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司延将手中研究了大半夜的情报扔在桌案上,呼吸起伏,烛火映照着他轮廓分明的脸,明明暗暗的光影里,是快要克制不住的愠怒。
怀孕?
他要问问,他们压根没圆房,她是如何怀孕的。
然而一刻钟后,曲休匆匆迈入屋内,急声禀告:“侯爷,有官兵闯入!”
齐司延霎时从上头的情绪中抽离,果断将手中的情报伸向桌案上的烛火燃尽,随后戴上面具,只露出一双沉静的墨眸。
终于来了。
今夜,要有进展了。
汴京,定宁侯府。
“有孕”的江元音睡了个好觉,次日醒来,刚洗漱完用了早餐,院里便来人了。
邓嬷领着一个郎中过来。
江元音认得这个郎中,她之前泡了齐司延的药浴池,中毒不舒服时,陆氏便唤这个郎中来给她看诊过。
一看便是陆氏的人。
邓嬷道:“叔祖母忧心夫人的身体,一夜没睡好,一大早命老奴去请了张郎中,张郎中在保胎方面颇有心得,让张郎中再给夫人号号脉吧。”
江元音心道陆氏真是个多疑的,估摸着仍没接受她怀孕了这件事。
不过昨日大厅给她号脉确诊的郎中,的确是她和秦氏两人安排的。
那郎中所言所行,亦是她安排的。
陆氏多疑,她亦谨慎,这假孕的药她一日没停。
江元音很是配合地伸手,结果自然和昨日一般。
张郎中号完脉,第一反应便是侧头看向邓嬷,“侯夫人的确有了身孕,只是脉象不稳,需费心安胎。”
邓嬷肉眼可见的不悦,意有所指道:“那你给夫人开几贴安胎的方子,夫人肚中的可是侯爷的嫡长子,万不能有差池。”
她只差没明说,快给江元音开副堕胎药了。
江元音眨眨眼,有些为难道:“二叔母对我这般关心,我受宠若惊,只是我害喜严重,昨日郎中开的安胎药,一口没能咽下去,只怕张郎中开了药也是如此。”
总之她一言不合便吐,陆氏给她的东西,她是一口不吃。
“那如何行?为了腹中胎儿,夫人硬着头皮也该把药喝了才是,夫人不喝安胎药,难道侯爷允许?”邓嬷说着环视了下屋内,又问道:“侯爷呢?夫人有喜,侯爷当高兴陪着才是。”
按照侯爷先前展露的,疼宠江氏的程度,那还不得寸步不离地守着?
江元音知道她心中在想什么,故意一脸幸福洋溢的笑,回道:“侯爷的确高兴,一大早便去了书房,说是要为孩子取名,我说还早呢,是男是女都还不知,可侯爷兴高采烈地,拦也拦不住。”
邓嬷不爽黑脸。
这些话,她若是转述给她家夫人听,她家夫人真会给气病!
江氏就是故意炫耀吧?!
邓嬷不想再看江元音刺眼的笑容,还是让张郎中去开药,嘱咐江元音不可浪费陆氏的心意,便动身回去复命了。
江元音是不惧怕陆氏的任何手段的。
一来陆氏忌惮齐司延,明面上是不敢做得太过分的。
二来她压根没怀孕,便是误食了什么,对她身子造不成什么实际的伤害。
邓嬷离开后,雪燕小声询问道:“夫人,明日侯爷回来,知道您假孕,会不会生气啊?”
“不会,”江元音笃定道:“他亦不想要齐维航这个便宜儿子,自会认同理解我这权宜之计。”
明日,她好好同他说道说道便是。
他终于要回来了,也不知腿脚好些了没有。
然而第二天,江元音没等到齐司延回府,只等来了邓嬷。
这回邓嬷又领了个郎中过来。
过程和昨日一般无二,结果更没两样。
邓嬷再次灰扑扑地离开。
接下来连着三日,邓嬷天天带不同的郎中过来给她看诊,仿佛不诊断出她没有身孕,便不会死心罢休。
江元音不怕应对这些,但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齐司延离府十三日了,迟迟未归,难道有什么意外?
她有些不安,立马书信一封,命清秋送到云鹤观去。
一来一回近两个时辰。
江元音来不及等她禀告,便开口问道:“见到侯爷了?侯爷可还好?”
清秋摇头,“没见到侯爷,门口的小师傅收了我的信,说是会转交给侯爷。”
“然后呢?侯爷看了信可回了话,有口信让你转述给我吗?”
清秋仍旧摇头,“小师傅说,元奚真人闭关给侯爷治疗,暂时见不到侯爷,但请夫人放心,侯爷无恙,待结束治疗,便会回府。”
江元音闻言心稍安。
他离府前,她日日给他熬药,给他养身体,他身子已经有了好转。
而元奚真人更是高人,既是闭关给他治疗,应当不会出什么意外,想来是虚惊一场。
这治疗了近半个月,指不定他的双腿真能好起来。
另一边,静怡轩。
陆氏满脸暴躁,已然在发怒爆发的边缘。
屋子里的丫鬟低头缩在角落,生怕无辜遭殃,成了出气筒。
陆氏依旧接受不了江元音怀孕了的事实,哪怕四个郎中号脉后,都说是喜脉。
齐司延那个病秧子废人,是怎么让江氏怀孕的?!
江氏这个贱蹄子,真是心机深沉,从嫁入侯府那日便一直在演戏!
在她面前装得恭顺无害,实则阳奉阴违,嘴上应承的事,一件没做,她送过去的避子汤,江氏定是一碗没喝!
这四日换了郎中给她开药,她借口害喜,亦是一口不喝。
她是上了她的当!
“夫人,老奴觉得有一事甚为奇怪,”邓嬷走上前去,“老奴连着去了青松院四日,竟没见着侯爷一回。”
陆氏嗅到不寻常的气息,蹙眉问:“你这话是何意?”
“若按照侯爷对江氏疼爱的程度,江氏有喜又脉像不稳,侯爷当陪在她左右才是,怎会人影都不见?”
“你是说齐司延不在侯府?”陆氏下意识否认,“那不可能,他那身子还能出府?”
“总归是有些蹊跷,夫人不如去确认一番?”
陆氏沉思。
她是不信齐司延会出府,但按邓嬷所言,的确很怪异。
要么是他身子愈发糟糕,要么是他已厌了江氏。
思及此,陆氏情绪好转,自软榻起身,不怀好意地笑,“走,去青松院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