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季说这句话的时候言辞凿凿,目光坚定。就是赵高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如司马季说的这般好了。
不过赵高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之前已经翻了一次车了,这次可不会再盲目自大了。
“司马大人还真是对我十分信任啊。”
司马季摇了摇头,随后又将酒杯举起来对着赵高示意。
赵高不明白,不过也举起了酒杯。
“这个房间里就咱们两个人,我举了杯,能和我一起举杯的也只有殿下您了。”
司马季说完一口将酒喝了下去。
赵高愣了一下,随后也笑了笑将酒也喝了下去。
无需多言,两个人都懂了。
“好,吃菜吧。”
赵高说着也拿起了筷子。
可是就在赵高将筷子伸去夹菜的时候,司马季一下子将筷子给挡住了。
“殿下,是不是还差一件事呢?”
司马季略带玩味的表情看着赵高,赵高却是一副不懂的样子。
“哦?还有什么事情吗?”
两人就这样一个玩味,一个疑惑双双看着对方。
最后两个人一起都没忍住哈哈笑了起来。
“吃菜,吃菜。”
司马季伸手做了个请。
两个人都明白,双方还是没达到最后的信任。
赵高身边能力者的手段还不是可以互通的消息。
吃了几口菜,赵高略微停了停筷子。
“虽然民政这一块我不再管辖,但是有几点建议我还是想和司马大人说一下。”
司马季也来了兴趣,对于这个十八皇子,她还是了解的不多,不知道这个时候能推出什么好的建议。
赵高见司马季认了真便开口说道。
“津城的民生不好,要想要将津城带向富裕,那就必须要先提高平民的经济。”
司马季听了也点了点头。
津城的经济都把控在世家与官员身上,想在那些平民身上多收些税也收不上来多少。
见司马季认可,赵高也继续往下说。
“将渔港收归国有,让那些平民也可以租赁渔港下海打鱼。然后根据鱼的收成多少进行收租。暂时可以定十收其一,以后再根据行情调整。这样不仅可以让渔民有了收入来源,也可以提高其积极性,他们打的鱼越多,那他们的收成也越多。”
司马季听了也觉得挺有道理,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弊端。
“殿下的想法我也觉得很不错,可是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本地居民并不会全部去买鱼甚至有可能全部都去打捞鱼,而外地因为运输艰难,新鲜的鱼运输成本很大,那些平民是负担不起的,那殿下认为他们要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呢?”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话题,但是赵高其实也想过了。
“司马大人果然爱民。”赵高先是吹捧了一下司马季然后说道:“我会让人成立一个渔业局,由我负责对本地居民的捕鱼进行收购。随后我再运输去其他省份进行售卖。海鱼可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那些世家贵族对此一定会有心购买的,再加上那些名酒楼,这可是稀有菜,他们比咱们知道怎么挣钱。那到时候不仅仅是本地的渔民可以得到收入,就是津城咱们自己的府衙也会有一份可观的收入。”
听了赵高的话,虽然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在,不过有些地方还是说得很准确,那些世家公子,名家酒楼最喜欢用稀罕的物件博名声赚银钱了。
“好,现在那些世家掌控着渔港,我也清楚他们会将鱼售卖到什么地方,我可以给殿下搭桥引路。”
听司马季这么说,赵高知道他是同意自己的想法了。
“渔业只是其中之一,所有居民不可能都投入到大海中去。那就涉及到第二点了-----土地。”
刚刚赵高的言论已经引起来司马季的兴趣,现在说到土地,司马季也想听听赵高还有什么高见。
“土地是每个平民都想获得的,那咱们还是将土地收归国有。随后将土地租给那些平民。税收就做到二十取一,并根据每年的收入进行调整。咱们都是从他们已有的收成中拿走税收,这样就是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只要多做,那他们得到的也就越多。”
司马季点了点头,既然已经决定脱离了皇都掌控,那税收也可以按他们自己的情况来定制。
“殿下,可是这样一来,他们若是收成少了,岂不是收的税也少了,咱们可没有积蓄应对天灾。”
赵高当然明白,现在不是自己蓝星的时候,粮食高产,气候也可以说改就改。这个时候靠天吃饭是必须的。
“司马大人说的很对,所以咱们必须要制定一套应对之策。”
司马季收敛心神。
“殿下对此也有高见?”
赵高微微一笑。
“高见不一定,只是前人留下的一些牙慧。若是真的发生天灾收入不高,那咱们就以工代赈。津城的城墙道路等等地方都破败不堪,那就雇佣那些吃不上饭的灾民进行建设,他们做一天的活就吃一天的饭,这样就能既消耗了他们的体力不至于发生暴乱,又能够让他们有饭可以吃。”
“而且不一定是天灾之时这样,就是农闲时也可以这么做,将农闲时的劳动力调动起来建设津城,不仅可以提升津城的形象和城防,也可以让那些没事做的平民挣上一些银钱,这样他们的生活必定会富裕一些,对抗天灾时的能力也会提高一些,到时候家家都有余钱,就算时收成不足,他们也可以靠买粮度过难关。”
听着侃侃而谈的赵高,司马季真是对他刮目相看。一个被贬的皇子,在皇都锦衣玉食居然可以如此细微的观察到那些平民的困境,这可不是只读圣贤书就可以做到的,这必然是每年都在乡野中观察过的。
“我发现,我真是没有赌错,殿下的见解真是令人惊叹。”
赵高摆摆手表示这都没什么,可是在内心中还是挺不好意思的,自己小说也看了不少,这些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自己只是拿出来随便说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