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寡妇跟李满钱有实质牵扯之事,在村里谈资正盛,李二赖子一番的自找苦吃,无疑是把罗寡妇的绯色新闻又添了一把火,将还算私下的讨论,自然的把这些风流韵事推到了太阳底下。
小刘村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就是跟李小苗被皇上册封为乡主那天的热闹一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尽管李德权勒令全家没事不得出门,但是田里的庄稼不能不管,那是全家的口粮。
如此家里和田地两点一线的固定轨迹,还是阻挡不了流言传到了范氏的耳里。
如今的范氏,也不再是以往的范氏,在娘家过了段舒心的日子,她就觉得在老李家过的几日憋屈压抑。
自己被李满钱公然给戴了绿帽子,成为全村的笑话,至今也没人给自己一个交代。
她是笨,但不傻。
“范氏,今天中午前把衣服洗出来。”
孙老太颐指气使的吩咐着,便回屋接着躺床上,这段时间自己这么辛苦做家务,都是因为范氏回娘家的缘故。
这次她得看紧了,可不能再让她回去。
想是这样想的,很快人就不知不觉的睡了过去。
范氏再一次回了杨树村。
范老汉夫妻一看女儿,归家没两天又回来了,纷纷询问出了何事。
范氏这才委屈的说了,关于李满钱和罗寡妇有染的事。
“这老李家真不是人,自己儿子干了缺德事,还好意思厚着脸皮来接俺闺女。”
他还以为这次姑爷意识到自己的错,决定踏实的跟女儿过日子,过个两年,再生个孩子,他们就可以安心了。
谁知道出了这等丑事。
简直孰不可忍!
“把大壮、二壮、三壮都从田里叫回来!”
范氏老娘气的牙痒痒,听到老伴的吩咐,腿不疼,腰也不酸了,老腿蹬蹬有力,去田里寻三个儿子。
考虑到范氏人胖,经不住来回折腾,索性跟村里人借了牛车,范老头带着三个儿子儿媳和女儿直奔小刘村。
小刘村村民看到范家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就知道李家这回难以善了,装作闲聊般跟在后面看热闹。
快近中午,李家的门开着,范老头带着人直接冲了进去。
三个儿媳妇制住了在厨房做饭的高氏和孙老太。
李德权如今是个上了年纪的糟老头,范老头也没难为对方,两人坐在正堂,商量李满钱夫妻两人的事。
三个儿子根据来时安排好的布局,范大壮对李满福,范二壮对李满钱,范三壮对上李家大孙子李君志。
三人不负众望的拿下了对头。
三壮押着李君志到了正堂,李君志是个读书人,从小到大都没被人如此羞辱过,他脸气恼的涨红到脖子根。
他没见过婶婶范氏的哥哥们,以为是跟他们家不相干的人。
“你们是什么人?居然敢私闯民宅,小心我到县衙去告你们。”
义正言辞的话语刚说出口,就见到后面走来的范氏,瞬间明白了这些是什么人,又是为何而来。
羞愤的去看三叔李满钱,自己今日之辱,全都拜他所赐。
李满钱虽然混不吝惯了,但是包容他的是孙老太夫妻俩。而今面对三个来势汹汹威猛的舅哥,他瞬间就感到害怕了。
“知道俺们今儿为什么上门来?”
“亲家消消火,是我家小子不对,我已经训斥过他,不准他再跟那寡妇往来,从此好好守着范氏过日子。”
“亲家话说的漂亮,怎的跟俺闺女说的不一样?满钱常常留宿在外?”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有我们老两口看着他,他不敢不听。”
“可俺闺女说了,她守的是你们李家的家务和农活过日子。”
李德权知道儿子的秉性,也知道儿子虽然不打媳妇,可对范氏也没多少感情,更谈不上上心。
“那你的意思是?”
“和离,把我闺女带来的嫁妆还回来。”
“这、、、、、、”
范氏来时带了二两银子,隔天就被孙老太要走了,美其名曰是替她保管,免得她弄丢了。
不用说,这笔钱不是用在大孙子的读书上,就是给李满钱作了零花。
总之,这陪嫁的二两银子花没了。
三个儿媳把高氏婆媳关在厨房,留一人看管,剩下两人开始搜每个房间的银钱。
除了李德权,其他人都被搜了身。
从李满钱身上搜出近三两的银子,从高氏和孙氏身上搜出二两银子,加起来不到五两银子。
李君志立即跳脚:“你们骗人,光我屋子里就有近八两银子,你莫不是贪了去?”
他这话,一方面是实话实说,一方面是为了挑拨两妯娌的关系。
李满钱听到大侄子这样说,瞬间心虚的低了头。
那五两银子早就到了罗寡妇的手里,自是搜不出来。
“你屋子里除了一些铜板,根本就没有丁点银子。”
范老汉大儿媳妇道。
“大嫂没说错,俺也没找到银子。”
李君志忽然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向李满钱。
三叔从没正经干过营生,是不可能有这么多银子的。
如今自己没了银子,他身上却有了银子,这银子分明就是三叔从自己房里拿走的。
李满钱不好意思的头低着去看脚尖,要不是自己跟罗寡妇的事被撞破,李德权一直看管着他,他早就把三两银子吃用了,哪会留到现在被抓包。
人老成精,范老汉忽然笑起来:“还是你们李家会教养孩子。”
李德权一张老脸挂不住,想尽快把两个孩子的事了了。
“范兄弟,要不先把我大孙子放了,让他起草个和离书,如何?”
范老汉没有应声,李德权又加了句:“这不足五两银子,就当作给范氏的嫁妆和补偿。”
闻言范老汉示意三子给李君志解绑。
李君志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读书这么多年,竟然还有这样用的一天。
和离书很快写好,双方签了字。
本来李德权还打算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话压范家,至少拿回三两银子。
可形势比人强,万一惹毛了他们一行人,把老三揍一顿,再把家里的东西砸了,又得用银子采买。
于是便放弃了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