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山一愣,仔细回忆了下才道:“前些年下墓的时候,在墓中遇到外国同行,从他背包里面发现的。”
说罢,张启山看了铜符一眼,心中则是好奇,为什么陈玄会对这枚铜符感兴趣。
他得到铜符,也研究过一段时间。
但是这铜符既没有什么特殊能力,也没有任何典籍流传,甚至材质也是平平无奇。
张启山不知道,但陈玄可太清楚这铜符的来历了。
周朝时期,南海恨天国曾经向周穆王进献过四符一鼎,其中的四符,指的是龙、鱼、人、鬼!
拥有这四枚铜符,就能掌控恨天国的臣民,人鱼部落,银色古龙,以及恨天国百姓死后沉入归墟的魂魄。
此刻陈玄手中婆娑的鱼符,便是能掌控人鱼部落的鱼符。
而他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恨天国进献四符的时候,他就在现场。
后来周穆王驾崩,四枚铜符也跟着一起陪葬。
陈玄既然能看到这枚铜符,只能说明周穆王的墓,已经被打开过了。
“老满啊老满……”
周穆王姬姓,名满。
和陈玄是忘年交,也是唯一一个,见证过陈玄两次轮回的人。
陈玄收起鱼符,转头看向张启山。
“行,这趟委托我接下了。报酬的话,这枚铜符就够了。”
张启山闻声大喜,急忙道:“陈先生,咱们现在就出发?”
“嗯,尽快,三日后我要去北方一趟。”
陈玄没说去北方做什么,张启山也识趣的没有多问。
一行人离开北里别苑,坐上了张启山的军用卡车,就直奔湘西凤凰山。
这一路上,军队开道,畅通无阻。
仅仅半天时间,就来到了三百里外的凤凰山。
这会儿,凤凰山脚下营帐练成了排,不过有不少人身上都带着伤。
绝大多数,都是被巨型马陆喷溅的毒液腐蚀,整个营地内只看到军医忙碌不堪,还夹杂着士兵和伙计们的痛苦哀嚎。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被困在墓里面的二月红。
陈玄一行人在营地稍作休整,再次朝着山中而去。
只不过这次没有了卡车,只能在崎岖的山岭间翻越。
好在,这次张启山没有带伙计,就他和张日山,以及陈玄、白止四人。
四人速度极快,两小时的山路,只用了一个小时不到,就抵达了这座明代大墓的位置。
这座明代大墓,修建在半山腰处。
墓道口已经被挖掘开,通向墓室深处。
不过……
张启山迫不及待想要进去,却被陈玄拦了下来。
“陈先生,有什么不对么?”
陈玄摇了摇头,解释道:“莫急,先让我算一卦。”
“算吉凶?”
“不,算一算里面有没有我的熟人。”
“啊?”
听到这话,一旁的张日山愣了愣,满脸的狐疑。
这墓里面,除了失踪的二月红,就只剩下墓主。
难道你还能认识墓主?
不止张日山满腹疑惑,张启山也颇为不解,忍不住问道:“先生,这有什么讲究?”
陈玄不慌不忙,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一块巴掌大小的卦盘。
见张启山两人疑惑不解,他便解释道:“若是认识的,那便只能来文的,若是不认识,就好办的多,直接来武的就行。”
陈玄长生数千年,认识的人数不胜数。
尤其是古代的王公贵族,达官显贵。
有不少,还曾经是他的弟子,或者他的追随者。
要是碰到这样的墓主人,自然要给几分人情。
说话间,陈玄拨弄卦盘,只见他手中的卦盘迅速转动起来。
片刻后,上面的卦盘停下转动,陈玄则是嘴里念念有词。
“孤辰寡宿,阴阳并杂……”
看到卦盘上的大六壬卦象,陈玄微微蹙眉,略带惊讶道:“居然是他……”
“他?”
陈玄没有回答,只是收起了手中的卦盘。
“走吧!”
说完,陈玄一马当先,走向墓道深处。
张日山见状,连忙道:“陈先生小心,这里面有巨型的千足虫……”
话音未落,却见陈玄走过的地方,别说是马陆,就算是蚂蚁都不见了。
其实,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陈玄,而是因为陈玄身旁的白止。
白止可是半个血尸,身上煞气之重,不说举世罕见,至少也是能让百兽俯首,千虫辟易了!
别说是一些巨型马陆,就算是尸蟞王,见了白止也得绕道走。
毕竟,尸蟞王的尸毒,对白止也没什么作用。
墓道整体约莫不到两米的高度,两边的墓墙上都有壁画。
不过,经过几百年的侵蚀,这些壁画上的颜料早就脱落,只能依稀看出是侍女图一类的画作。
另外,每隔几丈距离就会有放置油灯的壁龛。
只不过油灯里面的火油早就干涸,只剩下干枯的灯芯。
一行人往里走了几百步,墓道正前方出现了一扇墓门。
墓门是长条石门,也是两米多高。上面浮雕了常见的镇墓兽,还镌刻了花鸟鱼虫做装饰。
这道墓门同样被暴力打开,陈玄甚至还能闻到残留的火药味道。
显然,张启山他们前段时间是用火药直接炸开的墓门。
经过墓门后,可以看到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有石桥,也有溪流。
只不过,溪流早就干涸!
陈玄走上汉白玉石桥,仔细看了看,发现这里的汉白玉石桥,形制很像是紫禁城里面的石桥。
“看来汪藏海给自己修的墓,还仿照了皇宫的样式……难怪修在深山老林里面,这要是被当时皇帝发现了,少不了一个诛九族的大罪!”
陈玄暗暗一笑,转过身却看到张启山两人满脸警惕。
“陈先生,小心一些,这个瓮城里面有不少的机关陷阱。”
陈玄点点头,解释道:“汪藏海是一代大匠,他的墓自然不简单,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我正好看过他手书的机关术。”
汪藏海?
听到这个名字,张日山一愣,连忙问:“陈先生,您是说这里面的墓主人叫汪藏海?”
“没错,汪藏海是明初的人,明成祖朱棣手下的工部官员,还曾经主持过紫禁城的修建。当然,比起那些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一个工部官员,若不是特意去查,肯定是不知道的。”
陈玄所认识的汪藏海,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在一众朱棣文武大臣中也不出名,只是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大匠本分。
说起来,汪藏海原本只是小吏,因为主持修建紫禁城有功,才成了当时的工部官员,但也只是五品的小官。
陈玄之所以认识汪藏海,还是因为姚广孝的介绍。
当初他六壬卦大成,正好缺少一间相应的卦盘,姚广孝听闻后,就把汪藏海介绍给了陈玄。
汪藏海后来也不负所望,以当时简陋的工艺,替陈玄制作了这一块巧夺天工,堪称古代技艺大成的卦盘。
别看他手中的卦盘,仅仅只有巴掌大小,却有上千个机械结构,而且互相耦合,以机扩带动卦盘转动。
这么一块小小的卦盘,要是流到市面上,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