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镇并未解释,只是对着身边的一个丫鬟说道。
“去,将老太爷跟老夫人请出来。”
丫鬟都是内务府安排的,虽然容貌不如荣国府的那些,但是这规矩每个都是一等一的。
贾母等人虽然满心疑惑,但也没敢阻拦。
主要是赵镇此时身后还跟着两百重甲骑兵,贾母是有见识的人。
当初她嫁给贾代善的时候,初代宁荣二公还在。
但就是那两位辅佐大周开疆扩土的开国国公,麾下都没有这般重甲精锐。
尤其是那身上的煞气,当初贾代善的亲卫与其堪比连提鞋都不配。
所以一时之间被震慑的贾母没敢多问,只能看着那丫鬟进入了荣国府。
不多时就看到丫鬟搀扶着一个女子走了出来,女子身边还有一中年男子。
“嗯?赵国基?”
贾琏一愣,毕竟是赵姨娘的兄长,在这荣国府内也不算是毫无存在感的下人。
而此时的赵国基以及赵氏都是不敢置信的看着赵镇,刚才丫鬟跟他们说赵镇回来了,并且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当朝秦国公。
可是将两夫妻吓得不轻,毕竟那是秦国公啊!他们是贾家的奴仆,非常知道国公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一个失去了先祖荣光的荣国府,都可以主宰无数人的生死,更别说是一位当朝新贵的国公。
见到赵国基以及赵氏的时候,赵镇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从来就不是什么忘恩负义的人,不管赵国基与赵氏的身份是什么,那都是他赵镇的父母。
所以在贾家众人以及围观群众们震惊的表情下,赵镇直接翻身下马并且下跪。
身后的亲卫自然也不敢站着,全部都是跟着下跪。
“不孝子赵镇,叩见父亲,母亲。”
全场寂静无声,所有人都是呆滞的看着这一幕。
倒是贾琏最先反应过来,他惊呼一声道。
“我,我想起来了,赵国基的养子确实参军去了,他奴籍转为民籍还是我亲自去办的。”
贾琏不敢置信,当时大周危难关头号召勋贵人家为国作出贡献。
贾家自然不敢不听,虽然后代子孙没有成器的,但贾家还是用银钱等等吸引了一些奴仆或者是庄子上的庄户参军。
赵镇便是奴仆之一,得到的就是恢复民籍。
这件事贾琏之所以记得,那还是因为当时贾家的姑娘们都给赵镇送了一些银钱。
当时为了显得合群,王熙凤以及李纨都多少跟着送了一些,主要也都是看贾探春的面子。
可谁能想到,那位奴仆出身的赵镇居然就是当今秦国公!
西汉有马奴出身的卫青,他们大周居然也有一个家奴出身的秦国公,这必然会成为传世佳话啊!
赵国基眼睛通红,赵氏则是泪流满面。
她连忙上前将赵镇搀扶起来。
“我儿回来了,边疆苦寒,战场危险,你可有受伤?”
虽然只是抱养的养子,但赵氏可是将赵镇当做亲儿子一般对待。
如今第一反应就是问赵镇是否有受伤,完全没有在意赵镇已经是当朝国公。
赵镇脸上满是笑容,谁能想到此时此刻被母亲嘘寒问暖的赵镇,乃是那位杀的金国胆寒的神将。
人群们议论纷纷。
“没想到啊!秦国公居然是荣国府家奴出身。”
“身为当朝一品国公,却当众对身为家奴的父母叩拜,所谓子不嫌父贫,秦国公真孝子也!”
所有人都是夸赞,毕竟这世间有几个可以做到赵镇这般?越是权势滔天的人,就越是在乎体面。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发达之后,抛弃糟糠之妻的事情发生了,不就是觉得自己的身份已经非同寻常,糟糠之妻配不上自己了吗。
贾母震惊之后总算反应过来,她连忙对着赵镇说道。
“没想到秦国公居然与我贾家有这般渊源,老太爷与老夫人在我贾家暂居倒是我们怠慢了,一会儿可要好好的高乐一场为秦国公接风。”
贾母不愧是超品国公夫人,除了宠溺贾宝玉之外其他时候其实还是很老辣的。
若是没有他的话,贾赦以及贾政两兄弟早就将荣国府败的差不多了。
一番言语直接将赵国基跟赵氏的身份改变,这时候谁敢说赵国基以及赵氏还是贾家的家奴?
但凡今天谁敢说一句,恐怕这位秦国公都会暴起杀人。
贾母从不怀疑一个军功封爵的人物会心慈手软。
赵镇点头,他虽然不在乎这些所谓面子的事情,但自然要多为父母考虑,所以贾母的做法他是满意的。
当下在众人的簇拥下,赵镇搀扶着母亲赵氏进入了荣国府。
........
而在赵镇他们进入荣国府的时候,前院的消息也是迅速传遍了整个荣国府。
荣禧堂后宅,鸳鸯跑进来不敢置信的说道。
“我的天啊!那位秦国公居然是三姑娘的表哥!”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大家都是不敢置信的看向贾探春。
鸳鸯赶紧将前院的事情道出,当得知秦国公当众叩拜身为家奴的父母,众女眼中都是闪过一丝敬佩。
虽然忠孝自古都是首位,但能够做到秦国公这般的真的不多。
很多人都不愿意提及自己落寞时期的过往,便是为了所谓的面子。
而赵镇却不在乎这些,身为当朝国公,权倾朝野的存在却依然对还是家奴的父母下跪,可见秦国公必然是一位忠孝双全的好男儿。
聪慧的众姑娘当下都是羡慕的看向贾探春,一个国公表哥啊!
当真是世事无常,以往在贾家这帮姑娘里面,其实过得最艰难的便是贾迎春与贾探春。
甚至贾探春要更惨一些,毕竟贾迎春的继母邢夫人顶天了也只是贪财一些,会苛刻一下贾迎春。
可不至于会整治贾迎春,甚至平日的时候也不会喊她去站规矩侍奉。
而贾探春就不同了,为了活下来甚至还要讨好王夫人,毕竟王夫人掌管着她的婚姻。
可今时不同往日了,她有了一位国公表哥。
莫说是王夫人了,就算是贾母甚至整个贾家,今后也没人敢小觑她,只因为身处国公之家才知道,当朝国公这几个字的分量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