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北山东坡有片林场,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是国营林场,现在已经改成自然保护区了。当时在这里发生了很多灵异事件,现在提起来很多人还津津乐道。
老孙头当时就是林场的伐木工人,有年冬天,老孙头带领十几个伐木工就进了山,伐木工作很顺利,负责后勤的老吴头每天的伙食是变着样的翻新,不是野鸡炖蘑菇,就是烧个野兔子啥的。
伐木工每天晚上回来围着篝火喝酒吃肉,一天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这晚大伙陆陆续续的回到了营地,老孙头却发现少了一个人,这下子可把他惊出了一身冷汗,新来不久的小王不见了。连忙询问其他人:“谁看到小王了?今天谁和他一起干的活?”
听到老孙头的问话,大伙这才意识到小王没回来。老孙头赶紧吩咐大伙儿去找,如果不在午夜之前把人给找回来,这夜里零下几十度会把人给冻死的。
晚上在林子里找人是个非常困难的事,大伙儿举着火把,打着手电,一直找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才在他们白天伐木的地方找到了小王。
这时只见小王以一个奇怪的姿势跪在一棵大树底下,老孙头跑过去伸手摸了摸锅子的心窝,还有温度,人一动不动,身体僵硬。
等众人围过来才发现小王面前这棵大树啊,根部已经被锯断了,但是这棵大树并没有倒下,老孙头瞬间就明白了,这是遇到了传说中的搬不倒了。林场职工都知道,“扳不倒,你没跑“这句谚语很灵,因为你跑的方向就是大树要倒下的方向。不过即便是这样,小王也不至于一动不动在这等着啊,因为冷到一定程度,就算会被大树给砸死的危险,那也比干等着被冻死来的要好。
从小王奇怪的跪姿和脸上诡异的笑容来看,他应该是被啥东西给迷住了,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孙头上前把小王的外衣给脱了下来,然后用树枝扎成了一个人影,把小王的衣服往上一套,用力往外一扔,这说来也邪乎,就在人形树枝扔出去的时候,大树也在此时轰然倒下,不偏不倚正砸在套了锅子衣服的人形树枝上。
老孙头他们这才忙不迭地把小王给背回了营地,找来大夫。好在大伙来的及时,小王只是手脚冻伤,再多待一会儿恐怕谁也就不回来了。
经历了这件事小王心里有了阴影,林场领导就让小王在林场管理器械和囤放木材的场地,就不让他进山了,此后大家慢慢的也就忘了这件事。
大雪封山后,不能伐木了。这天天刚放晴,老孙头到林场打了个照面,说要进山打猎他去,老吴头自然也跟着。就这样,两人随便拿了些干粮和一壶老酒,就从后门上山去了。
两人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翻过两道山梁之后,先是钻到以前的山洞里待了一会儿,吃了些干粮,喝了几口酒,顺便升起一堆篝火,开始检查一下猎枪和子弹。这是猎人养成的习惯,好像是要上战场的士兵一样。
老孙头和老吴头现在已经不是专职的猎人了,因为他俩都是国营厂的正式职工。但猎人的习惯和禁忌还是要遵守的,一是不打黄皮子,具体为啥不打老孙头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二是不打狐狸,那时候的狐狸皮毛并没有现在之前穿在身上还不如绵羊皮暖和,老一辈都这么传下来,所以他俩也是这么遵守。
稍作休整后,两人就开始打猎,顺着雪地上留下的新鲜动物踪迹,很快他们就猎到了几只肥大的野兔,快到傍晚的时候,两人的猎物并没有以前打得多,但打个牙祭是足够了,按理说这傍晚的时候啊,他们就该回去了,猎物虽然不多,可毕竟血腥气还是很浓厚的,非常容易招来大型猛兽,毕竟人类是动了他们的口粮。
老孙头想再打一些,这样大雪封山的日子林场员工的伙食能丰富些,何况这周围的地形很熟悉,就算闭着眼睛也能摸回去。于是就点头同意了。
两人又翻过一个大的山梁之后,老孙头轻车熟路地又找了一个非常暖和的山洞,两人又再次升起篝火,扒了一只肥大的野兔烤在火架上。吃饱喝足之后,老孙头在山洞口又放了一些树枝,并设置了几个机关,然后和老吴头是和衣而眠。
睡到半夜的时候,老孙头被一阵声音给惊醒了,仔细听了听,像是有人在吹笛子,老孙头心想自己这是不是在做梦啊,伸手掐了一下自己还挺疼,忙伸手去推身旁的老屋头,老吴头睡得也很警惕,才这么轻轻的被老孙头一晃就醒了过来。
老孙头伸手示意老吴头仔细听一下,这下老吴头也听清楚了,确实是有人在吹笛子。两人匍匐着来到山洞口,悄悄扒开洞口的树枝。伸长脖子往外这么一瞅,借着积雪的反光,老孙头就看到离洞口大概七八十米远的地方,有两个如同灯泡一样发光的东西,旁边围着一个小圈子,圈子里有个东西在随着笛声载歌载舞。
老孙头感到挺稀奇,心想这方圆百里也没啥人家,咋会有人在这半夜在这跳舞呢?肯定是脏东西。两人又仔细听了听,那笛声非常的悠扬,可是那声音又不太像笛子的声音,比笛声好听多了。
老吴头顺手拿起老猎枪支了起来,准备给他来一下子。老孙头看连忙拦下,情况不明,可不敢贸然开枪。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终于是曲终人散,老吴头想过去看看现场。被老孙头给制止了:“先睡觉,明天再看不迟。“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的时候,两人便来到昨晚的那个场地,只见雪地上留下一圈圈的狐狸脚印,老吴头仔细看了看,大致盘算出昨晚应该有七八只狐狸在这蹦达过。眼尖的老孙头在现场捡到了一个约五寸长的骨质乐器,放在手掌心来看,晶莹剔透,像玉制的一般,于是他就给揣了回去。
这事虽然没给两人带来什么危险,可遇上如此诡异的事情,还是让老孙头他们俩没心思再去寻找猎物了。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两人背上猎物就下山了。
回到林场,老吴头想说这件事来着,结果被老孙头给制止了。“这件事就不要说了,前阵子小王那件事大伙心里都有顾忌,再说出来怕人心不安啊!“老吴头点头赞同,这件事也就瞒了下来。
后来老孙头到了镇子上找到一位收藏古董的人,拿出那个乐器给老人看。那人倒是见多识广。说那乐器叫胡笛,也叫胡月,是狐狸用死人的小腿骨磨成的。不过他可是个宝贝,有缘得到的人会交好运。老孙头听了很高兴,就把这个胡笛一直带在身边,后来倒成了老孙头的传家宝了。
至于小王到底被什么东西给迷住了,是不是老孙头他们遇到的这群狐狸,就不得而知了。老孙头后来说不应该是狐狸,狐狸和他无冤无仇不会平白无故地迷人,也许是之前在林场发生意外的人的冤魂吧。他们也算可怜人,但终究这样找替身并不能解除他们的痛苦和处境,无论人鬼,还是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