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明轻轻咳了两声,没再提帮忙的事,却也没离开,反而凑到两位庙祝旁边搭话。
“二位都是武师,修为已至聚灵境后期,又这么年轻,想必天赋异禀,怎么会在庙里做这样的活计?”
庙祝们对视一眼,觉得有些奇怪。
“即便身为武师,跟随玄清公也是我们的荣耀。”庙祝回答道。
这让赵尚明颇感意外,原打算继续问的话也只好咽回肚子里。稍
作沉默后,他又尝试着说:“如今很多武师都不信神灵的存在,二位如此虔诚,是否曾得到过玄清公的帮助?”
庙祝们的耐心逐渐耗尽,只是敷衍地点点头。
赵尚明眼珠一转,抓住机会追问:“这么说来,你们见过玄清公的模样吗?他真的那么厉害?”
听到这番话,两位庙祝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严肃地说道:“神灵的尊容岂是我们能见到的?而且玄清公作为神灵,自然是无比强大的。”
他们警告赵尚明要尊敬神灵,并提醒他谨言慎行。
赵尚明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过分了,便转移话题:“我觉得二位面熟……啊,我记起来了,你们是不是古神会的人?”
庙祝们闻言顿时警觉起来,冷淡回应:“你认错了。”
尽管遭到冷遇,赵尚明依旧不依不饶地猜测他们的来历和动机,直到日落西山。
终于,在晚餐时刻,他安静了下来,像饿狼般专注于眼前的饭菜。
其他庙祝看到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感到同情:“听说赵公子经常在外奔波,平时吃饭应该不太方便吧?”
赵尚明夹了一筷子饭,笑容满面地说:“那确实是。”
话音未落,一位修为达到聚灵境的护卫走了进来,径直走向锅边盛饭。
就在他刚盛好饭的一刹那,身体突然变得僵硬,双眼瞬间失去了焦点。
此时,赵尚明正低头吃饭,并未察觉到异样。
直到“啪”的一声脆响,一只装满米饭的碗从上方落下,正好砸在他的头上。滚烫的米饭顺着他的头发流下,烫得他头皮一阵刺痛。
赵尚明愣了一下,本能地伸手去摸头,却抓了一手的米饭。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道寒光闪过,一柄长刀朝着他的脑袋砍来。
作为被宠坏的富家公子,赵尚明根本无力反抗,而那个护卫的修为明显在他之上。
千钧一发之际,站在旁边的古神会庙祝迅速做出反应。
只见他眼神一凝,果断抬脚将赵尚明踹向一边,撞到了墙角。
“啊!”赵尚明痛苦地喊了出来,捂着脑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尽管这一脚是为了救他,但那位庙祝心中却有几分暗爽。
毕竟,他对赵尚明早就有所不满,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出手。现在终于有了正当理由,而且还能避免更大的麻烦。
暴起的护卫并未因一击未中而放弃,手持长刀步步逼近角落里的赵尚明。
不过,他只迈出了两步就被两位古神会的庙祝拦住了。
这两位庙祝实力强劲,一个处于聚灵境后期,另一个虽隐藏了真实境界,实则达到了化念境,对付这位护卫轻而易举。
当外面的其他护卫闻声赶来时,暴起的护卫已经被制服。
整个事件从开始到结束不过几十秒的时间,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最终,那名失控的护卫被两位庙祝踩在脚下,动弹不得,但仍用充满杀意的眼神盯着赵尚明。
庙祝们看着已经失去理智的护卫,决定结束这一切,以免他伤及无辜。
于是,他们开始擦拭手中的长刀,准备执行最后的裁决。
赵尚明的头上沾满了白米饭,神情略显慌乱。
看到两位庙祝的动作后,他急忙扶着墙站了起来,喘着粗气说道:
“感谢二位救命之恩,不过,还请不要伤害我的护卫,只把他打晕就好。几个时辰后他会醒来,到时候我会安排他离开,这样就不会再有麻烦了。”
两位庙祝交换了一个眼神,表情显得颇为困惑。
这个护卫刚才差点杀了赵尚明,而赵尚明竟然还想放过他?
赵尚明看起来并不像是个大善人。
按理说,跟随他多年的老护卫在企图杀害他时都被处理掉了。
现在却要放过刚刚试图杀他的护卫?
赵尚明察觉到他们的疑惑,苦笑解释道:“这护卫并非出于本心想要杀我,而是被某种未知的力量控制了。
如果我真的杀了他,以后谁还敢来保护我呢?等明天把他送走,再让赵家派新的护卫过来就行了。”
两位庙祝考虑了一下,决定按照赵尚明的意思去做,将护卫打晕并绑起来,丢在一旁。
如果那护卫真的醒来了,就放他一马,让赵尚明第二天送他离开。
毕竟那是赵尚明的人,想杀他的是那个护卫。
既然赵尚明自己都愿意放手,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赵尚明感激地说道:“这次多亏了二位,不能让你们白忙活,请小林去我房间拿一瓶宝还丹来!”
两位庙祝婉拒了:“顺手帮忙而已,不用客气。”
外面来的丹药,他们可不敢随便服用。
赵尚明又劝了几句,见他们坚决不接受,也就不再坚持。
经历了这件事,赵尚明也失去了吃饭的兴趣。
其他几位护卫守在他身边,他则盯着角落里昏迷不醒的那个护卫,眼神深邃,似乎在思索什么。
期间几次不经意间抬头,目光总是投向玄清殿的方向。
而他心中牵挂的赵伏龙早已留意到了他的一举一动。
赵伏龙瞥了一眼赵尚明,随后注视着那个昏迷的护卫,神力在他的体内游走,捕捉那股恶浊的能量。
赵尚明有些不对劲,赵伏龙早有察觉,只是具体哪里有问题,他也说不清。
赵尚明执意留在玄清庙的理由或许只是一个幌子,赵伏龙总觉得他还有其他目的,但究竟是什么,一时难以判断。
不过赵伏龙并不担心,只要把赵尚明留在眼皮底下观察,总比面对未知的风险强。
至少,赵伏龙觉得赵尚明掀不起什么风浪。
正因为他对赵尚明有所怀疑,在先前护卫突然发难时,赵伏龙并没有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