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开恩哪!小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求您饶命!”
“大人饶命!这一切都是黄皓撺掇的,都是陛下糊涂…小人只是鬼迷心窍啊!”
乱臣们争相磕头,磕得额头鲜血迸流,也顾不得疼痛,只希望杨仪一念之慈不要株连自己。
杨仪冷眼旁观,并不作答,只转头看向龙椅上的刘禅:
“陛下,这就是你苦心笼络的心腹们。呵,到了这等地步,一个个喊打喊杀要您退位呢!”
刘禅木然抬眼四望。只见殿内的百余名朝臣被绑跪伏在地,此刻无不涕泪横流,纷纷朝自己哀求:
“陛下,臣等求您退位吧!千万莫再执迷不悟。”
“陛下再不退位,杨丞相当真要把我们都杀光了!”
一位老臣声泪俱下。
“臣等一片忠心护驾,可不想白白送命啊!陛下…您就成全我们吧!”
这一声声凄厉的哀求如同钢针扎入刘禅耳膜,也刺痛了他的心。
昔日这些人一个个在自己面前表忠表德,今天却全都倒戈相劝,要他放弃帝位!
刘禅死死咬住牙关,眼前阵阵发黑。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路了?
他思绪混乱,不由自主地看向殿门之外。
只见晨曦初露的宫门口,几个军机处的人正抬走最后一具染血的尸体,殷红的鲜血淌了一路,从御道一直蜿蜒到殿阶之外,殷然醒目。
刘禅身体一晃,心神彻底崩溃了。他猛地闭上眼,大口喘息几下,待再睁眼时,眼中已是一片死灰。
只听他声音沙哑,如同泄了气的囊:
“黄皓……磨墨铺纸……”
黄皓一愣,随即喜出望外:
“陛下圣明!”
赶忙夺步上前准备。
“且慢!”
杨仪一声断喝,阻住黄皓。
刘禅疲惫地抬起头,不解地望着杨仪:
“你……你还想怎样?”
杨仪冷笑道:
“陛下事到如今才肯写退位诏书,已经太迟了。”
他朝身侧一伸手,侍卫立刻呈上一个明黄色卷轴。杨仪缓缓展开诏书,朗声道:
“臣知陛下不会轻易放弃帝位,因此早已替陛下草拟好退位诏书一封。现在,只需陛下写上名讳,盖上国玺即可。”
说着,他单手将诏书举过头顶,“陛下,请吧!”
刘禅定睛一看,那黄绫卷轴上字迹清秀,篇幅不长,却开宗明义写着:
因己德薄才疏,为蜀汉计愿退位禅让于有德之人之类的话。
落款处还留着空位,只等自己签字用玺。这诏书措辞恳切,看似自己心甘情愿退位一般,但刘禅如何不知,这是杨仪早就备下的剧本,要自己依样演一遍!
他竟未卜先知到了这种程度,刘禅心头最后一点骄矜被彻底捣毁。
他惨笑一声:
“好一个杨丞相,准备得当真周全哪。”
杨仪不置可否,微微俯身将卷轴和御笔一并双手奉上,声音却无半点温度:
“陛下,请在诏书上写下您的名号,并印上玉玺。”
刘禅缓缓站起,接过卷轴。黄皓此时亦捧着磨好的御笔小心呈来。
刘禅摊开卷轴铺在御案上,脸上肌肉抽搐数下,忽地侧身看向大殿四周。
大殿内外,几十名刀斧手虎视眈眈守立。
殿下百官或跪或瘫,一片狼藉。曾经属于他的帝王尊严已荡然无存。
刘禅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灰飞烟灭。他咬着牙提笔蘸墨,在卷末龙飞凤舞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后,他一甩笔,长叹出一口气,闭上双眼再不去看那诏书。
他的声音仿佛用尽了力气,嘶哑地吩咐:“传国玺……拿来!”
一旁战战兢兢侍立的内侍赶忙捧着传国玉玺上前。
刘禅亲手取过玉玺,哆嗦着在诏书末尾空白处重重一印。
朱红色的玺印“汉帝刘禅之玺”四字赫然盖上,这道退位诏书自此正式生效!
金印落处,刘禅身子摇晃了一下,颓然坐倒在御座上。
他眼中噙着泪花,神情木然,仿佛顷刻间老了十岁一般,再无一丝生气。
杨仪则微微吐出一口长气,面露满意之色。
他上前几步,从御案上取起那卷退位诏书,细细查看确认无误后,朗声道:
“陛下,既然诏书已拟好,那便当着满朝文武,亲口宣读吧!”
刘禅僵坐龙椅,一听此言,却像被人当胸又捅了一刀。
他愕然抬头,看向殿上已然俨然主导一切的杨仪,颤声道:
“你…你还要朕自己读?”
让他当众宣读自己退位的诏书,这是何等的羞辱!
刘禅本还有一线残存的颜面想保,如今也荡然无存。
他摇头惨笑:
“好,好!杨仪,你真是煞费苦心!”
随即颤巍巍站起,扶着黄皓的手,一步步走下御阶。
杨仪稍一颔首,示意内侍们打开殿门:
“宣——众卿入殿!”
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孙廉、许靖、杜微等杨仪一系大臣,此刻怀着忐忑与不安鱼贯步入金銮殿。朝阳洒在汉白玉石柱上,每个人的脚步声都在殿内清晰回响。
他们进去一看,不由尽皆倒吸一口冷气,殿中情景可谓触目惊心。
往日高高在上的陛下刘禅,此刻面如土灰地站在御座下。
大批朝中官员则衣衫凌乱地跪了一地,一个个低着头瑟瑟发抖。
而杨仪丞相则昂然屹立殿中央,手握诏书,威风凛凛。
“主公!”
孙廉率先回过神来,惊喜交集地高呼一声。他与许靖、杜微疾步上前,在丹墀下拜倒:
“属下参见丞相!”
“主公,您不是还在江东吗,怎地忽然就回来了!”
许靖抬起头,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疑惑。
杨仪望着这群忠心耿耿的部属,心情略微柔和,沉声道:
“各位不必多礼。本相归蜀之事,日后再与你们细说。”
孙廉等人闻言赶忙起身。
这时,他们才注意到大殿内跪了一片官员,有些人甚至还被反绑绳索,个个垂头丧气。
大殿门口台阶下更隐约血迹斑斑,一具具覆着白布的尸体刚刚被抬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这……”
杜微心惊肉跳,小声问旁边军机处侍卫:
“发生了何事?”
那侍卫低声道:
“杜大人,这些都是昨夜勾结陛下要对付丞相的逆臣。”
“适才丞相震怒,已杀了数人示警,逼得陛下愿意退位……”
杜微闻言大骇,忍不住瞪大了眼。
其他心腹大臣也纷纷打听,很快明白了个大概,不禁面面相觑,惊叹莫名。
一众杨系官员看向杨仪的目光充满崇敬与佩服,又带着一丝后怕,原来事情险恶至此!
他们身在成都,却全然不知刘禅密谋,若非丞相神机妙算,悄然还师,恐怕此刻殒命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了!
不少人暗暗庆幸自己当初坚定追随杨仪,否则今日就是不同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