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还是要谢谢的!
因为贾琮和夏不游提了一个要求,夏不游答应了。
贾琮去第九营可以,但是,要带着伙房兵的兄弟们一起去。
如果,不带着伙房兵兄弟一起去,贾琮恐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第九营磨合好。
朝廷为了防止武将兵权过大,调动的时候,不可能让你带着一大群来来去去的,这样一来,那不是白白调动了。
不过,贾琮官职还小,而且,手底下的伙房兵也只有七八十个。
对贾琮的调动,还没有到严防死守的那程度。
而且,将贾琮骤然升到百户长,而且还要暂代第九营,必须要给贾琮一点支撑。
夏不游答应贾琮要求的同时,要求贾琮要将第九营打造成一支强军。
如果有可能,夏不游希望贾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能做到和鞑子骑兵对撞的一幕。
夏不游之所以召见贾琮,真不是因为贾琮是贾代善的孙子,而是看重贾琮战场上的勇猛。
敢带头和鞑子骑兵对撞,能有几人?
贾琮的勇猛,让夏不游欣赏,不介意提升贾琮一次,给贾琮一次机会,看一看贾琮能不能飞得起来。
也许,飞不起来。
但也许,一飞冲天。
贾琮很快就被打发出去了。
当贾琮离开之后,夏不游看着贾琮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然后开口道。
";这小子,老夫在他的身上,还真看到当年贾帅的风姿。";
贾代善军中干了一辈子,留下来的关系,真是深不见底了。
夏不游当年也曾是贾代善手底下的将领,只不过,那时候,夏不游还未发迹,所以并未承受贾代善恩惠。
虽没有受到恩惠,但毕竟是贾代善手底下将领,有这份关系在,就足以让贾琮无形中少走太多路了。
夏不游话语一落,一旁的杨鑫闯开口道。
";节度使大人,卑职前不久和这个小子见了一面。
见到这小子时,卑职才知道,原来他是贾公爷孙子。
这小子求卑职要上阵杀敌的时候,卑职也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帮一次。
原本想着,这小子只是走个过场。
谁知道,这个小子居然这般勇猛。
看到军情上的战况时,卑职还以为是假的,事后特意派人查验真假,才确认是真的。
对了,节度使大人,这小子原名叫做贾琮的。
听说和贾府闹翻了,被逐出贾府,才改名贾乾的。
也不知道,这么出众的少年人,贾府居然会逐出家门。
贾公爷去世后,贾府真是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夏不游听到杨鑫闯的话后,没有多说什么。
刚才,夏不游只是感叹一下已经死去的贾代善而已。
对夏不游这样的人来说,私情比不了实打实的军功,让贾琮去第九营,是贾琮有着实打实的军功。
至于,贾琮和贾府到底怎么回事?
夏不游才懒得去管。
……
贾琮从夏不游那里回到了营地,回来之后,便找到了伙房兵兄弟们,然后将要去第九营的事情一说。
此番贾琮升职百户长,手底下的伙房兵兄弟,也都有军功,各自都会提一提。
当贾琮将这件事一说,伙房兵兄弟都无比高兴。
整理了一番,贾琮很快带着伙房兵兄弟,去了第九营。
第九营不是满编,全营只有一千多士兵,加上贾琮他们,也才一千二左右。
之前的第九营千户长,因为太过于倒霉,途中生病,一命呜呼。
贾琮以百户长身份,暂代第九营这件事,第九营对贾琮这个外来户自然不服。
虽然,贾琮的名声,在虎狼军也算不小了。
但是,毕竟没有亲眼目睹,谁会知道真假?
贾琮自然料到了这种情况,对这种情况,贾琮也已经驾轻就熟了。
贾琮的人生格条中,就只有四个字——不服就干!
不是不服的嘛!
那就打的你服为止。
收服第九营的过程,和贾琮收服伙房兵差不多。
贾琮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将第九营掌控。
在这段时间内,左路军前进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左路军和其他两路大军,遥相呼应,一边向着草原深处进发,一边派出士兵,在鞑子向导的带领下剿灭草原上的小部落。
贾琮利用这个机会,也带着第九营士兵,参与剿灭行动。
训练的再好,也没有实战来的有用。
每一次,贾琮带领第九营士兵行动的时候,贾琮依旧是身先士卒,永远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以贾琮暂代第九营的身份,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做。
这样做,要是贾琮有个意外,那么第九营就没人领导,可能就完了。
手底下的贾达、朱三、石磊也都劝说过。
贾琮也听进去了,但是依旧还是身先士卒。
只不过,贾琮在第九营下了一道军令,那就是贾琮要是死了,那么队伍就由其他百户长来统领,其他百户长也死了,那就伍长来统领。
官职从高到低,谁死了,谁就补上。
贾琮还是喜欢简单粗暴的方式,就这一千多人,也没啥指挥的必要。
贾琮又不是夏不游,手底下有几万人马,必须要坐镇军中。
贾琮的这个操作,放在其他营眼中,简直就是蠢。
有一部分千户长,觉得贾琮就是一个大傻比,哪有这样的干的,都混到千户长了,要的不就是打仗的时候,能够在后面指挥吗?
虽然一部分千户长觉得贾琮是个傻子,但是,在第九营士兵心中,贾琮的威望那是噌噌的往上涨。
如果士兵能选择,肯定选择一个能带着他们冲杀的千户长,不是一个只会在后面叫喊,让他们冲杀的千户长。
";给我冲,跟我冲!";
这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贾琮独特的领兵作战方式,在虎狼军很快就引起注意,普通的士兵,羡慕第九营有个带着他们冲杀的暂代千户长。
而有些胆小的千户长,看到手底下士兵,一个个难管起来,就知道都是贾琮惹的祸。
这样一来,就有人将事情告到了夏不游那里。
夏不游听到这件事后,只是冷笑一声,然后下了一道军令。
夏不游先是撤职了几个胆小的千户长,换上敢打敢拼的。
再将贾琮从暂代千户长,直接成为了真正的千户长。
夏不游的这个举动,在明白不过了——有能力者,敢打敢拼者就上。
猛将谁不喜欢,而且,贾琮每次剿灭草原上的小部落,哪一次不是伤亡最小,鞑子人头最多?
夏不游就是喜欢贾琮这样的猛将。
贾琮的举动,最后倒逼其他千户长,也不得不学贾琮的做法,每一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
这么一来,虎狼军的战斗力,无形中提升了一个层次的。
夏不游没想到,他提拔贾琮的举动,回报来的这么丰厚。
想到,这段日子,光是死在贾琮一个人手中的鞑子,也有上百人了。
这份战绩,值得夏不游给贾琮请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