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星南威压一收,脸色不好看的说道:“这宫女不能留。”
她知道的太多了。
温润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把他的脑袋都打偏了。
他表情难以置信地回头看向温润。
殿内其他人也震惊的看着温润。
她是怎么敢的?
太上皇会不会杀了她?
温润则情绪淡定地说道:“酒醒了吗?”
楚星南深吸好几口气,才说道:“阿润,你刚刚是手抽筋,我就当没发生过这事,但......”
温润举手还想打。
楚星南眼疾手快地扣住她的手腕。
把她整个人拉进怀里禁锢着。
眼神警告,让她别捣乱。
温润挣扎不脱,看着他说道:“我最讨厌是非不分,没担当的男人。
我曾经在男人身上吃过的亏够多了,我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国皇后被人这般欺负。
楚星南,你做你忧国忧民的太上皇,我嫁给你,自认帮你扛起一份责任,你是要让我这做太上皇后的第一天,就要视而不见这种事吗?
这是皇家丑闻,你该处置的是做错事的人,而不是想着堵住受害人的口。
你这样的做法,恕我不敢苟同。
如果你执意这么做,我们一拍两散,明日你就下道旨意把我废了,我带着孩子离开。”
“阿润,你别逼我。我坐在这个位置,也是无奈。”
“是谁在逼你,你最清楚。我理解你的无奈,所以才劝你快刀斩乱麻。”
楚星南看向温润。
良久后。
他重重叹息一声。
开口道:“来人,送太上皇后上楼休息。”
又看向跪在一起的主仆二人道:“你们跟我走。”
地上的戚后看向温润,眼神哀求。
太上皇什么都不说,就让她们跟着他走。
他要是秘密解决了他主仆二人,轻而易举。
唯一能让太上皇顾忌一二地,或许就是温润了。
温润明白戚后担心什么,开口对楚星南说道:“我和你们一起去。”
楚星南满脸黑气的说道:“你再为她们说话,我就不管今晚这事了。”
温润知道他在给自己台阶。
想了想搂着他的腰身撒娇道:“那留她们二人在这,你自己去教训自家不肖子孙,这也算是给文帝面子了。这两小姑娘都吓坏了,她们就不跟你去吧?”
楚星南:“......”
他哭笑不得,这女人,只有在用得到自己的时候,才会对自己温言软语。
用不到自己的时候,她恨不得他原地消失。
这女人经历的事多了,再没以前那么好骗。
但也就是这样的温润,让他欲罢不能。
捏着她的小鼻子道:“也只有你敢这样使唤我,回房去,别冻着,等我回来,好好收拾你。”
温润听他这么说,立马星星眼地捧着笑脸夸道:“哎呀呀!这个男人,他怎么能那么威武霸气,我好爱啊!”
楚星南那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住。
“惯会哄人,懒得理你。”
说完转身离开。
温润还在后面喊道:“连背影都是那么迷人,那矫健的身姿,那从容的步伐,那飘逸的发丝,我都好爱,等你回来哦!”
楚星南背对温润,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背对她挥手,好似在说,他去去就回。
戚央看着温润和太上皇的互动。
心里松一口气的同时,莫名有些羡慕。
她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这么个和她心意相通。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呢?
刚刚温润给太上皇那一巴掌,她是真替温润捏一把汗。
而太上皇不仅没发火,还主动替温润开脱。
真的好磕啊!
温润转头,看向戚央和连翘。
开口道:“人都走了,怎么还不起来?”
戚央哦哦的应着,被连翘扶了起来。
温润对环儿说道:“去楼上找件我的衣服给戚后换上。”
环儿应是。
转身出去。
她坐在主位,看着戚央道:“我身形比你高一些,你穿我的衣服可能会太大了。”
戚央拢了拢头发,尴尬地说道:“有件衣服穿就不错了,今晚要不是太上皇后您和太上皇,我可能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那语气,是劫后余生的心有余悸。
温润眨巴着眼睛,不赞同地说道:“你又没什么损失,干嘛动不动就把死挂在嘴边?”
戚央看向温润,眼里浮现一抹羡慕。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女儿的不易。
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便身不由己。
从小长辈就教育我们几个姊妹,说我们想尽家族给予你们的荣华,在外行走交际,一言一行都要合乎世家大族的颜面,不能给记住蒙羞。
特别是我被选为文帝皇后进宫之后,他们说,家族兴衰全系于我一人身上的那种压力。”
戚央说到这里顿了一会儿,她想到了自己还在闺阁之中,一起和姊妹被教养嬷嬷带着,学习琴棋书画、女红茶艺。
那时年轻,不知道愁滋味。
如今想想,那竟然是她一生中,最轻松的一段时间。
“及笄之后,我被太上皇聘为文帝的皇后,沦为家族的联姻棋子。
一入宫门深似海,我从垂髻女童,成了一国之母。
那种心理转变,是要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瞬间长大。”
温润听到这里这里,眼眸中也蒙上一层同情。
看似跳脱的戚央,她也只是把自己的心酸和无奈藏起。
其实日子过得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进宫后,知道文帝忌惮戚家,连带着也不喜欢我,我知道他不喜欢我,其实内心反而是欢喜的。
进宫前,我也曾让人帮忙打听过文帝的过往。知道他有个强势的母妃,知道他那方面......知道这些,我其实更加放心。
后来进宫后,太上皇答应戚家,把凤印给我,让我掌管后宫一块大小事务。
我知道他只是看在戚家的面子上,但也很感激他,给了我极大的方便。”
特别是他还帮忙,让文帝那强势的母后迁去别宫静养。
无事也不让文帝和他母后见面。
这算是极大的优待了。
所以戚后也识趣,处处配合太上皇,与他方便。
因为她清楚,与他方便,就是方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