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十里八村能抓能捞的鱼虾田螺,也都差不多了,而且我看到隔壁村有人也在收,应该是看到我赚到钱了,他们有样学样。所以,我只能另想办法搞钱。”
林江呢喃着。
“林江,你就先歇着吧,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没事。家里有爸妈照顾你,他们厂子放假了,可以在咱家多呆几天,我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多赚一点是一点!”
林江其实有了主意。
水产捕捞的差不多,那就上山!
清河村依山傍水的,大山里的山货可不少呢。
于是一大清早,林江就带着林强,还有小柔,一起朝着村子后面的深山进发。
他准备好了铁锹,铁铲,镰刀之类的工具,
还准备了水,干粮,以及弟弟妹妹爱吃的水果糖,并且特意给强子带了一串鞭炮。
“哥,我们进山干啥呀?砍柴嘛?”
“跟着大哥走,能放鞭炮,有糖吃,多好玩呀!”
林强还在疑惑呢,背着竹篓的林柔一脸欢笑,蹦蹦跳跳的跟在身后。
没有什么事情是比跟着哥哥们一起玩耍,更开心的了。
“家里的柴够用了,明天我再去买些蜂窝煤回来。你们呀,就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的跟着我,到时候就知道要干啥了!”
“对了强子,你放鞭炮的时候注意点,别炸着自己,别把山烧了。”
林江笑着提醒。
林强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孩子,玩性大,把一串的鞭炮拆开了,一颗颗放在衣兜里,时不时的拿出来一颗,点燃了丢出去。
啪的声音,顿时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
他玩得不亦乐乎。
林江一脸轻松。
进山寻找山货的活儿,他自己也能干,带着两个小帮手,更多的是图个热闹,增进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不多时,林江采摘了一些山货,于是开始给两人安排任务了。
首先是辨认,得让他俩知道,哪些是能采摘的。
“这些蘑菇是可以吃的,记住样子和颜色,你们见到了就采摘下来,还有,这是野山笋,这是野山药……这几种是药材,这是黄芪,这是天麻,这是枸杞子……看到了也给采摘出来。”
“对了,还有像这种的,绿色小叶片,颜色比这个更深一些,叶片稍微扁长一些的,有可能就是人参叶子,能挖出人参的,如果看到了一定要赶紧告诉我!”
林江又摘了几片叶子,形容了一番。
“都看清楚,听清楚了吧?”
“大哥,你让咱们一下子记住这么多,哪可能啊!”
“是啊大哥,太多了记不住,给我们点时间。”
“行,你俩先到处看一看,强子你把小柔带着点,你俩别跑太远,注意安全!”
林江叮嘱一番,就自己先行动起来,做出表率。
“这些山货,拿去城里也能卖不少钱呢!就算暂时不卖,放进空间里,养殖一段时间,不知道能有啥样的效果,很期待呀!”
林江暗道。
这年头山里的山货很多,找起来并不难,只是能认识它们的人很少,尤其是哪些具备经济价值,可是一门学门呢。
林江在前世倒腾过山货,而且还干过中药材生意,对此门清!
三个人兵分两路,在这片大山里,忙碌开了。
不大一会儿,林江就挖到了不少山货,背着的竹篓装满了,他迅速将山货放进空间,这样又能腾出竹篓,继续采摘装起来。
不远处,弟弟妹妹也在忙着,他们刚开始采摘,辨认起来就得花不少功夫,所以进度很慢。
一直到了中午,日头最烈的时候,林江把强子和小柔叫在一起,在野地里吃起了午饭。
“大哥,忙活一上午,也没弄到多少。”
“没事。”
“山里的野蘑菇真是多啊,可有好多是有毒的,辨认起来有点费劲。倒是什么黄芪,天麻,枸杞子,我摘到了一些。”
“嗯,很棒了!先吃饭,下午继续!”
林江笑着摸摸强子和小柔的脑袋。
干粮是馒头,还有一些新鲜的肉菜,前几天刚杀的猪,大部分熏成腊肉了,这也是当地的习俗,留了小部分,一家人每天吃点,进山之前林江就炒了一些,色香味俱全。
馒头和肉菜,放在保温的铝皮盒子里,一打开香飘四溢!
“真香啊!”
“好吃!嗯,真好吃!”
“你俩多吃点!”
兄妹三人吃完饭,继续采摘山货。
“大哥!”
忽然,在一处遍布灌木丛的山坡上,林柔大喊一声。
“怎么了?”
林江赶忙跑过去,还以为林柔碰到毒虫或者被荆棘之类的伤到,结果一看,是林柔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植物。
“哥你看,这是不是你说的,人参叶子?”
林柔一脸兴奋。
“我看看!”
林江立刻蹲下来,仔细辨认。
“还真是!”
“那太好了!”
“小柔,你可真是一员福将呀!”
林江高兴的揉揉林柔的脑袋。
很快,林江拿着铲子,小心翼翼的把这几株人参苗子,挖了出来,尽可能的保证根须完整。
“一二三四……一共五株苗子,走大运了!”
……
一直到太阳下山,林江带着弟弟妹妹,从大山走出来,回到家里。
“强子,小柔,快过来洗洗手,洗把脸,准备吃饭了!”
白雪在门口看到俩孩子,又看到走在后面的林江,知道他们进山去了,在家里一直担心着呢,这年头深山老林里面,地形复杂,荆棘遍布,而且有野兽出没。
“林江,快进屋洗一洗吧。”
“没事,我把东西收拾一下。”
林江从弟弟妹妹的身上,把竹篓拿过来,然后钻进旁边堆放杂物的棚屋。
今天的收获不错。
各类蘑菇、还有野山笋,野山药,以及各类中药材,满满的几大竹篓。
最珍贵的,当然是那五株人参。
蘑菇和野山笋野山药这些山货,放入空间,种植起来。
天麻黄芪枸杞子这些中药材,尤其是人参,经济价值极高,林江更不会错过,更要放进空间里好好养着。
到了晚上,零零散散来了些村民,提着桶来找林江卖鱼虾田螺。
“还收嘛?”
“收,都收!”
林江忙着给村民们称重,算钱。
能收购的水产,一天比一天少了,尤其是今天,鱼虾田螺,加起来不到两百斤。
收完之后,林江依旧是放进空间池塘里养着。
这就是他的优势。
别人收一百斤,那就是一百斤,可他不同,放进空间池塘养一晚上,能翻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