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第三天,军部调动命令到达。命令李振华到参谋部报到,另外军部还授权李振华主管独立团军工及屯田。
李振华到参谋处报到、见到了张参谋长,周副参谋长。张参谋长还兼任了三支队司令员,今年46岁了,资格老,参加过同盟会,和邓希贤一起组织过广西左右江起义。红军时期担任过第七军军长。周子昆出身叶挺独立团,参加过南昌起义,红军时担任过红五军团参谋长,后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李振华赶紧敬礼:";首长好。";
两位首长都很和蔼,张参谋还表扬了李振华编写的《训练大纲、政治及文化教育》教材很有实用性。
李振华不好意思的笑笑,摸摸头。
";首长,这些材料也不是我一个人总结的,我们团还有陈司令都花了不少心思。功劳安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于心不安啊!";李振华回答道。
周子昆道:";振华不错,年龄虽小但也懂得内敛。以后你就是参谋部作训参谋了,我叫小王带你去办下手续,领些工作用品。
李振华道:";首长,叶军长还交代我另一项任务,主持独立团军工及屯田。请首长指示工作如何安排。";
李振华被安排每天上午在独立团那边,下午到参谋处这边来,具体的工作不安排,他主要的任务是对新四军工作、作战方向上提出建议,为首长决择提供依据。
小王带李振华下去办手续。李振华填写了基本信息表格,后又到军需领了稿纸、钢笔、毛等等,最高兴的是领到2套新四军军装,2套单衣、1套棉衣、1顶单军帽、2双袜子、2双布鞋、1副绑腿。说起来也好玩,参加新四军这么久才第一次领到军装。最大可能的原因还是军部人员代表新四军的脸面,这才有的待遇。可见当时新四军的困难程度。
李振华在参谋处有一张办公桌。他了解一下参谋的职责:
参谋主要是收集研究情况,提出报告、建议,拟制军用文书,传达命令、指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保障首长对部队实施正确的领导、指挥。
李振华正在思考着在参谋的位置上能做点什么。来人叫他去见叶、项两位首长。
李振华来到叶军长办公室,发现陈司令也来了。李振华向各首长敬礼问好。
首长们询问了军工处现在情况。
李振华一一向各位首长介绍。当听说军工处能自制电台、还有已经可以生产烈性炸药,手雷、地雷时。各位首长还是吃惊不小。陈司令更是欣慰,庆幸当初想办法留住了熊大正,这种办事效率可不得了。
陈司令告诉李振华6月1日一支队就要出征了,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要求军工处尽快生产一批弹药,让一支队带上前线。";
军工处组装的电台,叶、项两位首长也做了分配。陈司令带三部电台去苏南,其中一部给先遣队。张参谋长要去苏北带四台电台,一部给独立团,两部给四支队8团,9团,二支队分二部,三支队分二台。基本上电台可以分配到团一级。首长指示要抓紧时间再采购一批零件,多生产一些,现在电台到处就紧缺。
军工处的作用开始显现,三位首长商议后决定军工处生产物资分配权归军里。所有权在一支队。
商讨完后,陈司令和李振华一起去了军工处。路上陈司令着实夸了李振华一番,到了军工处找到熊大正说明了来意。熊大正很痛快的答应了。表示会尽快找人加班多生产一些。
李振华挤眉弄眼道:";陈司令,这里有一款飞雷炮是我设计的,军工处想上前线做一下实战试验。司令我带你去试验场看看威力。";
于是三人来到试验场地,熊大正找到试验人员,要求他们试射一炮。陈司令开始就看到就一个铁皮桶,很不以为然,等一炮打出后,看到产生的爆炸效果,立刻不就一样了。地上炸出一个大坑,深有一米,半径有5米。
陈司令欣然同意了军工处试验人员一同出发。并夸奖李振华愧是他陈 毅带出的兵,能想着老部队。
李振华连忙道:";司令,要记得给我们独立团留一份,我从江北回来时,团长可一个劲的叮嘱我给他弄些好东西。";
陈司令答应二团一营北上时,让熊刚带去江北交给独立团。";
首长心满意足了。交待两人备好物资,29、30号两天会派人来交接。首长还要去二营看看屯田。李振华没去,和熊大正商量生产的事。
李振华问熊大正:";二哥,你以前有没听过流水线生产方式。";
熊大正摇摇头,以前也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李振华解释到:";打个比方生产菜刀,我们可以分解成切坯、加热、煅打,开锋,焠火、打磨、加木把。我们让专门的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下一个人的下一道工序,等一路走下来菜力就生产出来了。每一个人专注一件事,会不会掌握的更好。这样还便于保密。";
熊大正认真思考了良久:想起来有些道理,我先试行一下看看,
李振华点到为止,这事还得熊大正他们慢慢摸索。
";二哥,我这段时间想了一下,我们还有很多工厂可以开,比如水壶厂、搪瓷碗厂、粉条厂、皮带厂、背包厂,…
熊大正赶紧叫停:振华,你这是要累死你哥,饭要一口口吃,等我理顺了现在的事情再做打算。
两人聊了一阵后一起去了二营营部,首长中午在这里吃饭,走到营部还没进门,就听黎明抱怨声就传了出来:司令,什么时候让我们是前线啊!一、三营都北上了,我在待在这种地、养鸡,司令,我们二营是主力部队啊!";
";就因为你是主力部队才把你放这,军部的安全、军工处的安全全寄托在你们身上。还有你们自力更生种粮食、养鱼、养家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还不重要。还有你们训练民兵、训练工厂保卫人员也很重要,我们在皖南不好明着招收兵源,这些人就是我们兵源的补充。";
李振华、熊大正进到屋里,就看到黎明苦着一张脸。李振华道:熊大哥,我估计6月中旬日军就可能向西进沿长江进攻了,到时仗有的你打。
黎明道:";振华,你确定。";
李振华道:李宗仁要撤军徐州了,日军大部队南北对进,只要想保存五战区部队,李宗仁就一定会向豫西、皖西撤退,日军必定向西攻开封、郑州。南方日军必然沿长江西进,南北夹击武汉。日军西进,苏南兵力空虚。我们新四军的机会来了,到敌后去。只要我们能做到日军不能以战养战,就是大功一件,这是蒋百里将军国防论里的观点。
黎明也不苦着脸了:好,我就等着日本鬼子来,我们以逸待劳。
饭菜上桌了,是一条红烧鱼,黎明道:司令,再过三个月,咱们鸡鸭鹅都有了,到时你来,我请司令吃大餐。今天还好我在河里钓到这条大鱼。要不能都不知道怎么招待您。";
陈首长表示请不请他吃饭不重要,等鸡鸭能下蛋了,趁送补给时给在前线战士们送些鸡、鸭、鹅蛋,改善伙食才是正事。
";没问题,我们在后方,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司令你们在前线小心自己的安全。";黎明道
陈首长很自信,称这几年在赣南打游击,遇到危险的次数不少,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能打死他的子弹还没生产出来。首长又提到他的担心,就是日本鬼子的飞机防不胜防,又拿它没办法。这个有点打击士气。5日铜棱遭日机轰炸,死了很多人。
";我们国家还是太落后了。以后有机会袭击一下他们的机场,砸他的鸟窝。";李振华听陈司令讲到飞机,心里冒出个念头,要写一遍关于防空建议的报告。
一顿饭吃的很尽兴。陈司令回南陵三里镇一支队驻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