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义一在国际的舆论以及在国联的压迫下向日军下达撤军命令后,在他看来他是有权力决定是进军还是撤军的,日军的日本在济南大败亏输,已经完全没有继续下去的理由,在田中义一的心里面及时止损方为上策,然而,仅仅过了一天,田中义一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在内阁的田中义一明显感受了不对劲的气氛,日军参谋本部还正在秘密集结部队,那开往华夏的 19 师团 38 旅团、第三师团、第 5 旅团等,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进军的步伐,当得知参谋本部还要在鲁省继续开战,田中义一的脸色瞬间变得愤怒起来,他拍案而起,对着前来汇报的官员愤怒地咆哮道:“八嘎!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当天,田中内阁便向军部发出了严厉的质询,要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可参谋本部的回应却如同利刃一般,直直地刺进了田中义一的胸膛。他们以田中内阁无权下令为由,公然拒绝执行撤军命令。
田中义一听到这个答复后,气得浑身颤抖,一口鲜血差点喷出。他召集了内阁成员毫不顾忌的对着参谋本部大骂道:“参谋本部的一群八嘎,他们这群脑残战争狂,完全不顾及大日本帝国的外交形象,也不考虑政治影响,只知道一味地滥用武力。”
在田中义一看来,这些参谋本部的人就像是一群没有理智的莽夫,只知道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却丝毫不懂军事应该是为外交和政治服务的道理。日本如今在国际上已经声名狼藉,自从《田中奏折》曝光后,华夏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抗日浪潮,民众的抗日情绪高涨,对日本的仇恨日益加深。
而日本的主要目标本应是东三省,那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土地,而不是鲁省这个目前局势复杂的地区。在鲁省贸然动武,不仅会遭到华夏军队的顽强抵抗,还会进一步恶化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引发更多国家的反感和华夏对日军的警惕,实在是一桩得不偿失的亏本买卖。
田中义一瘫坐在椅子上,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他深知,如今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参谋本部的这些人根本不把内阁的命令放在眼里。他试图控制局势、避免更大的冲突,可在这些狂热的战争分子面前,他的努力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如今的日本分为了几大派别以陆相杉山元、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等为首,他们主张,基于华国国内 “反日” 活动增多等理由,坚持必须 “对华一击”。他们认为只要将少数兵力投入战场,就能迅速获得重大胜利,他们认为只要他们快速的达成既定事实,那么不会招致美、英、苏等国干涉,他们一直试图通过武力迅速征服中国,在七七事变后,“扩大派” 占了上风,掌握了侵华战争的主导权。
有了扩大派自然有了反扩大派,反扩大派代表人物是以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为代表,当然1928年的石原莞尔还是陆军中佐,经河本大作推荐,1928年10 月 10 日,石原莞尔才调任关东军参谋,10 月 5 日,石原莞尔才升任关东军作战课课长,后期是策划918的元凶之一。
石原莞尔主张的核心思想是 “世界最终战论”,他认为日、美终须决战,在此之前,日本要全力建设 “满洲国”,充实国力,全力对付苏联。对中国奉行所谓 “日支亲善”,让中国成为 “东亚联盟” 中的一员。七七事变后,石原莞尔反对扩大战争,建议日军 “撤至山海关”,认为对华战争必将是长期战争,会持久地消耗国力。
此外,日军内部还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团和势力范围,如陆军部及其特务机构、海军的经理部以及大使馆上海事务所等系统,各派势力因利益不断冲,。同时,在陆军中还有皇道派和统制派之分,但这主要是在日本国内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派别划分,在侵华战争中,两派在侵略中国这一根本立场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策略和手段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皇道派主张扩大侵华,打倒国民政府;统制派是 “反扩大派”,只要求中国承认 “满洲国”,即可 “共谋亲善”。
所以田中义一虽然是扩大派的一员但是他是一个扩大派的另类,虽然在对华侵略保持一致,但是田中还是有脑子的,所以田中内阁彻底的在没有脑子的参谋本部那里失去了威望,沦为了光棍内阁,在1928 年 6 月 4 日,老帅的专列在皇姑屯被炸后,虽然这一事件是由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策划实施的,但日本政府试图掩盖真相。
迫于调查与压力和该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华国民众的强烈愤慨,日本国内也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野党也借此对田中义一内阁进行猛烈抨击,要求彻查事件真相。
田中义一由于最初向天皇保证会彻查事件,但由于日本陆军内部的庇护和复杂的政治利益关系,调查未能深入进行,真相未能完全公开。这使得天皇对田中义一感到不满,1929 年 7 月 2 日,田中义一内阁被迫总辞职,田中义一下台。表面看是田中义一被迫的实际上是田中i内阁不能给日军提供帮助,被皇道派赶了下来,从此日军在法西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南京政府的外交照会如同一枚重磅炸弹,掷向日本政府。此时的日本国内,局势错综复杂,田中内阁虽名义上掌控着政权,却在军部的强大压力下,已然沦为了一个徒有其表的傀儡。
当这份措辞严厉的照会送达日本外务省,官员们面面相觑,急急忙忙将消息传递给田中义一。田中义一看着照会内容,眉头紧锁,心中满是苦涩与无奈。他深知,南京政府要求对日军不听从撤军命令、继续在山东挑衅的行为做出解释,可他又如何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在外交上,田中内阁不得不硬着头皮打起太极,外务省绞尽脑汁,用华丽而空洞的辞藻撰写回复,试图模糊焦点,掩盖日本军队的侵略行径,田中内阁声称日军的行动是 “个别部队的误判和过激行为”,强调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两国和平友好关系,将努力协调解决问题,却对日军继续进军的事实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