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登陆鬼子本土,炮轰东京了。
这小子除了在萧墨云面前老老实实之外,可向来是个无法无天的主。
即便是在曾经装备落后的时期。
孔捷都这样评价过李云龙—给他一个师,他李云龙敢打太源!
更别提现如今兵强马壮,还有大量重火力的时候了。
然而兴奋过后,很快一个问题就摆在所有人的眼前。
编制虽好,可那些武器装备要从哪里来?
步兵团及以下的编制都还好说。
无论是晋蒙造半自动步枪,还是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
还是晋蒙造60毫米迫击炮,晋蒙造82毫米迫击炮。
军区的军工厂都可以生产,并且产量还并不低。
足以在数月的时间内,将这些武器装备供应上。
就连75毫米山炮以及75毫米野炮,都完成了仿制工作,可以自行生产。
同样也不是难题。
就算是目前军工厂还不能生产的37毫米战防炮以及98式20毫米高射炮。
将现有的防空团以及反坦克团进行拆分之后,也差不多够用了。
即便有所缺口,也无伤大雅。
这两款火炮都是小口径的火炮,技术难度和对材料的要求并不算高。
在军工厂一众军工专家们的努力之下,进行逆向工程的话。
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仿制工作。
差的那一些份额,也可以通过生产,很快的填补上去。
关键就在师一级的炮兵团,以及军区直属的重炮师和防空\/反坦克团的武器装备上面。
88毫米高射炮,他们之前倒是听军长萧墨云提到过。
是好像是汉斯国那边装备的一种主力高射炮。
用途广泛!
不仅可以用于防空,还可以用于反坦克甚至反舰。
在汉斯国那边,更是玩出了花。
可即便88毫米高射炮属于100毫米以下的中小口径火炮。
若是解决其技术工艺难题之后,军工厂的生产线有能力完成生产工作。
然而此时的他们,已没有设计和工艺图纸。
二没有原型炮进行逆向工程,
要怎么才能够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将这款性能优异的高射炮给装备上?
而如果说88毫米高射炮,还有那么一丝希望可以配备上的话。
那规划中的,即便是步兵师编制内,都有24门的100毫米以上重型榴弹炮。
这影儿都见不着!
这玩意儿即便搞到了图纸,根据地的军工厂也根本没有生产的能力。
如果从鬼子那里缴获的话,那得打多少鬼子?
要知道,跟他们在大通战役中有过交手的鬼子第14师团。
也仅仅只有那么12门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六十七军一共5个步兵师,每个24门,这里就是足足120门了!
这还不算军属重炮师需要装备的15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型榴弹炮。
即便数量并没有100毫米左右口径重炮的要求这么高。
但也需要足足72门!
虽然现如今他们已有24门,可剩下的那48门要从哪里凑?
全歼鬼子一个重炮旅团吗?
还得是让对方连反应过来摧毁火炮的时间都没有的那种。
此时,面对麾下一众指战员的疑惑,萧墨云笑道。
“同志们,想想看,曾经我们什么也没有,也是搭了个空架子。
可现在呢?
比曾经计划时的装备好了不知多少。
既如此,现在将目标目标定高一点又有何妨呢?
军工厂那边传来消息,就在昨天,有一位来自汉斯国的军工专家被我们的战士救下,加入了根据地中。
其掌握了汉斯国88毫米高射炮的全套技术工艺图纸。
现如今,军工厂已经在针对该图纸进行紧张的仿制工作。
不久之后,便会生产一门样炮。
测试合格后,便可以投入生产。
至于大口径的榴弹炮?
我们没有,鬼子那不是有吗?
就算鬼子没有,毛熊还会没有吗?
只要我们打通北方蒙省与毛熊的交易渠道。
有了途径,就不愁没办法从毛熊那里搞一些重炮过来。
就算寻求对方援助不成,难道我们还不能用物资或是大洋换吗?
只要开的筹码足够高,就不信毛熊不同意!”
当然,这只是萧墨云给出来的一个相对合理些的幌子。
事实上,现如今他从系统那里奖励获得的,尚未体现出来的重炮都有不少了。
若是全部取出来的话,至少都能将军直属的重炮师需要的火炮给凑齐2\/3。
下面步兵师炮兵团所需要的重炮,也可以凑齐小半。
至于还差的,则可以想办法从毛熊那里弄。
或是直接从鬼子那里硬抢。
亦或是看能不能通过系统恭喜发财来获得。
总之,办法有很多种!
会议室内的众人听着,连连点头,觉得有道理。
曾经他们手里头连轻重机枪和掷弹筒都还配不齐的时候。
都敢整上空架子炮兵团,甚至是炮兵旅了。
现如今兵强马壮,又有一座大型军工厂保底。
怎么胆子都还变小了起来?
军长说的没错,把编制架构搭起来了,以后该有的总归是有的!
而且88毫米高射炮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现在就只差重炮了。
实在不行,现在先用军工厂生产的野炮暂时顶一顶也可以。
就连鬼子甲种师团的炮兵联队,也只有少部分的重炮。
剩下装备的,都还只是75毫米野炮呢。
用这玩意顶一顶,不寒颤!
…
曾经他们可是连1门92式步兵炮都当做是宝贝的!
什么时候想过现在还能过上75毫米野炮都只是勉强顶一顶的日子?
就是如此多的重型装备,对于今后的运输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山炮野炮倒还好说,可以凭借着骡马进行拖拽。
可无论是重炮还是88毫米高射炮,都需要有卡车来进行牵引。
光靠骡马是拖不动的。
88毫米高射炮虽然口径不大,可重量却达到了惊人的接近5吨。
军里那24门宝贝疙瘩150毫米重炮,重量更是超过了5吨。
就是套十匹马,把马累死了,那也拖不动!
而现在,全军包括后续大通战役陆续缴获的卡车,也仅仅只有70多辆。
现在还好说,可等88毫米高射炮尽数生产装备下去之后,就不够使了。
更别提,后面还有可能获得的更多的重炮。
不过还是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
总会有办法的。
实在不行,就接着从小鬼子那里抢。
将对大口径重炮以及卡车短缺的问题压下心间的会议室内众人。
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坐在主位上的萧墨云。
编制架构已经搭起来了,接下来就该宣布各部队的任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