显然是不想给他还手的机会。
不过,谁是猎人还说不准呢。
他正担忧关注度不够,闹吧,闹得越大越好。
他们想得意就得意吧,现在爬的越高,明晚摔得就越惨。
郭丛新在他眼前挥挥手,“陈老师,你没事吧?实在不行,走作词作曲家的路,也能生活对吧。”
陈放笑笑,“没事,我习惯了。”
“那……”郭丛新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从前没关注这事儿没发现,现在明白了,真正受伤的人怎么自诩走不出来,会反反复复揭伤疤,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的信仰。这不就是为了赚钱变现吗?
郭丛新指了指魔芋干,“你多吃点,这个吃着很开心。”
陈放点点头,又塞了两个进嘴里。
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赵矜,穿着晨间阳光的长袖t恤,拿着盒切块蛋糕走过来。
嘶——狗鼻子啊?这都能闻着味过来要换吃的?
郭丛新估摸着赵矜不可能是来找自己的,毕竟他俩没啥业务往来,站起身,“赵老师晚上好,我去跟朋友打个电话,你们聊。”
“你忙。”赵矜冲郭丛新点点头后,坐下把蛋糕放在桌上,“换多了,吃不下,你这么能吃送你吧。”
“送我?”陈放已经准备好拿魔芋干跟她换了,没想到居然是给他?
“嗯,据说吃甜的心情好。我今天心情不好,刚刚去换了一份。但我换多了,切了一半吃。留着会坏掉,出来想找个人解决。潘鹏鹏减肥,谢老师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正好你在这,给你吧。”
她是那种能晚上换蛋糕吃的人吗?
但陈放也不想揣摩她的用意,她这么说,那就这么认为吧。
陈放接过蛋糕,把魔芋干放桌上,“谢了,分你一半?”
“郭丛新给你的吧?你自己吃吧。”说完,她站起来,缓缓走了一步,又回头,眼神乱飘了两下,双手背在身后,语气轻松说道,“工作真辛苦啊,明天终于结束了。那个……俗话说,别让生活耗尽了耐心和向往,至少我们还有诗和远方,排骨和汤,虾和蟹黄,炸鸡和脆皮肠。你吃吧。”
“嗯,谢谢。”陈放心里一暖。虽然不想多想,但显然,她跟郭丛新一样,是来安慰自己的吧?
“你回去吃吧,我走了拜拜。”赵矜挥挥手,步伐轻快朝东边的房间走去。
“拜拜。”陈放拿起蛋糕和魔芋干,回到最西边的房间。
路上还遇到潘鹏鹏,送了他一个鸡腿。
陈放带着三人给的食物,回到房间,坐到书桌前,拿起手机。
他刚才一直用电脑没看手机,这才发现家里的群有两条未读消息。
一条是老妈一小时前发来的。
【老妈】:“小放,后天回来对吧?午饭回家吃吗?你妈买了虾仁和排骨,打算做糖醋口的,中午吃还是晚上吃?”
然后三十分钟前,老爸又发了小猫崽的照片。
【老爸】:你看这小猫可爱吗?你妈最近看学生在学校里逗小猫,觉得可爱,想在家也养一只。
陈放抬手撑住额头,心里有点酸涩。
他俩肯定是看到网上的消息,非常担心,又不敢直接问。怕聊这个事情,满足了他俩的关心欲望,却给他增加心理压力。所以就旁敲侧击。
老妈看似问什么时候做好吃的,但实际上应该是希望他平安回家。
至于老爸问他养猫的事情,更明显了。老妈一向不喜欢猫,提出要养,肯定是因为猫对治疗抑郁症等问题有辅助作用,想养只猫来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