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这位小殿下,忙得汗流浃背。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根黑乎乎的石炭笔,宛如专业画师一般,对着数千宫女指来指去,忙得不可开交。从脸型、耳朵,到鼻子、嘴唇,再到发型、身材,无一遗漏,堪称事无巨细。这样的过程,整整重复了五次!
从烈日高悬,一直画到夕阳西下。画板上的炭灰越积越多,如同小山一般。地上还散落着几根被他捏断的笔芯,长时间的握笔,让他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茧子。他一边画,一边小声嘀咕:“这活儿可比在刑部那次累多了。皇爷爷这要求,比抓凶手还严格!我这胳膊都快画废了,回去得好好揉一揉!”
五幅画终于大功告成。朱允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长舒一口气,满意地点点头,随后斜眼瞧了瞧旁边的朱元璋。这位平日里铁血威严的皇帝,此刻却像个等待考试成绩的小学生。他的心跳如鼓,“怦怦”直响,手指头不自觉地抠着龙袍边缘,眼角还带着一丝湿气,活脱脱一个紧张的小老头。
朱元璋在心里暗自思忖:这次真能再见妹子一面吗?他深吸一口气,声音竟然微微颤抖:“宋和……你……你去,把画给咱拿过来!”那语气,哪里还有半点洪武爷的霸气,结结巴巴的,差点让人怀疑这皇帝是不是被掉包了。
宋和这位老太监,连忙点头应下。他迈着小碎步跑过去,腰弯得像虾米一样。可当他看到那五幅画时,腿一软,“噗通”一声就跪下了。他的眼珠子瞪得滚圆,如同铜铃一般,脱口而出:“皇后娘娘!”那嗓门大得,差点把房顶掀翻,脸上满是崇拜与不可思议,嘴角还微微抽搐,像是被吓得丢了半条魂。
“皇后?”郭宁妃一愣,扭头看向朱元璋。见皇帝没有吭声,她赶紧迈着莲步凑过去查看。她的裙摆轻轻摆动,步子轻得如同踩在棉花上。原本神色淡定的她,在看到画像的瞬间,瞳孔瞬间放大,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如同开闸的水龙头,怎么也止不住。
郭宁妃“噗通”一声跪地,俯首便拜:“皇后娘娘!臣妾……想煞你啊!”那哭腔里仿佛能拧出水来,活脱脱一个苦情剧的女主角,恨不得抱着画像痛哭个三天三夜。她的泪水浸湿了地面,在地上留下了一小块深色的印记。
朱元璋瞧见宋和与郭宁妃的反应,身子颤抖得如同筛糠。他激动得嗓子都哑了,眼眶红得像兔子,嘴角微微抽动:“快,快,拿来给咱看!”此时的他,就像个迫不及待拆礼物的孩子,恨不得自己冲上去抢夺,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龙袍也被他揪出了一道道褶子。
宋和赶忙招呼五个小太监跟在身后,小心翼翼地将画抬过来。他们的动作轻柔得如同捧着珍贵的瓷娃娃,随后跪在朱元璋面前。宋和低声劝道:“皇上,老奴恳请您切勿感伤,龙体要紧啊!您要是哭坏了身子,天下百姓可怎么办?”郭宁妃也跪在一旁,不停地抹着眼泪,抽抽搭搭地说:“臣妾知道陛下与皇后情深似海,臣妾愿分担陛下的伤悲。可陛下还得为天下百姓着想,千万别把自己累垮了,臣妾看着心疼啊!”
“少啰嗦,给咱把画转过来!”朱元璋不耐烦地一挥手,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五幅画,哪里有心思听他们唠叨。他的语气急切,仿佛下一秒就要跳起来抢夺画像。
五个小太监齐刷刷动手,五幅画同时亮相。画上描绘的是同一个人,却有着五种不同的表情——喜怒哀乐悲,恰好对应马皇后的各种神态,就像是特意精心挑选的。每一处细节都细腻入微,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朱元璋一看,身子猛地一颤,差点站立不稳。他踉跄着往前走了两步,嘴里喃喃自语:“妹子……你来看……你来看咱了?”他鼻子一酸,眼泪“吧嗒”一声掉了下来,砸在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紧接着,朱元璋转身风风火火地跑回奉天殿。他抱出自己的玉如意,还顺手搬了个躺椅出来。那架势,仿佛要和画像相伴余生,忙得不亦乐乎,连鞋子跑掉了一只都浑然不觉。
朱元璋斜靠在躺椅上,把玉如意放在胸口,又让人将马皇后的画像放倒,摆放得就如同她睡在自己身边一样。转头望去,画像上的眉毛、嘴唇,以及那温柔慈悲的表情,栩栩如生,如同真人一般。
朱元璋激动得双手不停地颤抖,声音哽咽着挥手说道:“都给咱下去!锦衣卫、御林军,全部撤到奉天殿外!”
“陛下!”宋和有些着急,担心皇帝承受不住,皱着眉头喊了一声,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
“咱要和妹子多待一会儿!”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随后躺下,枕着手臂,怔怔地盯着画像。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浸湿了龙袍的袖口,可他的嘴角却挂着一丝满足的笑容。
朱允熥悄悄示意大家都退下,自己慢悠悠地关上奉天门。他的手指轻轻搭在门框上,耳朵却留意着里面的动静。门刚一合上,就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啊!!!”那声音震得广场上的鸟儿都惊飞了,凄厉无比,仿佛要将这些年的憋屈与思念全部喊出来,就连门缝里都透出一股悲怆的气息。
朱允熥守在门外,叹了口气,心想:皇爷爷这憋得太久了,心里的负担就像好几块石头,都焐热了。他并非铁石心肠,同样有心肝、有感情。这些心里话,也只有马皇后能倾听。郭宁妃即便贴心,也无法取代马皇后在皇爷爷心中的位置。洪武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注定要流芳百世,感动后人。
过了好一会儿,奉天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朱元璋走了出来,眼眶依然泛红,脸上还挂着泪痕。他坐在门框上,拍了拍旁边的位置:“熥儿,坐。”
“皇爷爷,皇奶奶肯定也不愿看到您这样。”朱允熥挨着朱元璋坐下,轻声劝慰道,语气中满是心疼。他的手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
“咱知道,在外人面前,咱是威严的皇帝。可在妹子面前,哪有什么龙威可言。”朱元璋苦笑着,摸了摸朱允熥的头,粗糙的手掌微微颤抖,“多谢你,让咱和妹子又见了一面。那素描画像,真是神了,就像她站在咱面前一样,连皱眉时的小表情都画出来了!”
“皇爷爷也不能这么说。”朱允熥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摇头晃脑地说道,“大明的丹青注重写意,意境深远,韵味悠长,能够流芳百世。而这素描,刚出现时确实令人惊艳,但其工笔过于死板,一笔一划如同照搬,画中的人物缺乏灵气。只能说两者各有千秋,您别太夸奖我了,我都不好意思了,脸都红了。”
“你啊……”朱元璋笑了起来,拍了拍朱允熥的脑袋,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评价都这么保守!怎么,怕惹恼了那些文人画家,让他们拿着毛笔找你算账,堵在你门口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