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摘除右派帽子的决定,影响的远远不止老秦头一个人。
林彩英自打知道了,自己和小姐妹们的营生极有可能是冲着周彩莲去的之后,倒是不再怎么担心了。
毕竟,不管乡里还是屯子里,现在最重要的是耕种。
而且走资派啥的,早就过时了,没人愿意提起,更没人愿意因为这种事情,面对老支书四爷爷。
林彩英和张红旗结婚之后,靠山屯知青点去团部取信寄信的任务,就交给了周红婷。
说是这么说,可还是她俩的事情,林彩英去以前去县城的时候,很少不带着周红婷的,现在无非是调了个个。
如今队伍又扩大了,虎妞和苗子也一块,四个人骑两辆自行车,倒也挺欢乐。
和丰收农场相比,团部的报纸显然更具时效性。
而且对待彻底摘除右派帽子的问题,清泉县这边反应也更迅速。
所以呢,去团部拿信件的林彩英,就第一时间知道了,父亲林程远的帽子摘掉了。
可是,老林同志还欠了一屁股饥荒呢,跟着林彩英那小寡妇后妈一块锄大地还债呢。
暂时,对于林程远来说,什么政策不政策的,对他几乎没啥影响。
至于替老林同志还债,林彩英想都没想过。
倒是张红旗主动提过一回,被林彩英给拒绝了。
傻子才会还那些钱呢!
真以为,还了钱,老林同志就能离开陕北?
别开玩笑了,他指定是走不了的。
真给林程远钱,那不是帮他,反而是在害他。
还是让他暂时安稳的过日子吧,想来那小寡妇后妈娘家里头,也不会让他饿着。
这些东西,林程远的信里自然不会说的很清楚。
可从其他方面能够推测出,他眼下的近况。
林彩英现在除了自己会突然多个弟弟或者妹妹之外,其他倒是没什么,毕竟老林同志被照顾的很好。
反倒是,上回来团部的时候,李秀秀跟她提起过,有农场、林场在尝试种植人参。
人工种植人参并不算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其他县也早就有成熟的参园。
这倒是给林彩英提了个醒,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着,种植草药?
连右派都没有了,不可能一直打击投机倒把吧?
种植药材肯定需要技术和经验,这几年可以先慢慢的尝试摸索,小范围的种植,等到真的没人管的时候,就能带着靠山屯的乡亲们一块种!
林彩英能这么想,是因为她小的时候,见过药田。
又托李秀秀帮忙给找点相关的书籍,想来摸索一段时间,总会有所收获。
林彩英总觉得,国家不会让老百姓们一直受穷,某些规矩,早晚会改变的。
马晓玲和刘浩两个人,早就返回沈阳了。
别的不说,刘浩费劲背回去那两提溜熊枪蛋,着实是出了点风头。
这玩意咋说呢,别管平时嘴有多硬的男性,但凡把这东西泡的酒摆在他面前,少有不喝的。
即便真就霸道无比,不也大都希望能够再加强一下子嘛。
马晓玲拎走的,是泡好的鹿鞭酒,老大一个塑料桶。
这傻姑娘倒也没啥害羞之类的反应,这年头的人,远比想象中更加坦然。
孝敬长辈的东西,有什么可害臊的呢。
李秀秀倒是人面广,原本林彩英都没抱太大希望的事,她竟然给帮忙办成了。
种植药材的书籍,还真就有,甚至是专门配发给东北这边的建设兵团的,尤其是隔壁几个县里面,有建了参园的,他们那存了不少。
“彩英,我帮你问了问参园那边,他们那有一本长白山那片参园总结的技术经验,我估摸着你能用上,特意要了一本回来。”
相比于种植其他药材,参园的建立和平日的养护,建设兵团比较好找到资料。
虽然说起来不是一回事,可相似的气候环境,总有借鉴之处,甚至,比那种出版社印发的,更加符合靠山屯的实际情况。
李秀秀除了找回来一本种植药材的书籍之外,就是这本从参园要回来的笔记本了。
笔记本中的内容,大家手抄了不少份,至于在工作中发现新的经验和技巧,自然也会继续增添。
到了最后,版本就比较多了。
林彩英高兴坏了,拉着李秀秀聊了小半天,最后姐四个又请李秀秀去国营饭店撮了一顿,这才骑着车子返回靠山屯。
正经的,有虎妞和苗子跟着,四个姑娘还真就不害怕半路上遇到坏人。
该害怕的,得是坏人才对。
另一边,县里牵头,组织各村寨的民兵和猎手,要展开一场专门针对野猪的清剿活动。
野猪这东西,是真祸害,越是老林子里头那些个猛兽被驱赶走,它们越是繁殖的快。
年年打,偏偏年年有。
随着大规模耕种的开始,野猪祸害农田的事开始频繁发生。
甚至已经出现了伤人事件。
搁城里整天闲着无聊的赵三喜,都专门赶回了靠山屯。
他肯定不会跟张红旗和赵铁柱一样,拎着枪带着猎犬出门寻找野猪,赵三喜属于守城的,他得护着靠山屯。
王大炮巴巴的也来了靠山屯,一帮人都挺稀奇。
你自己家的屯子,不老老实实看住了,跑俺们靠山屯来发扬风格,你们屯子能乐意吗?
“可别提这一茬了,俺们那地方,有的是打围的,枪算不上好,猎犬也一般,可架不住多呐,使不上我。
反倒是三喜,你帮我琢磨琢磨,我要是搬到你们靠山屯来,好整不?”
王大炮有搬家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具体的情况,他不主动说,倒也没人问他。
赵三喜一听就来了精神:“那敢情好,俺们支书指定欢迎!”
这时候还没分田到户呢,但凡能承受的起来回搬家的费用,生产队并不会过多的干涉。
尤其是王大炮这样的老猎户,他家本身在原来的屯子里也不咋挣工分,屯子里也不是只有他一个猎户,搬走就搬走了,妨碍不大。
而靠山屯呢,自然是乐意接收。
毕竟,有经验的老猎户,谁都不嫌多。
王大炮也是跟张红旗和赵铁柱小哥俩搭上了伙之后,才动了搬来靠山屯的念头。
当下和赵三喜俩人一商量,直接去找了老支书四爷爷。
老支书也没打嗑,直接就同意了,大队里能够分块地盖房子,等到真起房子的时候,也会招呼乡亲们帮忙。
“四叔儿,有你这句话,就擎好吧,我呐,保证咱靠山屯今年不受野猪的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