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这位就是玄龙大师。”
唐成祥领着杨兴民走进茶室,为杨兴民引荐张凡,随即向张凡作揖行礼,介绍说道:“玄龙大师,这位就是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位朋友,杨兴民,杨主任。”
张凡站起身来,挺直了腰板,目光凝聚,摆起了仙风道骨的做派,一手负背,一手捏道指行礼,清亮的真言之音说道:“唐居士,杨居住,贫道有礼了。”
“咦?”
两人闻言,只觉精神一振,犹如山林清泉洗涤,心清神明,仿佛整个人都清醒了。
唐成祥是见识过玄龙大师的本事,倒是不觉得意外,但杨兴民没见过,顿时感觉诧异。
仔细的打量这位大师,相貌端正,气宇不凡,随意的单手负背站立,却有一股挺拔之感,并且双眸有神,清闲洒脱,真是仙风道骨一般。
原本杨兴民还不信,要知道做这一行有本事的人,基本都是上了年纪,哪有这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但现在一见面,以他多年识人的眼力,一眼就看出这年轻人不是一般的年轻人。
“鄙人杨兴民,见过玄龙大师。”杨兴民作揖行礼。
“杨居士,咱们坐下谈吧。”
张凡坐回了座位,杨兴民也入座,唐成祥则是坐在了旁边。
“杨居士想要问卦,不知是问何事?”
张凡没有客套,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手里掏出了六枚铜钱,轻轻的放在茶桌上。
“我最近在工作上有些调动,我想走,却又不想走,有些犹豫不决,请大师为我卜一卦,看看我的前途运程。”
杨兴民也没有多话,并且没有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只是说出了心里的问题,想要看一下这位大师是否真有本事。
“卜问前程,这个简单。”
张凡淡然一笑,在大人物面前,没必要故弄玄虚,否则就落得下乘了。
直接拿起铜钱,捧在手里摇了摇,随即抛在桌面,正面为阳,反面为阴,卦象由下向上排列:
下卦为:阳、阳、阴,为兑、为泽、为柔。
上卦为:阳、阳、阳,为乾、为天、为刚。
“泽上有天,天泽屡。”
“彖曰:屡,柔屡刚也。悦而应乾,屡虎尾,不咥人。刚中正,屡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嗯?屡帝位!”一听这话,杨兴民顿时眉头一跳,脸色变得肃然。
旁边,唐成祥也是一愣,接着就是眼神深沉,虽然这卦辞有些晦涩难懂,但这一句他是听懂了。
屡帝位,岂不是预示着有那野心,若是此事传出去了,只怕会引来大麻烦。
“咳咳!”
见到两人的情绪变化,张凡轻咳了两声,说道:“两位居士,此帝非彼帝,德合天地则为帝,并非帝王之帝。”
听到这话,唐成祥和杨兴民皆是松了一口气,如果真是算出有那野心,无论是真是假,皆不好办。
“大师,此卦何意?”杨兴民问话了。
“这是屡卦。”张凡说道:“柔屡刚也。意思是柔顺而刚建,遇到事情,不能硬碰硬,需要顺从,但在顺从之中蕴含了刚建,意思是保持自我,不能一味的顺从。”
“以杨居士当前的处境来看,应该顺从安排,但不能一味的顺从,还需保持自我。”
“这……”
杨兴民的语气迟疑了,顺从安排,却不能一味的顺从,他犹豫不决正在于此,这位大师算得真准,果然是有真本事,但大师的话,并未指明方向。
张凡接着说道:“杨居士稍安勿躁,这一卦的重点在后两句。”
“悦而应乾,屡虎尾,不咥人。”
“悦是柔顺的意思,乾是纯阳之象,正好应了工作调动的上方,悦而应乾就是顺应上方的调动。”
“屡虎尾,不咥人,意思是踩到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咬人。”
“连在一起就是顺应上方的调动,即便会遇到一些麻烦,最终也能平安度过。”
听到这话,杨兴民忍不住皱眉,这卦象的意思是,让他接受调动,离开京海。
但他不甘心啊,他在京海呆了这么多年,人脉基础全都在京海,京海就是他的基本盘。
虽然这次调动是升职,但离开了自己的基本盘,一切都白费了。
然而他这次不接受升职的话,或许这辈子就只能呆在京海了,再也没机会上进。
原本他是想再等几年,在中海再进一步,然后再上进,这身份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但现在李振平来了,这就是让他给李振平让路,他心有不甘啊。
见到杨兴民的神情变化,张凡立马明白了状况,看来这位杨主任根本不想调动,只是在犹豫,想要找个理由说服自己。
做他这一行,最关键的还是要让金主满意,只要把话说到了金主的心坎上,即便你是个忽悠,金主也认为你是高人。
他心思一动,继续说道:“杨居士,这卦辞还有一句:刚中正,屡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德合天地则为帝,秉持刚正,光明磊落,天下之大位,有德者居之。”
“悦而应乾,乾乃纯阳,可以代表上方,也可以代表大道。”
“柔屡刚也,顺应刚建,不仅是顺应上方,也是顺应大道,但上方不等于就是大道。”
“嗯?上方不等于大道!”
听到这话,杨兴民不由得眼前一亮,细细的品味着这一句“上方不等于大道。”
他这次的调动并非是正常调动,而是为了给李振平让路,名义上说是培养年轻人,但京海是什么地方,来京海培养,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至于给他升职,无非就是安抚他,但他如果不接受,这被子就只能呆在京海养老了,他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啊。
张凡见状,知道是说准了,但火候还不够,不动声色的继续说道:
“从卦象来看,既要顺从,又要保持自我,扑朔迷离,难以找准方向,不过结合杨居士你的面相推算,这事儿就明朗了。”
杨兴民闻言,立马回过神来,请教道:“大师,请问我这面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