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听着朝臣各种回报。
与其说是汇报工作,更多的是在讲述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通常是朱标处理,老朱从不插嘴。
如果朱标哪里没说好,老朱也是散朝后,私下跟朱标讨论,修正好再拟旨下发下去。
以往,老朱对于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过问一遍。
现在再听到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老朱只觉得烦躁。
其实,老朱也比较矛盾。
一方面他觉得现在大明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再去议论谁家的牛歪了脚,哪里因水渠两个村子闹矛盾,某某某地抓住了连续偷盗的惯偷等等,这些事情一点意义都没有。
另一方面老朱又怕不过问这些琐事,让官员自行处理,会养出像胡惟庸独断专权之人。
到时候自己手中的权利,不是又被人给削弱了吗?
所以,老朱怕大家事事都跟他禀报,又怕大家事事不跟他禀报。
是不是非常欠揍?
等朱标把各种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
朱标偷偷看了一眼老朱,才开口道:“陛下在洪武七年提议发行大明宝钞,洪武八年正式成立宝钞提举司,开始发行。”
“到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
朱标望向站在大殿中的朝臣,问道:“各位大人,这大明宝钞在世面上流通如何?可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各位大人不妨说说。”
众人闻言纷纷皱眉。
好端端的,干嘛提糟心的事?
什么大明宝钞,那东西是钱吗?
估计再过几年,跟废纸差不多,拿去擦屁股,大家都觉得铬得慌。
陛下收税,都嫌弃大明宝钞,让地方官员缴纳铜钱银两上来。
还有什么好议论的?
“怎么,都哑巴了?”老朱等了片刻,都不见有人开口,点名道:“杨爱卿,你作为户部尚书,你来说说。”
杨思义心中忍不住哆嗦了一下,硬着头皮站出列:“启禀陛下,大明宝钞……,宝钞……”
尽管现在天气寒冷,杨思义额上不一会儿就冒出一层细汗。
大明宝钞可是陛下一力推行的。
自己若是否定大明宝钞,那就是在否定陛下。
否定陛下……
自己这尚书之位还要不要了?
朱标微笑着点头道:“杨大人,尽管畅所欲言。”
杨思义回头看了一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同僚,又看了一眼太子,把心一横,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百姓都不喜欢用这大明宝钞。”
老朱淡淡的问道:“哦?这是为何?”
“回陛下,大明宝钞极易破损,而破了的宝钞,又花不出去,商贾不要,百姓拿着钱却用不掉。”
“所以,大家宁愿用铜钱,也不想用宝钞。”
最重要的杨思义不敢说出来。
朝廷收税都不要宝钞,不管是商贾,还是百姓,谁人还敢用宝钞啊?
杨思义本以为陛下会龙颜大怒,然后把自己给下狱。
结果陛下只是轻飘飘的来了一句:“那……,杨爱卿,现在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改变?”
杨思义给老朱行了一礼,老老实实的回道:“臣,不知!”
老朱看了一眼朝臣:“你们呢,你们可有什么法子来解决杨尚书说出来的问题?”
朝臣个个低眉垂眼,闷不吭声。
“既然如此……”
老朱对朱标点了点头:“太子,你来说说,怎么解决这事。”
“儿臣遵命!”
朱标站起身来:“其实,在问杨尚书之前,孤跟陛下都对大明宝钞现在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了。”
“百姓对大明宝钞抵触的心理,比杨尚书说得还要严重。”
“别说百姓,就是朝中的官员,宁愿要铜钱也不要宝钞……”
朱标在心中默默回想了一下,自己整理的黄轩说的那些话,道:“所以,这宝钞制度,要改革才行。”
“首先,朝廷要在各个州县成立一个旧钞兑换机构。”
“百姓若是想把手中的旧钞、破损钞票换成新钞,都可以去这个机构兑换。”
“咱就是想让百姓知道,他们手中大明宝钞不是废纸。”
“宝钞用旧了,用坏了,朝廷可以为其换成新的!”
众人听闻,面露不解。
如果朝廷这样做,那损失可就大到没边了!
哪怕朝廷什么都不做,光拿国库里面的税收去补贴,都补不起!
“敢问殿下,这旧钞,破钞兑换是一比一的兑换成新钞吗?”
杨思义把大家心中想问的给问了出来。
朱标摇了摇头:“对于旧钞,核对后可以一比一的兑换新钞,而有破损,断裂的,根据破损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兑换。”
“例如杨尚书手中有面值一贯破损的宝钞想要兑换成新钞,那么机构人员根据规定,可以为杨尚书兑换九百文,八百文,亦或者是五百文的新钞。”
“当然,为了杜绝机构人员勾结某些心有不轨之人拿断成两半的一贯宝钞兑换六百、七百、甚至是原价一贯的宝钞,兑换比例都由朝廷指定,并张贴在机构显眼的位置。”
“户部每月派人核算旧钞新钞兑换情况,清点旧钞,不能遗漏一张!”
“哪里出问题,哪个机构全体人员一并处责!绝不姑息!”
“其次,这机构除了能用旧钞兑换成新钞以外,还可以兑换铜钱、银子等!”
听到这话,朝臣一片哗然。
根本不敢相信太子说的是真的。
“用宝钞兑换铜钱,一百文宝钞可兑换九十文的铜钱,而用一百文铜钱,可兑换一百零五文的宝钞!白银也是如此!”
“最后,朝廷以后只认宝钞,不管是商税,还是农税,都以宝钞结算!”
“朝廷不再收取铜钱跟银两!”
众人听闻,心中一惊,太子这番做法,恐怕又会引起民间不小的动荡。
那铜钱用了都快两千年了。
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不管铜钱叫什么“某某通宝”,但它作为钱,用来交易,一直都没变过。
那些地主老财、世家大族,富商等等,谁人家中没有囤积大量铜钱银子?
太子这番操作下来,不是直接否定了铜钱跟银两吗?
手中的钱财忽然就不是钱了,他们不闹翻天?
朱标看着杨思义:“这事,孤交给户部去办。孤希望在六月时,能看到大明各个州县都有兑换机构的奏折!”
至于什么金本位,银本位,怎么发行大明宝钞才不会引起什么通货膨胀之类的。
朱标不打算跟朝臣说。
跟他们说了,也没用。
自己跟老爹两人搞清楚就行了。
“老臣遵旨!”
杨思义行礼接命,抬起头道:“只是……,殿下,这兑换机构叫什么名字?”
朱标微微一笑:“就叫大明银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