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蜂窝煤的燃烧效率?”牛大海茫然道:“我徒弟他还会这个呢?他才初中毕业啊。”
路上,牛大海不解的看向吴媛媛。
今天一早,吴媛媛就跟吴总编,先去了牛大海家一趟。
因为王阳说了,一些操作上,需要师父的帮助。
牛莉一听也来了兴趣,所以也打算一起去轧钢厂一趟。
“牛大叔,您徒弟他啊,可是个全方面的天才。”吴媛媛感慨道:“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跟他聊了几句相关方面的知识,他紧跟着就有了这个金点子。”
“嚯,这小子,真成啊。”牛大海一乐道:“行,不愧是我牛大海的徒弟,够本事!”
“可不。”吴总编笑道:“老哥,小王这个发明如果真成了,那可是造福大众的好事,能帮咱们老百姓节省不少呢。”
说着话的工夫,几人来到了红星轧钢厂。
厂门口,王阳早已等待多时了。
还有孙应龙科长,以及听说四九城日报吴总编要来,杨厂长也出来迎接。
“吴总编,好久不见了。”杨厂长笑着伸出了手:“我代表轧钢厂全体职工,欢迎您。”
“哈哈,老杨,你怎么还是老样子,搞的这么外道,不清楚的还以为咱们今天才认识呢。”吴总编笑着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显然两人也是旧相识了。
话音方落,杨厂长也变了脸,翻了个白眼笑道:“我外道?你吴大总编,要莅临我轧钢厂,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看你这才是外道呢,要不是孙科长告诉我,我都不知道这事儿。”
“害,我昨天多喝了两杯,回家就睡着了,忘了这茬,回头我请你喝酒赔罪。”吴总编道。
“欸,这还像点样子。”
两个大领导之间的对话,没有王阳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反而氛围十分轻松。
“说起来啊,这真是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能让你老吴贵足踏贱地,可全靠我们小王同志这棵梧桐树了。”杨厂长打趣道。
“欸?没完没了了是吧?”吴总编道:“再这么阴阳怪气的,可是让小王他们看笑话了,小王,准备的怎么样了?”
“昨晚我已经完善了构思,外加我师父和媛媛的帮助,问题应该不大。”王阳道。
这时,牛大海才打招呼道:“杨厂长好!”
“牛师傅,这位小同志...是您闺女?”杨厂长看向牛莉。
牛莉点点头:“杨厂长好。”
“呵呵,你好,牛师傅,您这闺女,可真有气质,还有媛媛,出落的是越发亭亭玉立了。”
众人寒暄了一阵后,这才来到用于试验场地。
关于发明创造的问题,国家是一直鼓励的。
像轧钢厂这种万人大厂,有专门的支持小发明小革新的试验场地。
相关材料,孙应龙也帮忙申请下来,一应俱全,都在地上摆着呢。
“小王。”杨厂长好奇道:“关于你的想法和思路,孙科长跟我提过一嘴,你是怎么想到要研发这个的?”
王阳道:“厂长,不瞒你说,我平日里就爱琢磨,之前我就发现了,我家里的蜂窝煤炉,封火后复燃慢,火力也分散,之前我就一直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
“直到昨天晚上的饭局,跟吴媛媛同志聊了一会,通过她,我了解到了相关的知识,随后我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通风不均所导致的,于是就有了这个想法。”
王阳的话合情合理。
典型的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先是不解,后经吴媛媛的点拨,恍然大悟,进而迸发灵感。
“嗯,不错。”杨厂长赞道:“很有想法。”
说话的工夫,王阳也正式开始了他的创造。
“师父,那是车间废弃的铁皮卷,按照这张图,你帮我制成套筒,记得内侧要打孔,增加空气流动。”
王阳将昨晚画好的草图交给了牛大海。
并且还故意少说了一个关键点。
这个点是特地留给吴媛媛来说的。
果不其然,吴媛媛想了想道:“我觉得套筒外层应该包裹黏土吧,这样可以保温。”
“对!”王阳惊喜道:“媛媛你补充的好,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被夸奖,被认可了,吴媛媛心里一喜。
参与感满满!
“这就是小王说的套筒炉瓦么?”杨厂长也看了眼草图,点点头道:“不错,结构简易,并不算复杂,就是不知道实用性怎么样。”
刚进厂没几天的王阳,就几乎跨领域要研发套筒炉瓦,这本来让杨厂长很是吃惊。
但了解了前因后果,又看了这草图后,心中了然了。
毕竟本质上,这所谓的套筒炉瓦,并不算多高深的工艺。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师父,接下来要焊接了,焊接这活你会么?”王阳问。
牛大海笑笑道:“比不了专业的焊工,但就是将套筒与炉胆连接处焊接,这点小活,你师父我还是不在话下的!”
借用钳工台的台钳固定部件,牛大海开始焊接。
不多时,第一个试验品诞生了!
众人脸上都有着期待。
然而,这第一个试验品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只见吴媛媛皱皱眉道:“王大哥,这燃烧不够充分啊,火都快熄了,应该是这套筒过厚。”
“所以...”
王阳想了想道:“调整孔洞密度!”
“调整孔洞密度!”
王阳跟吴媛媛两人,几乎是同时说出这句话。
说完,俩人又都笑了。
“那再来!”
王阳干劲十足,这第一次的失败,是他特意设计的。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试验要有数据对比的。
杨厂长,吴总编这两位领导,也不可能一直在这儿守着。
俩人去了办公室,只有王阳等人,在这儿等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