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带着信件,小心避开宫里的护卫,悄悄翻进乐宜公主的屋里,静静点了根迷香,等了会,她轻轻打开一个不起眼的箱子,将书信塞了一半进去。
紧接着,她用同样的法子,将另一半书信放进万嬷嬷的屋里,悄悄回到了翠竹轩。
焦急等着的春雨她们,静静坐在屋里,烛火都不敢点。
听见窗户轻轻响了下,几人赶紧围过去低声道,“你回来了?”
姜月微微点头,也不多说,几个丫鬟赶紧睡下休息。
第二日天刚亮,徐昭昭就开始大声喊冤,“说什么通敌叛国的信件,我屋里什么都没搜出来,凭什么把我关在这里?”
见无人理会,她继续卖力的嚷道,“既然有所怀疑,那没道理就搜我一人的,万一是有人要污蔑我呢?要搜就全都搜一下!”
这么大的事,皇帝当然也知道了,徐昭昭一大早嚷了半天的话,也传了皇帝耳朵,他觉得有道理,“让慎刑司的人,把万嬷嬷等人的屋子都搜搜!”
当真的在万嬷嬷的房里搜出信件,皇帝气愤非常!“给我把这污蔑人的老妇关起来!好好审问!继续给我搜!朕要看看,有多少吃里扒外的东西!还有,快把徐女官放了!”
发生这么多事,皇帝也不傻,这分明有人一直在针对徐昭昭。
万嬷嬷被抓走在宫里也是大事,小宫人们私下都议论了几日,乐宜公主那的信件,是一宫女开箱拿东西发现的,忽然见那夺命的信件就在眼前,吓的大叫。
连滚带爬往外跑,这一闹腾也遮掩不住,被皇帝知道了,气的捂着心口半天缓不过来,下令将乐宜公主也关进了慎刑司。
“皇上啊!您可得保重身体!”秦公公急的打转,请了夏花太医前来看诊。
李太医今日告病在家,还好夏花太医的医术也非常高。
夏花当然知道大小姐被关押了,现在事情的发展她高兴都来不及,给皇帝看诊倒也用心,毕竟还得等着圣上发落这些坑害大小姐的人!
徐昭昭在宫里努力,王丽甜在宫外使坏,“你们拿着这些银子,找各大茶馆的说书人,让他们将徐昭昭与金国勾连,通敌叛国的事情全部散布出去!”
她就不信了,闹的满城风雨徐云山还想保这嫡女不成?那也要看他保不保的住!
徐昭昭回到翠竹轩,就受到了几个丫鬟各种嘘寒问暖的热切问候,她脸上笑着,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想自己重生回来,好像一直让她们几人担惊受怕,“我没事,这次真是多亏姜月。”
姜月微微一笑,“这是奴婢应该做的。”主子让她保护好徐大小姐,她无论如何也得护好对方。
“我让你办的另一件事,如果太难就算了。”春雨她们不知何事,但也不多问,而是忙着给她们的大小姐准备去晦气的柚子水。
“大小姐放心,虽有些难度,但殿下留在宫里的暗卫也够了。”
听姜月这样说,徐昭昭放心不少,配合着春雨秋茶和夏花闹腾,什么去晦气沐浴,跳火盆去衰,她全都乖乖照做。
夏花待一切落定,悄悄和徐昭昭说道,“我怀疑,有人一直在给皇帝用慢性毒药。”
她听了并不奇怪,记得上一世皇帝也不是长寿之相,才有了后面锦王、睿王之争。
想着这一世皇帝待她不错,于是问道,“此毒能解吗?”
“可以是可以,但需要时间长,药材也贵重,这事也不知能否告知皇上。”
动一发则动全身,这宫里实在水深,夏花有这样的顾虑太正常,就算是皇帝也比不上自家大小姐。
万一被人知道她可以救皇帝,大小姐会不会更加被连累?
“别担心,我现在债多不愁,这天下还是皇上的,别怕。”
夏花听了点点头,她也知道皇上是位明君,对大小姐也颇为照顾,不然谁会管个小女官说了什么?
“还好,皇上是信任大小姐的!”
徐昭昭听了这话低头笑了下,她知道皇帝哪里是多信任她,不过是对谢锦宣的喜爱,她算是沾光了。
天刚亮,宫里就传遍了万嬷嬷的死讯,毕竟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红人,这事儿一出,也多了不少闲话,猜测这通敌叛国的信件,是不是和皇后也有些关系。
但大家只敢私下议论,并不敢摆在面儿上说,随着万嬷嬷死讯一同来的,还有个消息,勉强算是件喜事,那就是皇帝下旨,让乐宜公主去宁国和亲,那可是个边陲小国,物资匮乏的紧。
“大小姐,事儿都办妥了。”
徐昭昭看了眼姜月点点头,谢锦宣这些暗卫是真厉害,万嬷嬷根本没死,她问夏花要了假死药,让姜月带着暗卫给万嬷嬷吃了,把人偷偷运出宫里,这会被关在她京城的小院里。
想来这慎刑司应该也有谢锦宣的人,不然不会这么顺利。
“你好好休息,小院多派些人手看着,低调点。”姜月领命下去。
徐昭昭有多舒心,元皇后就有多焦心,她唯一的孩子乐宜公主,竟是要去宁国那种边陲和亲,她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皇上!乐宜是我唯一的孩子。我生子不易,能否重新斟酌此事?乐宜她贵为一国公主,怎可能和金国勾连?这与她能有什么好处?万嬷嬷死的也蹊跷,定是她勾结了金国,事情败露就想栽赃给乐宜!让我们大逸朝内乱!求求皇上,让乐宜去皇庙静心一年,为我大逸祈福,可好?”元皇后跪地不起,紧紧拽着皇帝的衣袍,管不得自己的仪态是否得体。
皇帝子嗣本就不多,乐宜公主是他唯一成年的公主。对这个女儿他也非常喜欢,想到此,皇帝深深叹气。
恐怕也是他和皇后的宠爱,让她越来越骄纵,胆大妄为。
宫里发生这么大的事,遮都遮不住,言官知道后整日上朝跪地不起,说乐宜公主这事不可轻饶,必须严惩,要给广大官员和百姓做表率,坚持让公主去和亲。
这里也有徐昭昭的功劳,她没少让人在民间宣扬乐宜公主勾连金国,还要污蔑侯府嫡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