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急。”
林江冲着大家笑了笑,然后走到谢铁军身边,搭着后者的肩膀,来到一旁。
“铁军哥,你得帮我弄两台你们厂子的挖机过来。”
“啊?这不厂子都放假了,开挖机的师傅回家过年,你说这大年三十的,咋弄啊?”
谢铁军一脸难色。
林江笑着掏出几张票子,偷偷塞到谢铁军的手里。
“江子,这样好吗?无功不受禄啊,我哪能要你的钱……”
“哎呀铁军哥,你就收着吧,买烟抽买酒喝。”
林江笑道。
“嗯,你等我信,我这就去厂子找人,对了,你要挖机干啥啊?”
谢铁军立刻改了口。
“哎呀,是这么个事儿,我门口的堰塘,这前两天不是抓了鱼虾,把水放干了嘛,结果里面全是淤泥,我想着把塘里清理清理,顺便挖深一些。你找两个师傅过来,开两台挖机,最多两三个小时就搞定了。”
“明年好养鱼是吧?行,这事儿包我身上,我这就过去!”
谢铁军美滋滋的走了。
花钱好办事。
而且也就十几块钱的事儿,再加上林江家门口的堰塘很小,一台挖机其实都足够。
谢铁军当然觉得,这可是一门好差事。
他当副厂长,死工资一个月也才几十块,要不是家里有门路,从厂子里倒腾一些砖瓦出去,偷摸的搞一些灰色收入,他哪能在镇上起楼房?
家里装修,家电,那可都不是小钱儿呀!
“林江,你跟铁军哥聊啥呢,是不是想着跟他混,进砖瓦厂谋个职位?听说他们砖瓦厂的效益不咋滴,你呀,还不如就继续倒腾水产山货呢!”
“你刚才给谢铁军钱了?你小子挺会来事儿啊,他们砖瓦厂旁边有个老大的堰塘了,是厂子承包了的,几个月前我看到他们放了不少鱼苗进去,是不是想着从那里收鱼啊?”
几个人凑过来,笑着询问林江。
“我不找他们收鱼,也没想着进厂,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林江卖了个关子。
不多时,两台挖机,顺着村里的泥巴路开了过来。
其中一台挖机上面,驾驶室里面坐着的,正是谢铁军。
另外一台挖机,是谢铁军找来的师傅,也是砖瓦厂的工人。
砖瓦厂的规模不算大,也就百来号人,大部分都是做砖瓦的工人,再就是开挖土机和推土机的师傅,以及货车师傅,作为副厂长,谢铁军主要负责厂子里的设备。
所以对他来说,调几台挖机,找几个师傅过来,当然不在话下。
哪怕是年三十,住在附近的挖机师傅,被谢铁军找到之后,把事情一说,再加上谢铁军给师傅塞了钱,人家当然挺乐意过来接点私活。
“老刘,就是这里!”
谢铁军把挖机停好,从驾驶室下来,朝着后面的师傅老刘喊了一声。
轰隆隆的挖机开过来,引得村子里不少孩子们的注意,他们笑着闹着,跟在两台挖机后面。
“林江,挖机和师傅,我都给你找来了,咱们现在就开干。”
谢铁军冲着林江笑道。
“嗯!”
林江点点头。
这会儿,强子和小柔,还有谢飞,也都跟那些孩子们一样,围拢了过来,站在堰塘的堤坝上看热闹。
两台挖机顺着堤坝,开到了已经干了水的堰塘边上,找好了位置,就开始挖起来。
一铲子一铲子的淤泥,被挖机的挖斗,顺着堰塘底部挖出来,逐渐的露出了老黄土。
两台挖机一起干活,对付这么一个小堰塘,挖淤泥的进展速度很快。
也就一个小时的工夫,堰塘的淤泥全都挖出来了,一整面的堰塘底部,都露出了老黄土。
谢铁军熄了火,刚准备从挖机驾驶室里面下来。
“铁军哥,再挖一挖,往下面挖深大概两三米吧,就这个位置。辛苦!”
林江冲着谢铁军笑道,而且还特意比划了堰塘东南角的位置,让谢铁军继续挖。
谢铁军皱了皱眉,不解道:“你挖这么深干啥呀,现在这堰塘的深度,已经很适合你养鱼了呀,太深了你以后排水捞鱼,可得费工夫了。”
“没事,你就继续挖吧。”
林江笑着摆摆手。
“行!”
谢铁军没继续问,人家林江给了好处的,而且出手阔绰大方,他当然也不能马虎,再说了,就这么一小块地方,往下面挖深两三米,并不太费事。
于是,谢铁军继续操控挖机,在林江指定的位置,一铲斗一铲斗的挖下去。
老黄土被挖出来,里面有一些乳白色的老泥,本地方言叫做猫儿泥,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的泥土,很有粘性,非常适合捏泥人,甚至比市面上卖的什么橡皮泥还要好。
那些被挖出来的泥土堆在堤坝旁边,孩子们欢蹦乱跳的跑过去,找猫儿泥玩。
一些看热闹的村民们,完全不理解,为啥林江要这么干。
清河村这地方,属于鱼米之乡,很多农户都有各自的小堰塘,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养养鱼,洗洗衣服,甚至用作取水的水源,都用的上。
清理堰塘的淤泥这种活儿,大家也都是趁着农闲的时候,自己就干了。
哪有请来两台挖机,而且还要把堰塘挖这么深的?
“行行行!差不多了!”
眼看着谢铁军操控挖机,把自己想要挖的位置,挖的深度差不多了,林江赶紧喊停。
“辛苦!”
看着谢铁军从挖机上面下来,林江笑着过去递烟。
“行啊林江,你这是下了本,把自家堰塘拾掇的规规整整,而且深度这么深,虽然费事一些,但是能多养一些鱼。”
谢铁军抽着烟,笑眯眯的说道。
“大家伙儿都散了吧!”
林江冲着看热闹的村民们笑着摆摆手。
等到谢铁军和挖机师傅,把挖机顺着堰塘边上开上来,然后开走,大家也都散了。
不一会儿,林江从屋子里走出来,肩上扛着一把锄头。
四下无人,他来到堰塘里,跳进了最深的那个土坑,开始用锄头不停的挖呀挖。
“就是这里!我记得就是这里!”
林江的心,砰砰跳的可快了。
凭着前世的记忆,他知道自家堰塘后来发生了什么。
考古队在清河村一带,发现了前朝某个重臣的古墓遗迹,从中发掘出了一些文物。
一时之间,清河村这一片兴起了一股挖掘古董宝贝的狂热浪潮。
哪怕政府严管,却也架不住老百姓在自家门前门后,疯狂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