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班师回朝,一时间京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夹道欢迎这位力挽狂澜的英雄。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对苏牧大加赞赏,封苏牧为紫衣侯,赏赐无数金银财宝与良田美宅。苏牧虽功高震主,但他为人谦逊,对皇帝忠心耿耿,君臣之间倒也相安无事。
经此一役,大华天朝与南庆王朝签订了和平条约,南庆王朝割地赔款,承诺永不再犯。两国边境迎来了难得的和平,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大华天朝在皇帝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苏牧虽身居高位,但并未因此而懈怠。他时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协助朝廷推行各项利民政策。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军队的训练和管理,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威胁。这五年间,苏牧与柳瑶感情愈发深厚,两人终成眷属,过上了一段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五年后的一天,皇帝带着一众大臣和侍卫前往皇家猎场狩猎。这本是一场放松身心的活动,却没想到,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当皇帝在猎场中追逐猎物时,突然,一群黑衣人从四周涌出,他们武艺高强,行动敏捷,瞬间便突破了侍卫的防线,朝着皇帝冲去。
“有刺客!保护陛下!”侍卫们大喊着,纷纷拔刀迎敌。但黑衣人来势汹汹,且似乎早有预谋,侍卫们一时间难以抵挡。
皇帝面色大变,心中暗叫不好。他虽贵为天子,但此时却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就在黑衣人即将接近皇帝时,一名侍卫挺身而出,用身体挡住了黑衣人致命的一击。
“陛下,快走!”侍卫大喊着,随后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皇帝在其他侍卫的保护下,试图突围,但黑衣人紧紧咬住不放。混乱中,一支冷箭射来,正中皇帝胸口。皇帝惨叫一声,从马上跌落。
“陛下!”大臣们和侍卫们惊呼。
刺客们见皇帝中箭,知道任务完成,纷纷趁乱撤离。待苏牧得到消息,率领禁军赶到猎场时,皇帝已经奄奄一息。
“苏爱卿......朕怕是不行了......皇后之子尚年幼,朕死后,你一定要辅佐他登基......保我大华天朝江山社稷......”皇帝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苏牧说道。
“陛下,您不会有事的!御医马上就到!”苏牧眼中含泪,焦急地说道。
但皇帝还是缓缓闭上了眼睛,一代帝王,就这样在猎场中遇刺身亡。苏牧心中悲痛万分,同时也深知局势的严峻。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而皇后叶寒秋之子年仅六岁,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在觊觎着皇位。
为了稳定局势,苏牧当机立断,决定强行扶持皇后叶寒秋的儿子登基为帝。他召集朝中大臣,宣布了皇帝的遗愿。然而,此举却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
“苏牧,你此举太过草率!皇子年幼,如何能治理国家?此时应从皇室宗亲中挑选一位贤能之人继承大统。”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
“是啊,苏侯,此举恐怕会引发朝廷动荡,还望你三思。”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苏牧看着这些大臣,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临终前已有遗愿,让我辅佐皇子登基。如今国难当头,我们应遵从此意,稳定人心。至于皇子年幼,我苏牧愿尽心尽力,辅佐幼主,待皇子成年,自会亲政。若有谁敢违抗陛下遗愿,便是与我苏牧为敌!”
苏牧位高权重,且手握兵权,他的一番话,让那些反对的大臣们不敢再言语。于是,在苏牧的主持下,年仅六岁的皇子登基为帝,史称幼帝。叶寒秋被尊为太后,垂帘听政。
然而,苏牧知道,自己强行扶持幼主登基,必定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这些人或许会暗中策划阴谋,企图颠覆幼帝的统治。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及大华天朝的江山社稷。
幼帝登基后,朝堂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苏牧以托孤大臣的身份,尽心尽力辅佐幼帝,处理朝中大小事务。太后叶寒秋虽垂帘听政,但她深知自己在政治上经验不足,对苏牧十分倚重。
然而,一些对皇位觊觎已久的皇室宗亲以及朝中部分大臣,却对苏牧的做法心怀不满。他们认为苏牧此举是为了独揽大权,掌控朝政。这些人暗中勾结,形成了一股反对苏牧的势力。
其中,以康王为首。康王是皇帝的皇叔,一直野心勃勃,对皇位念念不忘。他觉得幼帝年幼,正是自己夺取皇位的好机会。
“哼,苏牧这小子,竟敢强行扶持那乳臭未干的小儿登基,分明是想自己掌控天下。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康王在自己的王府中,对一群心腹说道。
“王爷,那我们该怎么办?苏牧手握重兵,又深得太后信任,我们恐怕不是他的对手。”一个谋士担忧地说道。
康王冷笑一声:“苏牧虽然厉害,但他也并非无懈可击。我们可以从太后那边入手。太后年轻,难免会有妇人之仁。我们派人在太后面前挑拨离间,说苏牧有不臣之心,让太后对苏牧产生猜忌。”
“王爷高见。只是,若太后不信,我们该如何是好?”另一个心腹问道。
康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若太后不信,我们就制造一些事端,让苏牧陷入困境。比如,煽动百姓闹事,再嫁祸给苏牧,说他治理不力。同时,我们暗中联络朝中大臣,拉拢更多人加入我们,壮大势力。等时机成熟,我们便发动政变,推翻幼帝,王爷您登基为帝。”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场针对苏牧的阴谋就此展开。
与此同时,苏牧也察觉到了朝堂上的异样。一些大臣在朝堂上对他的提议总是持反对意见,而且最近京城内时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谣言传出,说苏牧专权跋扈,意图篡位。
“将军,最近这些谣言恐怕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散播,企图破坏您的声誉。我们该怎么办?”龙十三焦急地对苏牧说道。
苏牧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有人坐不住了。这些谣言,想必是那些反对幼帝登基的人所为。我们不能慌乱,先按兵不动,暗中调查,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同时,加强京城的治安管理,防止有人趁机闹事。”
“是,将军。只是,太后那边......会不会受到这些谣言的影响?”龙十三担忧地问道。
苏牧叹了口气:“太后那边,我会找机会解释。希望太后能明辨是非,不要被那些小人蒙蔽。”
于是,苏牧一面安排人手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一面加强京城的防御和治安。而在皇宫中,太后叶寒秋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她心中有些疑虑,但又觉得苏牧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像是会做出篡位之事的人。
“苏爱卿,最近京城内流传一些关于你的谣言,你可知晓?”一日,太后在御书房召见苏牧,问道。
苏牧跪地叩拜:“太后,臣已知晓。这些谣言皆是别有用心之人编造,企图破坏臣与太后以及朝廷的关系。臣对陛下和太后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绝无半点不臣之心。”
太后看着苏牧,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苏爱卿,哀家也相信你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只是,如今谣言四起,百姓们人心惶惶,你需尽快想出办法,平息谣言。”
“太后放心,臣已经在调查谣言的源头,定会将幕后黑手揪出,还朝廷一个安宁。”苏牧说道。
然而,苏牧不知道的是,康王等人的阴谋还在继续。他们已经买通了一些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企图在宫中制造更多事端,进一步扰乱局势,让苏牧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