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芬楼.
楼内静谧清幽,没了往日的热闹。
此刻,曲骕正伏案于桌前,翻阅着古籍书本,试图取巧地找到传说中的武功秘籍。
手指轻轻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点头,沉浸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突然,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东家,太医令沈大人来了。”小厮匆匆走来,躬身禀报。
闻言,曲骕微微一愣,随即放下手中的杂书起身相迎。
沈南璆穿着一身青衫大步而来,脚步匆匆却失沉稳重,只是眉宇间透着几分疲惫,似是多日未曾好好休息了,眼中的灼灼光芒却仍在,这是对医道的执着。
“太医令大驾光临,骕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曲骕客气着抬手一礼,态度谦逊。
沈南璆摆了摆手,神情急切地说道:“教坊使不必多礼,老夫此番前来是想请教关于牛痘之事。”
“实不相瞒,近日我们用食用牛睾的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仍有不少病患未能治愈,教坊使对此颇有研究,还望不吝赐教。”
曲骕一听面露难色,连忙道:“太医令谬赞了,在下不过是略知皮毛而已,我其实并不懂什么医术啦。”
沈南璆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教坊使过谦了,医者仁心,但凡有一线希望,我等都应竭尽全力,此术既然是教坊使所提,想必定有独到的见解,若能详述一二,或许便可造福苍生呀!”
曲骕见他言辞恳切,不禁也为之动容:“既如此,下官愿将所知倾囊相告,据我所知,牛痘有个接种之法,当取牛皋脓液适量,以银针刺入人体皮下……”
两人长谈许久,沈南璆听的很认真,生怕错过曲骕说的任何一个关键细节,提笔用嘴润湿,将一些要点详细记录下来。
“先生所言,令我茅塞顿开。”
沈南璆合上笔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拱手一礼说道:“事不宜迟,老夫这就回去与同僚研究,若能研制出真正的接种疫苗,必定是天下苍生之福。”
曲骕起身相送,说道:“太医令心系苍生,不辞辛劳,下官实在钦佩之至,下官才疏学浅,但也愿尽绵薄之力成就此事。”
沈南璆郑重地说道:“教坊使大义,老夫铭记于心,待疫苗研究成功之后,定当再来拜谢先生!”
目送着沈南璆的离去,曲骕不禁感慨万千,这时期的医生真是一心为民呐······
为救治患者,四处奔波求教,医者仁心,实在是令人动容。但他深知,这场与天花的战斗,并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解决的。
······
通天宫,明堂大殿。
此刻君臣满堂,气氛异常凝重,朝臣们神色严肃,面容忧愁,每个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阴霾。
天花疫情不仅在神都肆虐,北边的幽、蓟、云、朔等重镇也纷纷传来疫情消息,当地胡民亦是深受其害。
与此同时。
突厥的默啜可汗以拘禁大夫人阿史那·图兰为借口,陈兵三十万于云、朔边境,剑拔弩张,大战局势一触即发!!!
文官为首的武承嗣率先出列,语气中带着担忧地说道:“陛下,如今我朝内忧外患,疫情尚未平息,若再与突厥开战,恐国力难支。臣以为,还是当以和为贵。”
武将为首的王孝杰闻言,立刻站出来反驳,声音洪亮地说道:“国公大人此言差矣!突厥陈兵与我边境,分明是想要趁火打劫。”
“若我们示弱,定会助长其嚣张气焰,戎狄必定更加肆无忌惮地侵扰边境,甚至肆虐中原、兵临神都!!”
“臣请陛下,即刻调兵北上迎战,以雷霆之势震慑戎狄,让他们明白骨头难啃!”
武三思也站了出来,语气有些犹豫地说道:“王将军,战阵之事非同小可呀,还需慎重考虑,如今内忧未定,天下百姓人心惶惶,军队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的呀。”
龙塌上,女帝对这俩侄儿的表现很是不满,既然要和,那就拿出个具体方略来,光耍嘴皮子有何用?
如果狄卿在该多好······
可是放眼看去,满堂朝臣,皆无狄卿之能也!
突然。
韦巨源从中出列,沉稳而有力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内忧外患,确实不宜与突厥开战,而是当以守为主,加强边境的防御,修筑工事,囤积粮草,严阵以待。”
“同时,可派遣使者与突厥交涉,阐明我朝立场,以和亲的方式解决争端,如此既可避免战事,又能保全国力,只待疫情平息之后,再作长远打算!”
咦,这韦家的人说的倒是很中肯······
武则天不禁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之色,轻声道:“韦卿所言正合朕意,如今局势动荡,确应以稳为主,传旨······升韦巨源为左仆射,协助朕处理朝政,共渡难关!”
”多谢陛下,臣叮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韦巨源大礼三拜。
武承嗣和武三思的脸色顿时一沉,武承嗣低声冷哼,语气中满是不屑:“韦巨源此人倒是会钻空子,不过提了个建议便升任仆射,哼!!”
武三思皱眉看向叩拜中的韦巨源,低声道:“区区献策便获此重任,姑母未免也太草率了。”
两个不成器的侄儿在底下不满地窃窃私语。
台阶上。
上官婉儿神色清冷地端上一杯茶浆,优雅又智慧地说:“陛下,臣以为韦大人之策甚妥,此外,唐璿大人及其女唐晴忠心耿耿,护驾有功,臣请升迁唐璿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唐晴可接替其父原职。”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婉儿所言极是,唐璿父女忠心可鉴,升迁之事,朕准奏。”
朝堂上,文臣武将各执一词,主战与主和之争仍在激烈进行。
韦巨源之策却更得女帝之心,不失为一个相对稳妥的解决方案,反观武承嗣和武三思的不满,在这紧张严肃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明显。
上官婉儿从始至终侍奉女帝身侧,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神色淡然,却隐隐透出一丝锐利。
她早已看透了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和人心复杂,深知在这艰难的时刻,唯有团结一心方能度过难关,保住江山社稷的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