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当曾嘲弄贾琮是一个不懂军事的废物。
但刘当在这一刻,和贾琮半斤八两,都是废物。
都是第一次领兵作战,都一样的经验不足,所以就不要大哥嘲笑二哥了。
鞑子向导确实不是卧底。
怪只能怪刘当太自信满满了,包括刘当手底下三千士兵也都是一样,觉得这一战就是手到擒来。
刘当他们上下所有人都自信到有些麻痹了,都未能察觉到他们这三千人有没有可能被鞑子发现的这个问题。
这草原可是鞑子的地盘,三千人大张旗鼓地过来,能不被发现?
其实刘当他们三千人出发的第二日,就被附近的鞑子发现了。
发现之后,立马就将这个消息带回部落。
部落首领在确定这件事后,第一时间就采取了应对的策略。
部落首领当即派出部落士兵,快马加鞭去联系和求助附近的几个部落。
在方圆百里,有大大小小四五个部落,都是百人左右。
接到求助之后,这四五个部落丝毫没有犹豫,也是第一时间派出部落勇士。
原本就算那四五个部落派出部落勇士前去,在时间上也需要一天。
如果当时刘当不采取什么骚操作,直接以最快速度前往目的地后就发动攻击的话,那么就能在其他几个部落没赶过来前早早结束战斗。
但刘当为了心中私心,不顾战场上风云变化任何可能都会发生的情况,硬是故意放慢速度,导致多浪费一天时间。
这样一来,就给了其他几个部落赶到的机会。
甚至刘当还给了鞑子休息调整的时间。
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因为刘当延误战机而造成的后果。
刘当此刻还不知道他就是造成这一切的凶手。
此刻的刘当看到战场上的局势快速转变,脸上浮现一阵灰色。
三千对一百,那没什么意外,三千赢定了。
但如今情况变了,三千步卒对五六百骑兵,而且还都是骑术精湛的鞑子骑兵,这局势就不对劲了。
骑兵对步卒本来就是天然的优势。
实力对比下,五个步卒才能确保赢一个骑兵。
如今鞑子有五六百骑兵,这么一来实力就没有差距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上的鞑子骑兵催动战马,让战马快速奔腾,发起冲锋态势。
鞑子既能马上射箭,也能够配合战马冲锋时挥舞手中弯刀收割生命。
如果说鞑子射出的利箭让大虞士兵有些畏惧,那么鞑子骑兵发起冲锋杀向他们时,大虞士兵胆寒了。
因为之前冲得太快太急,这就让三千大虞士兵体力消耗大半。
除了体力消耗大半,还有就是人群聚集得太密,距离鞑子骑兵也太近了。
当鞑子骑兵无论是射箭还是战马冲锋,最前面的士兵都是避无可避,挡无可挡。
五百多鞑子骑兵只是一轮冲锋,就有数百大虞士兵倒下。
不过也是因为双方几乎贴在一起,犹如绞肉机一般。
虽然大虞士兵倒下数百,但鞑子骑兵也在这一轮冲锋中连人带马倒下去数十个。
双方战损比来说,大虞伤亡大,鞑子伤亡小。
战场上伤亡小的一方士气自然要比伤亡大的一方高涨。
再加上鞑子骑兵性格中都有着不怕死的血性。
第一轮冲锋之后,很快鞑子骑兵又准备好第二次冲锋。
第二次冲锋之后,大虞士兵又倒下数百人。
两次冲锋以后,大虞士兵死得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刺激下,鞑子骑兵的士气越来越高。
而伤亡最大的大虞士兵看着草地上密密麻麻都是自己人的尸体,心中的胆寒让他们握住武器的双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大虞士兵的士气从最高潮一下子掉到了冰点。
战场上就是这么风云突变,谁也无法预料。
如果照这个局势继续下去,恐怕鞑子骑兵再来一次冲锋,大虞士兵就得崩溃而逃了。
此时此刻,站在高处的刘当一双眼睛血红,脸上青筋爆出。
看其模样就知道刘当已经到了临界点了。
这时候给刘当就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立刻逃命,此刻还有点时间搞不好还能逃走活命;
至于第二个选择,那就是死战不退,他要亲自上阵杀敌。
毕竟刘当是千户长,也是这三千士兵的最高领导者。
如果刘当亲自上阵杀敌,自然能够挽回士气。
主将的作用能够体现在这里。
两个选择在刘当心中闪过。
到底选哪个,刘当心中犹豫过,此时此刻对于刘当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关乎未来的一生。
就在刘当还未做出选择的时候,刘当的亲信小六对刘当说道:
“千户长,出发前副统率对属下吩咐过,让属下告诉您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要。
如今副统率就您这么一个亲孙子,您要是出事了,刘家就后继无人了……”
战场上的局势已经越发明显了,就要败了。
此刻就算刘当亲自上阵杀敌,也不敢保证最后能赢。
此刻要是赶紧跑的话还能跑得掉,为了刘当能够活下来,亲信小六委婉给出一个理由,让刘当赶紧跑吧!
当刘当听到亲信小六的话后,那双赤红的眼睛一下子就看向小六,然后咬着牙道:
“你让我当一个胆小鬼?
将下面三千多人抛弃,我自己一个人独自逃跑?”
小六看到刘当这副样子,心道不好,自家这位千户长貌似要作死了。
小六还未来得及继续劝说,就见刘当眼神中的犹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决然之色。
很显然刘当做出了他的选择,做出一个军人视死如归的选择。
只见刘当抽出身上的长刀,然后高高举起,对着身边仅存的几十个亲信护卫怒喊道:
“兄弟们,跟我杀!
杀光这群鞑子!
为了大虞,为了加雁关,杀!”
刘当最后一刻做出遵从本心的选择,也是无愧于军武世家出身的荣耀。
怒喊之后,刘当带着一众亲信护卫冲入战场上。
当刘当亲自上阵杀敌后,原本摇摇欲坠的大虞军队在看到这一幕后,低迷的士气快速回升,快要崩溃的态势也逐渐稳定下来。
刘当亲自上阵杀敌相当于给战场上还剩下两千多士兵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刘当的带领下,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大虞军队不仅顶住了第三次冲锋。
甚至第四次、第五次,在刘当视死如归的精神下,硬生生撑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