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太妃的伤口很深,就连温妈都没有办法。
“我只能治疗太妃身上的伤,这脸上的伤实在太深了,我无能为力。”
洛雪瑶想了一下,留下一瓶灵泉水交给香桃和翠萍。
“你们两个这段日子就负责照顾太妃,每天用这个水给太妃冲洗伤口。切记,这水一定不要让其他人接触到!”
香桃和翠萍不知道小姐又想干嘛,但照着小姐吩咐的做,准没错。
香桃接过水囊,不放心地问:“小姐,你是不是又要出远门啊?”
洛雪瑶给她们一个安抚的笑容:“放心,我不会走远。”
若是出门不带其他人,她完全可以利用空间。
即便是去南疆,也可以做到当日往返。
至于柔太妃的神志,洛雪瑶并不急着让她恢复。
虽然不了解柔太妃的性格,但洛雪瑶了解女人。
没有哪个漂亮女人能承受被毁容的痛苦,说不定柔太妃神智失常就是因为毁容。
她打算等柔太妃的脸恢复之后,再帮她恢复神志。
安顿好一切之后,洛雪瑶便又趁着夜色,带着萌萌去了黄巾军大营。
攘外必先安内,黄巾军勾结南疆,这个隐患必须先拔除。
不过到了黄巾军的地盘,洛雪瑶却并不急着杀进去,而是悄悄潜伏在百姓堆里,探查黄巾军的口碑和行径。
出门的时候,洛雪瑶特地换了一身普通的灰布衣裙,挎着个蓝布包,脸上也涂了灰,让她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流民一样。
进城之后,洛雪瑶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最终找了一家生意不算太火的面摊坐下。
这家面摊的位置还不错,但来吃面的人并不多。
老板是一位大娘,身边还有个四五岁的小孩儿,看上去应该是大娘的孙子。
“大娘,我要一碗炸酱面。”
大娘抱歉地说:“姑娘,吃炸酱的人太少了,我做的就不多,今儿个卖完了。给你换成阳春面行吗?”
洛雪瑶无所谓道:“行啊,那就一碗阳春面,加两个蛋。”
大娘的脸色更尴尬了:“姑娘啊,吃得起鸡蛋的人也不多,我准备的也没多少,今儿个也卖完了……大娘给你多抓几根青菜吧,行吗?”
洛雪瑶依然和气:“不用了大娘,那您就多给我盛一碗面汤吧,我这儿还有个饼子,我就着吃。”
大娘觉得过意不去,便跟洛雪瑶说:“那你把饼子放在锅沿上,烤烤热乎再吃吧?”
“行,谢谢大娘!”
洛雪瑶从包里掏出两个肉饼,放在锅沿上。
大娘的面还没煮好,肉饼的香味儿就飘出来了。
原本低头玩石子儿的小孩儿忍不住抬起头,一个劲儿地朝锅沿上张望。
虽然馋得直吞口水,但依然乖巧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乱动。
洛雪瑶把肉饼翻了个面,香味儿更冲了。
就连大娘都忍不住问:“姑娘,你打哪儿来啊?你们那儿居然还能吃上肉饼?”
洛雪瑶笑道:“大娘,我从冀州来,我们那边不光有肉饼,起义军还给我们发种子、发粮食,我们天天都有鸡蛋和牛乳。”
“我哥哥参加了起义军,我们家就算是军属,我弟弟现在还能免费读书呢!”
听说洛雪瑶是冀州起义军的家属,大娘的眼睛里流露出几分警惕。
但闻着肉饼的香味儿,还是忍不住羡慕道:“冀州城的日子过得这么好啊?”
“是啊大娘,起义军对我们老百姓可好了,我身上这身衣服也是起义军发的。他们成立了成衣作坊,让女子也能有个活计赚银子。我们家的日子现在过得可红火了,这不,我就想来把我姐姐接回去呢!”
洛雪瑶把烤好的肉饼递给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腼腆地把手背到身后,眼睛却巴巴地看着大娘,弱弱地叫了一声:“奶奶……”
洛雪瑶笑着把肉饼塞进小朋友怀里:“我弟弟比你大不了一两岁,看到你,就像看到我弟弟一样亲切,这个饼子姐姐送给你吃,奶奶不会说你的,快拿着吧!”
大娘很想有骨气地说一句“我们不要”,但她拒绝不了孙子渴望的眼神,只能臊红着脸闷声道:“那就多谢姑娘了。”
小朋友也很有礼貌地对洛雪瑶鞠躬,认认真真道谢:“多谢姐姐!”
然后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肉饼,一掰两半,把大的一半递给大娘。
“奶奶,你也吃,吃啊!”
大娘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把肉饼轻轻推回去:“姐姐送给你的,小宝吃,吃了长大个儿。”
小宝拿着肉饼深吸一口气,好像闻一下味道就很满足的样子,又去灶台拿了一只空碗,把肉饼小心翼翼地放进去。
“小宝不吃,小宝留着给娘吃。娘吃了肉饼,病就好了。”
洛雪瑶趁机问小宝:“你娘病了吗?那你爹呢?”
小宝乖巧地回答:“我爹被黄巾军征兵带走了,我娘病了好久,奶奶说,等我爹发了军饷回来,娘就能请大夫,她的病就好了。”
洛雪瑶故意皱眉叹息道:“若是你们在冀州就好了,冀州的军属都可以免费得到救治,也就不用让大嫂遭罪了。”
看着大娘的眼睛里警惕更深,洛雪瑶便不再说冀州的事,而是又从布包里摸出两只煮鸡蛋递给小宝。
“小宝乖,姐姐不知道你娘是什么病,但吃点鸡蛋总能补补身子。这两个鸡蛋送给你娘,小宝把肉饼吃了,好不好?”
小宝再次看向奶奶。
大娘心中警惕,这个姑娘总是提起冀州的起义军,莫非是奸细?
但回头一想,就算是奸细,来他们家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她儿子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大头兵,人家要是只想要一个大头兵,还用费这个劲儿?
见奶奶默许,小宝才收下鸡蛋,连同肉饼一起放在碗里。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纵然眼前的食物如此诱人,小宝还是忍着馋,只吃了半个肉饼,剩下的留给娘和奶奶。
面煮好了,洛雪瑶吃得香甜,一边吃一边夸大娘的手艺好。
“您这面揉得爽滑劲道,汤底也鲜香好喝,这么好吃的面,怎么没几个人来吃啊?”
大娘苦苦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