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煤油灯昏黄的光线在屋子里摇曳。
圣旨被李小苗供奉在香案上。
李小宝小心拿下来,仔细鉴赏一番,“这写诏书的人,真是一手好字,比沈夫子的字还要好上许多。”
欣赏够了字,转而又去稀罕元宝。
“阿姐,这银子上面有字。”
“这是官银。”
“小苗,这么多银子,娘不放心交在你手里。”
张氏今晚誓要把银子拿到手,然后找个安全的地方放起来。
李小苗依依不舍的抱着着床上胖乎乎的银锭子,不舍得撒手。
不用猜她都知道,张氏肯定要把它们都埋在茅厕里。
可那地方根本配不上它们高大上档次的身份!
她想反抗,但是一想到,这个主意还是自己告诉她的,就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她当初为什么要多嘴?
安和县县衙
昨日,李大路应妹妹的嘱咐,说是来县城酒肆打酒,先一道去的却是安和县衙。
“你是说,陛下封赏李姑娘为乡主?”
这大大出乎朱绪的意料,原先他只是想替对方跟皇上要些钱财上面的赏赐而已。
着实没想到当今会如此大手笔,连封号都有。这食邑还得从自己县里,圈出500户给对方补上。
再想一想当今局势,多少世家大族、士绅实际掌控着基层百姓的统治,导致本应高度集中的封建皇权被削弱。
尤其在权贵圈地这方面,大片的土地被兼并,导致更多的百姓成为了失地的流民,而这些流民又以黑户的方式被他们收编,本来需要缴纳朝廷的赋税,大部分以上种方式进了他们的口袋。
皇帝痛恨世家,又依赖世家,而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就需要扶持敢为百姓发声的寒门,李小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李小苗与自己,就是绑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除此还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出身寒门之人。
想通这一切,朱绪对接下来发生的事,变得更为坦然,他有一种直觉,皇帝是不会亏待为民请命的寒门门生的。
京城来人的事,朱绪知道了,在安和县衙盯梢的人,转身就汇报给了杜仲。
“你说什么?皇上册封一个村姑为乡主?”
韩仁惊的猛拍桌子,脸上的肥肉抖了抖。他惊的这个村姑不是别人,而是跟朱绪交好的小刘村人李小苗。
这传递出来的信息,与他不利,皇帝显然是站在朱绪一方,而那封被递上京的折子,里面全都是与当今圣上完全相反的论调。
韩仁心慌慌,急的汗直冒。
“大人,小声一点,若被人听了去,还以为你对皇上的册封有意见。”
杜仲压低了声音,最初他听到这个事情同样感到惊讶。
一个山窝窝里出生的小女孩,就这样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
“弹劾朱绪的折子是追不回来了,为今之计,只能与他交好,缓解紧张的关系。”
“大人英明,朱绪如今得皇上青睐,您犯不着在这个节骨眼唱反调。”
朱绪正研究着安和县地图,到底哪500户划给李小苗。说实在,安和县太穷,要让他把富一些的民户划出去,他舍不得。
可也不能把最穷的地方拨给她,自己这样就太坑了。
正在他不知道怎办时,官差宣读完圣旨,没做停留,告辞离去。
朱绪一早做足了准备,唯一让他感到意外的就是自己也被封了爵位。
“恭喜大人,您有爵位了。”
县丞和陈县尉连声道贺。
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即使男爵是最低的品级,它同样可以世袭三代给子孙。
李小苗仿佛算好了时间,后脚也来了县衙。
“安和乡主。”
“大人们的消息真是灵通。”
“那朱大人猜猜看,此次我是为何而来?”
朱县令顺手拿起桌上的安和县地图,在她眼前晃了晃。
“本官正愁着呢,安和县穷啊。”
好吧,她还没真正张口,人家就哭穷上了。
“大人只要把包含小刘村在内的500户给我就成。”反正安和县是穷苦下县,食邑划在哪里都差不多,与其选个远的,不如找个近的封地。
这也是她着急来县衙的主要原因。
朱绪大喜,“多谢安和乡主体恤本县百姓。”
这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像小刘村这样的小山村,一年也出产不了多少粮食,这个精于理财之道的小姑娘,不会想不到其中的关窍。
说着对着她就是一拜。
“大人严重了,小女怎受的起。”
李小苗心虚的侧身应了朱县令这一礼。
等确定了自己食邑之事,李小苗便打道回府。
“安和乡主回来了!”
有人高声喊到,人群突然躁动起来。
只见自家院子站满了拿着礼品的人,她一眼扫过去,全都是不认识的。
“娘,这是怎么回事?”
张氏一脸的苦恼,“你刚走,这些人都来了,说是孝敬你的。”
“娘不敢独自做主,怕坏了事,所以一直等着你来处理。”
“大家都回了吧。”
闻言有的人离开,有的人还站在原地观望。
“张夫人,安和乡主。”
这声音熟悉的很,李小苗一看,熟人。
“彩虹姐姐。”
“安和乡主,奴婢可使不得你这样称呼,您这样叫怕是要折煞奴婢。”
“这是我们贾府夫人为您准备的,还请你收下。”
“姐姐带着这些东西请回吧,今天不管是谁送礼,我都不会收。”
“那是为何?”
“就算我不受封,也根本不会收,更别说受封后。”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
这世间,最是人情难还。
“怪不得是你受封。”
彩虹隐隐有些明白,在这个小姑娘身上,她看到了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
这种人,是不会一辈子屈于人下,他们拥有比常人更坚定的信念,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你说说,这丫头怎这么傻?人家送礼都送上门了,她还硬是把人往外撵。”
孙老太趴着墙角偷听,跟老伴嘀咕。
“你懂什么?不知道别瞎嚷嚷。”
“行,你厉害,要不你去二房借五十两银子去?”
“借这么多钱干嘛?”
“趁着二房手上有这些银子,赶紧弄过来,免得都被她们霍霍完了。”
“再说,有了银子,俺大孙子同样能挣个官身出来。”
“不准你打二房钱的主意,听到没有?”
“二房也是的,皇上赏了这么多钱,也不知道拿一些来孝敬孝敬咱们老的。”
隔壁的李小苗猛打喷嚏。
“谁在说我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