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将拉面面团小心翼翼地捧起,然后像变戏法一样,迅速地甩了两下,拉面在空中飞舞,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接着,他熟练地将拉面扭了三扭,让面条更加紧实。
随后,他将拉面的两头交到一只手中,另一只手的拇指则轻轻擦过下面的面条中间,仿佛在给面条做一个小小的按摩。做完这些,他又开始重复之前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拖沓。
当他的另一只手指拇指和食指分别插入面条中间时,他开始记数,每一次的插入都像是在完成一场精心设计的舞蹈。就这样,他轮换了几次,十只手指都如灵动的精灵一般,在面条间穿梭。
最后,他猛地一抖,将面的一头拽了下来,轻轻地放在案板上,整个过程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一旁的何大清和蔡全无看得目瞪口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何大清先拿起面团,学着何雨柱的样子甩了几下,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是七扣就是八扣,面条很快就粘成了一团。蔡全无也不例外,尝试了几次后,同样遇到了问题。
不过,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慢慢地练习起来。何雨柱则去洗菜了,他动作迅速而利落,不一会儿就将菜洗完了。
当他回来时,发现何大清和蔡全无的拉拉面技术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都开始变得十分熟练了。于是,何雨柱将刚才自己拉的拉面和何大清的拉面揉成一团,递给何大清,让他继续练习。
何大清接过面团,信心满满地开始拉,经过几次的尝试,他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接着,何雨柱又让蔡全无试试,蔡全无也不负众望,没过几次就熟练掌握了技巧。
最后,何雨柱将蔡全无刚才拉的面团也揉到一起,再让他们拉了两次。这一次,他们的表现堪称完美,拉面在他们手中如丝般柔顺,让人眼花缭乱。
看到他们都已经熟练掌握了拉面的技巧,何雨柱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宣布开始制作刀削面。
何雨柱找来了三把勾刀,又找来了三个小案板,然后将面团平均分成了三份。他告诉何大清和蔡全无,要先把面团揉一揉,直到表面变得光滑为止。
等面团揉好后,何雨柱开始演示如何用勾刀削面。他站好姿势,右手握住勾刀,左手托着面团,然后一刀一刀地贴着刀痕将面团削下来。削下来的面条像瀑布一样落入面盆中。
何雨柱先让何大清和蔡全无在案板上练习削面,等他们熟练一些后,再让他们将削好的面条削到面盆里。何雨柱自己则在一旁快速地削着面条,不一会儿,他就把自己那份面团削完了。
接着,何雨柱开始教何大清和蔡全无如何抻面。他先将一个面团分成一两左右的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将其擀开成长条薄片。再在薄片上抹上一些水,接着用双手拉住薄片的两头,在案板上拉伸并甩动。这样反复几次,一根细长的面条就成型了。
何雨柱让蔡全无和何大清也试着做一下,不到十分钟,他们俩就都学会了。随后,何雨柱又让他们把刚才抻好的面条揉掉,重新揉成面团,然后再重复一遍刚才的步骤。经过几次练习,他们俩都做得越来越好了。
李树桃、何雨水和徐慧真这时候也纷纷苏醒过来,一同来到了前面的铺子。她们看到何大清和蔡全无正在忙碌地制作面条,于是好奇地凑上前去观看。
与此同时,何雨柱则将昨天收到的烤箱仔细清洗干净,然后小心翼翼地搬到铺子里,寻找一个空旷且不碍事的地方安放。经过一番打量,他最终确定将烤箱放置在这里最为合适。
安置好烤箱后,何雨柱找来一些木炭,将其点燃,让烤箱先预热一下。趁着这个空档,他又迅速准备了一些发面,开始动手和面粉。只见他熟练地将面粉倒入面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手不断揉搓,不一会儿,面团就被揉得光滑细腻。
接着,何雨柱将揉好的面团端到烤箱上方,让它在温暖的环境中醒发。大约过了不到二十分钟,烤箱已经预热完毕,何雨柱便将放在烤箱上的面盆取下来,开始制作饼坯。
他先在案板上倒上一点油,然后将半发面从面盆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擀开。接着,他用刷子在擀开的面饼上均匀地涂抹上一层油,并撒上些许盐,再将面饼重新揉起,切成二两左右的小剂子。
何雨柱将这些小剂子逐个擀成饼坯,动作迅速而利落。没过多久,一百来个饼坯就全部做好了。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然后戴上手套,拉开烤箱的门,将烤盘取出来。
他在每个饼坯上都抹上一层油,然后依次放入烤盘。摆放整齐后,他再将烤盘放入烤箱,关上烤箱门,开始烤制。
两分钟后,烤箱里传来阵阵香气。何雨柱打开烤箱门,戴上手套,将烤盘拿出来。他仔细观察着饼坯的烤制情况,发现有些地方颜色还不够深,于是他迅速将烤盘调整了一下位置,确保每个饼坯都能均匀受热。
又过了一分钟,何雨柱依次将烤盘里的饼坯翻了个面,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回烤箱。紧接着,他又开始制作新的饼坯,这次做的是芝麻酱口味的。
两分钟转瞬即逝,何雨柱动作娴熟地将最下层烤盘里的饼子倒进一个大号笸箩里。然后,他如法炮制,将依次往下空出的烤盘再次放入二十四个饼坯,并推入烤箱。
仅仅过了一分钟,他便迅速将最下面的那个烤盘倒了出来,饼子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依次向下排列。何大清见状,也赶忙过来帮忙。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四百多个香喷喷的饼子就新鲜出炉了。何雨柱随即把门板卸下来,开始挂上菜牌。菜牌上的字迹清晰可见:麻酱烧饼、咸烧饼,五十元一个;夹肉的二百元一个;夹下水的一百五十元一个。
一切准备就绪后,何雨柱以每十分钟一轮、每次六个烤盘、一百四十四个烧饼的速度,开始源源不断地将饼子送出去。与此同时,酱肉以一千元一斤的价格,下水以七百元一斤的价格,二锅头白酒以五十一两的价格,也开始陆续被端上餐桌。
店里的生意异常火爆,不断有客人涌入。有的客人买上两个饼子,边走边吃;有的则切了一盘半斤的酱肉,大快朵颐。而水煮的大豆和黄豆,也在这个时候闪亮登场,它们以三百五十元一斤的价格,吸引着众多食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