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就走。”
江禾手里提着小桶,拿着小铲子,穿着胶鞋。
许知水和许荣青中午吃完饭,下午就回到家看电视了。许荣青在桌子上顺走了不少糖果,这时正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着韩剧一边啃着糖果。
“捉蚯蚓吗?”
“我爸交代的任务哦。”
许知水去仓库里拿上奶奶的旧胶鞋。
“我好像,没有那个铲子......”
江禾的小铲子粉嫩粉嫩的,应该是小时候的什么玩具里剩下的。
“我有。”
奶奶笑了笑,从厨房的灶台旁边拿来一个小锄头。
“奶奶,这锄头会把蚯蚓弄断吧?”
“你和他,一个人刨土,一个人拿铲子捉不就好了?”
奶奶把小锄头塞到许知水的手里。
“快去吧,离河边远一点。”
许庄的河边夏天下午有不少的小孩儿——说是河,实际上就是一条小溪,最深的地方不过两米,河床清晰可见。以前没有通自来水的时候,大家就在这里洗菜,洗衣服。后来每家每户都有了井水和自来水,小溪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虽然小溪很浅,村子还是在上游立了个“禁止游泳”的牌子,时不时还会有人来附近巡逻。
江禾每年夏天都会来玩水。
“你会游泳吗?”
“不会。”
“你不是叫水水吗?”
“叫水水和会游泳有什么关系吗?”
许知水哭笑不得。江禾笑嘻嘻地晃了晃手里的小桶。
“镇上有游泳馆哦。”
江禾只去过一次,去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说是游泳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游泳班,偶尔会在周末的时间对外开放。
“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去游泳。”
“你还是先跟我学打篮球吧。”
许知水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去一次真正的沙滩看一次真正的海——他总觉得第一次去游泳馆这种地方显得怪怪的。那可不行,他第一次一定要去海边。
“我打篮球肯定比你学游泳快,你信不信?”
“不管,你先学会打篮球就行。”
江禾似乎是被刺激到了,握紧了手中的小桶。
“从明天开始打球,你来教我。”
“明天我想休......”
“晚上打,晚上开灯。”
许知水在江禾的威压下被迫答应了这个条件。
入夏已深,蝉鸣四起。许庄的路上柳树,槐树撒下长长的树荫,村里的人坐在树下的大石头上,或者自备小板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尤其是老一辈不舍得开空调的那些人。
“去哪儿啊,苗苗?”
“去捉蚯蚓。”
“你爹回来钓鱼去吧?”
老大爷们挥着手里的扇子同江禾说笑。
“去呀,钓到大鱼了给你送来。”
“好好好,我等着你的大鱼。”
大爷们转头又看向许知水:
“你奶奶最近身体咋样啊?”
“好着呢。”
许知水也不再害羞或尴尬,开始很自然地同村里的长辈说话——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褪去了初来乍到时的青涩,不再需要江禾挡在他的身旁替他回话。
“有空儿了叫你奶奶出来玩儿呀。”
“一定,再见爷爷。”
江禾赞许地看着许知水。中午吃席的时候,许知水就能很自然地和周围的长辈聊天了,还能耐心地给江琪喂饭夹菜。
“表现不错。”
“什么表现?”
“越来越像个乡下人了。”
许知水微微一笑。
“我觉得这里挺好的。”
“怎么好了?”
江禾走累了,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她中午吃的也太多了,到现在肚子还有点撑。
“就是挺好的。”
乡下的生活似乎和城里的生活区别不大——至少对于许知水来说。
“水。”
江禾把脚搭在了石头上,屈起了膝盖,两手环腿盯着许知水。
“你住在市里?”
“是。”
“市里到底是什么样的?”
“很多楼,很多车,玩的地方很多。”
“你朋友多吗?”
“不算多也不算少。”
“那你不会想他们吗?”
江禾暂时还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和朋友“天各一方”的感觉。她只知道去市里最快的大巴也要三四个小时。
“有一点点。”
许知水觉得有点对不起曹涵——他居然这么久没给曹涵打个电话。
“我以后也想去市里看看。”
“好。”
江禾把头抵在膝盖上。
“你带我去。”
“等我们再长大一点。”
他有种预感——奶奶或许再也不会去市里,而是永远地留在这儿。但这只是许知水的猜测而已。反正奶奶在这儿有朋友,看上去也开心很多。与其回去和爸爸一起三个人都不开心,还不如两个人留在乡下。
“奶奶不回去了吗?”
江禾试探地问。其实他是想关心一下许知水,但是又不想突然提起许知水的父亲。
“反正,应该有很长时间不回去。”
正当他们说话间,江琪骑着自己的小自行车路过,身后还跟着几个小朋友。
“哥哥,姐姐!”
小宝也汪汪地叫起来,紧紧地跟在自家小主人的身后。
“小琪去哪儿呀?”
几个小孩儿叽叽喳喳地说,他们要去打蝉。
“你们的棍子呢?”
“我昨天就藏在树下了。”
江琪指了指远处的小溪。
“那你们跟我们一起走吧?”
“好!”
江琪说完,就启动小自行车一溜烟儿飞了出去。
许知水和江禾也站起身,跟在江琪他们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