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磊在吃早饭的时候,觉得爸爸妈妈的心情挺好的,就提了一句:“爸妈,我想回一中家属院看看。”
“我们和你一起去吧,毕竟我们也很长时间没见小雪了。”沈文远痛快的答应了。
“买些水果饼干带过去。登门不好空着手。”王艳秋在一旁笑着建议。
一家三口吃完早饭先去了家附近的国营商店买礼物,然后开车去了一中家属院。
欧阳磊一下车,那些老太太们都热情的和他说话:“小磊,这是回家看看啊?”
“是啊,王奶奶。我们先上去了,有空再聊。”
“赶紧去吧,以后有的是机会。”王老太太说话很是和气。
一家三口一起上了楼,欧阳磊敲响了房门。章秀云还在嘀咕,这来的又是谁?
一开门看到小儿子和沈文远,王艳秋三人,开心的不得了:“赶紧进来,这大热的天,外面热,屋里凉快。”
沈文远把礼物放到茶几上,开口就问:“小雪呢?”
“她呀,在自己房间呢。前两天找了个工作,在屋里画图呢。”章秀云脸上都是得意的神色。
欧阳雪现在很是耳聪目明,听到沈爸爸的声音,赶紧出了房间,到了客厅,坐到养父母身边。
搂着王艳秋的胳膊,娇娇的说:“爸爸妈妈怎么来这里了?”
“自然是想你了,你也不说回家看看。”
“那不是说好了至少要住一星期嘛。我前天下午去军区了,我看到哥哥了。他变黑了很多,还升职了。
我打算明天把两张设计图交了就回家住呢,没想到你们今天就来了。”欧阳雪高兴的嘴角就没落下过。
“你这工作不用天天去上班吗?”王艳秋诧异的问。
“不用,我等于说卖设计稿拿抽成。等下个月三号就可以拿到第一笔工资了。”
章秀云也关心起了旁边坐着的欧阳磊:“你这几天都在做什么?”
“前面到处找同学玩了几天。后来才爸给我安排了政府文员的临时工,我现在也在上班。”欧阳磊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上班好,上班比在家歇着强。你本来就是读政治专业的提前适应一下很好。”
“那怎么不见爸?”
“你爸今天去市场买点好肉好菜回来,也算巧了,要不然今天还真没有东西招待你们。”章秀云是真的感觉幸运。
半个多小时后,欧阳德推着自行车进了家属院,车篓里放着一条两斤的五花肉,一条大鲤鱼,一袋子绿叶菜。
王老太太赶紧和他说:“你家小磊今天回来了。”
“真的啊,那还真是赶巧了,今天买了好东西回来。”欧阳德笑眯了桃花眼。
“小磊打小就有福气,他亲爹妈是做什么的?来了几次都开着车。”冯老太太总算找到机会打听。
欧阳德没想那么多,这事早晚都要告诉别人,就实话实说了:“他爸妈都在政府部门工作,是公职人员。”
“呦,那可真是好人家,小雪也有福气。”吴老太太惊呼道。
欧阳德听了这话,觉得不太舒服,就出声告辞:“时间不早了,我要赶紧回家了。这鱼要赶紧处理了。”
“赶紧回去吧。我们几个也要回家做饭了。”
三个老太太得了消息,都着急回家和邻居分享呢。
欧阳德进了家门后,赶紧把食材放到厨房里,把鲤鱼处理干净。
欧阳雪走了过去,开口说:“今天午饭交给我吧,爸妈也尝尝我的手艺。”
欧阳磊也过来凑热闹:“我也学了不少菜,不如我们分工合作,毕竟人多力量大。”
“好啊,没问题。”
欧阳德回到客厅和沈文远聊天:“这短短一星期,你们把小磊改变了不少呀。以前他可是没下过厨房的。”
“男孩子会做饭是优势,不说别的,至少他一个人的时候也饿不着。小磊本身就聪明,只要愿意学,什么都能学会。”
欧阳雪和欧阳磊两人分了工,欧阳雪做红烧肉和酸辣土豆丝,焖米饭。欧阳磊做糖醋鱼和清炒小白菜。
很快空气里就弥漫起了饭香,将近一个小时后,饭菜都做好了。六个人坐在一起吃午饭。
欧阳磊很期待养父母对他的做菜水平进行评价,就笑着开口:“爸爸妈妈要不要猜猜哪两道菜是我做的?”
“好啊,让我挨个尝过了再说。”欧阳德很给面子的同意了。
一口红烧肉,嗯,真的是软糯香,比国营饭店的都要正宗,儿子是初学者,肯定做不来。
酸辣土豆丝,这个小雪做过,就是这个味儿。
那糖醋鱼,看着卖相不错,吃了一口,盐放的有点少了,甜味重,有点发腻。
清炒小白菜的盐放多了,有点咸,配米饭勉强凑合。
欧阳磊期待着看向养父,然后听到他的回答:“我觉得糖醋鱼和清炒小白菜是你做的。”
“爸猜的也太准了吧,要不是我和小雪商量的时候声音特别小,我都以为你是听到了我们的分工。”
“你自己尝尝就好了,我觉得你和小雪的做菜风格不一样。”这话说的很委婉。
欧阳磊先尝了自己做的菜,又尝了小雪做的,就体会到差别了。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吃完午饭,几人又闲聊了会儿。章秀云知道儿子明天还要去上班,就没有说要留人的话,再一个,家里的房间有限也是个问题。
“小雪,我们走了,你明天要是回家的早的话可以直接去单位找我们。”沈文远交代女儿。
“好,我知道了。”欧阳雪跟着下了楼,看着爸爸妈妈和欧阳磊一起坐上车离开后,才转身上了楼。
章秀云看到女儿回来,把茶几上的东西递给她:“这些东西放到你房间去吧。”
“不用,我下周就住在政府大院了。这些东西还是爸妈尽快吃掉吧,夏天东西放久了容易坏。”
“那你回去了还回来住吗?”章秀云真的怕女儿不回来了,毕竟她是一个自由的人,没有人可以强迫她。
“应该会吧,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