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老大才去府城几天啊,这就让往那儿拉货?店铺买啦?”
“娘,我大嫂让人捎的信,还能有假?你别拉着我问长问短的,我要去清点一下有多少货,府城那里都是有钱人,这钱该我们赚!曾氏,你把所有货都装好箱子,明天一早就要拉走的啊,还有,大嫂说了,看村里还有哪些人想来干活挣钱的,多教一些人。”
“挑人来干活的事让我来,你们不懂,改天我去找。”
老太太揽下找人的活,苏顺利两口子没说什么,大嫂找人都是让老太太去的。
曾氏现在的眼光放得长远了,多教点人好啊,做得越多,她拿的钱就越多,她和大嫂是亲妯娌,她男人和大哥是亲兄弟,村里姓苏的多,但都没他们自家人亲,没人能抢得了她和丈夫的位置。
苏顺利的想法是挣钱和去府城,大哥大嫂挣得越多他也就挣得越多,府城的店铺越顺利他就能越快去府城。
老三夫妻俩连夜在老大家的院里忙活。
老二苏富贵得知,带着刚回家没多久的两个女儿也来帮忙。
苏老太很是欣慰,看,丈夫早早死了又怎么样,她凭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儿子,儿子也慢慢的长成了她当初期望的模样,兄弟仨齐心合力把日子过好。
曾氏是慢慢的被扶起来了,就差老二的烂泥婆娘,得把她盯紧了,勉强再扶一把,不行就坚决换掉。
苏老太在心里默默地打着算盘——老苏家,还得靠她。
苏家兄弟收拾了大半夜,才装好箱清点好,发现要用两辆马车拉货,苏平安留下的这一辆马车还得留在村里,因为苏顺利要亲自押送,马车留一辆在村里给族长爷爷帮忙安排人接送绿荷与玉婉去店铺。
拉货去府城的马车要在县城租两辆,这样的话,还得再推迟一天去府城。
苏顺利又把周幸澜叮嘱苏富贵的话交代一遍,无非就是一定帮忙照看好那两亩地。
他又想到来回府城最少也要几天时间,还得教会苏玉婉和吴绿荷记账。
唉,人不够用啊,他从没想过,他大哥遭大难醒来之后人全变了还不止,生意还一下铺得这么大,看,村里的砖窑,县里的铺子,现在又府城的铺子。
还有大哥大嫂十分重视的那两亩地,不定之后还会整出点什么呢。总之,肯定会整点什么,那两亩地种出来的绝对不是给自家吃进嘴里那么简单。
苏顺利带着对大哥那两亩地的疑惑,踏上了去府城的路。
苏老太开始在村里划拉人了。
王婆子是最先知道苏老太那里又要挑人手了,于是,不等老姐妹去找她,自己就找到苏平安家。
“严老姐,听说你大儿媳这里又差人了,我给你推荐两个呗?”
“你想推荐谁?合适的话多少个都要,不合适别说两个,一个都不行。”
都老姐妹了,要是推荐些不三不四之人,她是不能要的,那不是砸自家大儿的招牌嘛。
“哪能啊,我那两个儿媳闲成屁似的,这几天帮我上山挖药材,就是你自己晒的这些,我想着你这药材怕是也快够用了,就寻思多找个活计给她们干。”
“你家那两个儿媳也行,那就让她们来跟我三儿媳学吧。”
只要不是指定要去县城店铺当女伙计,村里干活的来多少收多少。
苏老太就怕王婆子要求让她的两个儿媳去县城的店铺当女伙计,因为不合适,太老了,大儿媳说了,以后卖的东西会越来越多,都是卖给那些贵女贵妇,当伙计要年轻且长得的姑娘。
“行,那我明儿一早让她们过来。”
得了准话,王婆子高兴的走了。
两个不够啊,苏老太还得扒拉人,得去村里走一趟。
结果这一走还真有收获,新加入松岭村的正在建房子的那二三十户,年轻姑娘和年轻媳妇有十几个。
苏老太就在旁边看人家搬砖和泥浆,一家看一会儿,她主要看这些人干活劲头足不足。
建房子不是自家几人就能建成的,而是几家全力一起建,先建完这家再到下一家,建自家房子肯定卖力的,所以,她主要看不是建自家的房子的人干活够不够卖力。
还真被苏老太看好了几个,便透露了她大儿家的作坊还要几个人干活,一个月最少能有二两银子或更多。
然后,苏老太就看了一出十几个大姑娘小媳妇为了几个名额大显神通,差点大打出手。
“别打啊,听我说,我家在府城也要开几间店铺,过段时间还会添人的。这一次先添五人,就你,还有你……”
苏老太点了她最顺眼的五个人名字后就跑了,不跑招架不住。
梧桐巷苏宅,苏泽三天没回了,好在还知道每天在空间里留言。
苏平安受女儿无时无刻盯着,以及姬仁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一日三餐卷不离手的影响,也发奋了了几天。
周幸澜派给老赵负责店铺的装修已经完成,她这几天也把买来的那群人教会做鲜花皂以及口脂。店铺的女伙计也培养了三个,暂时应该够用。
其实,她一直想把这种装小瓷瓶的口脂做成旋转管的口红,这就要找匠人研究如何去做管子了,慢慢来,急不得。
还有要借秦明珠用一用,借她的手送些产品出去,知府的千金嘛,在临江城,她就是官家小姐夫人巴结的对象,她只要往各府上送些东西,还是新奇东西, 店铺绝对开门红。
饭桌上,周幸澜说道,“老三明天应该能把货送到了吧?到了就开业得了,我们也不挑日子,你觉得怎样?老苏?”
“我负责读书,你负责赚钱,这事该你说了算。”这点小事,苏平安压根不想插手,他媳妇强得很。
“你没意见就好。”
“完全没有。”
读书那么累,他半点都不想操心生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