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伦的幕僚,此次大胤和鞑子和谈的促成者,即将成为朔州知府的黄常,这几日一直待在赵暮云的军中。
他亲眼看到鞑子的兵马从紫水河谷陆续撤回草原,赵暮云也分批释放了鞑子的家眷。
这一场和谈圆满和顺利落实下去。
折兰王为了家眷,除果断放弃即将取得的胜利,还付出了丰州的一个草原,二千匹战马和二千两银子。
而大胤这边,一千精锐骑兵没了,五千士兵战死,以杨建为首的折冲府都尉死了五六个,百夫长和什长这些基层军官不计其数。
此战之中,更是暴露了大胤边军的战斗力。
想象中很差,实际上比想象中更差。
比如范南部署的伏击战,两支伏兵虽然提前被发现,但是他们都有八千数量的兵马,而拦截他们的只有两千骑兵。
这种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不战而走。
还有号称河东道最能打的朔州折冲府,竟然有近千人空饷,而且还没守住静边军一天就撤退。
果毅都尉孙继宗的一千人,还没有钟大虎这样一个百户守得久。
大胤军备荒废并非一日之寒。
黄常来到赵暮云军中,也带着裴伦的暗中交代,深入了解赵暮云为何能仅凭一什人,就可以在鞑子后方纵横数百里,闹得天翻地覆。
三百乌丸骑兵和一千三百被俘虏的大胤百姓或许是一大助力。
但赵暮云一个什长,居然能整合这么多人受其驱使,听命于他,先后共计战胜了七百鞑子守军。
而且付出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是核心问题。
黄常在了解赵暮云麾下这些人的情况之后,得出一个结论:
赵暮云知人善用,懂得整合资源,有勇有谋。
这更加坚定了黄常极力劝阻裴伦一定要大力拉拢赵暮云。
折兰王的一万大军这次南下折损了二三千人而已,仍旧还是河东道的卧榻之虎。
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幸运,能抓到鞑子的家眷,胁迫折兰王退兵了。
这不,朔州那边又有裴伦的使者来了!
使者见了黄常之后,便告之是裴伦要紧急召见赵暮云。
于是,黄常马上派人来请赵暮云过去商议此事。
“裴大人要见我?”
赵暮云听到黄常这么说,一定也不惊讶。
乌丸人和解救出来的大胤人唯他马首是瞻,而他又对此次鞑子退兵起了决定性作用。
现在他凭借着耀眼的功绩和过硬的实力,成为裴伦不得不要重点考虑的人物。
“是的,赵什长如今的能力,是朔州之幸,更是河东之幸!”
“我在朔州行辕时,就极力向裴大人推荐赵什长。此次裴大人要见你,想必是上报朝廷的都尉一职,已经有了结果,赵什长就要走马上任了。”
黄常看似轻描淡写说了自己在裴伦面前的推荐之功,实则有意提醒赵暮云将来可别忘举荐之恩。
“黄先生,以后你我还要在河东道共事,还请多多关照。”赵暮云微微一笑。
黄常是裴伦身边亲近之人,说得上话,关系处好了有益无害。
人到了一定位置,身处的环境不一样了。
之前当一个烽燧台的什长,只要自己有能力,然后和上司也搞好关系,就过得十分滋润。
可当上了一个都尉,麾下管着上千人的吃喝拉撒,除了与节度使军方一系处好关系之外,道一级、府一级的官府,也要打交道。
“好说,好说!那赵兄弟就准备准备,与我一起回朔州去见裴大人吧!”
裴伦答应运作朔州知府给到黄常,虽然军政是两条线,但裴伦说能运作就能运作,黄常还是相信裴伦的能量。
“行,不过,需要再给我一天时间!”赵暮云想了想。
“还再给一天时间?”黄常一脸诧异。
要是别人听到上司召见,早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而赵暮云却多推辞一天,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恩,有样东西,需要准备准备。”
......
一日后。
鞑子的兵马全部撤出了紫水河谷,退到了原来缓冲区的界碑以北。
赵暮云把扣押做人质的折兰王三个儿子也最后释放了。
用人质威胁的事情,只能做一次。
今后与折兰王的博弈,更多的还是真刀真枪的拼杀。
紫水河边上这个临时土寨,麾下那一千三百人闲着也是闲着,大兴土木,索性将其加固做成了一个烽燧堡。
烽燧堡依山而建,紫水河在下方流过,更是有一条条壕沟围绕。
除了没有商铺这些生活设施外,其规模比静边军镇还要大。
毕竟这里之前住进来过二千人,其中还包含三百乌丸骑兵,四百鞑子家眷。
“柱子、石勇,你们两个随我去朔州!”
“这里的防务,韩忠与唐延海共同负责,林丰、石刚两人参与商议,最终以韩忠为主!”
赵暮云仔细交代一番。
桓那雪带着三百族人在黑驼山中找了一块地方饲养着那二千匹战马呢!
韩忠此刻已然感动万分,更加坚定了跟随赵暮云的信念。
当初他是张彪的一个狗腿子,关键时刻还被张彪抛弃。
被赵暮云接纳之后,竟然成为赵暮云麾下最信任之人,说起来真是不胜唏嘘。
其他几人似乎已经得知了赵暮云即将担任都尉的消息,一个个早已喜形于色。
赵暮云一飞冲天,他们自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了。
“赵头,您昨天去黑驼山中一日,钟百户亲自来找过您一次!”韩忠汇报到。
“钟大人?他回到静边军镇了?找我做什么?”
钟大虎的事情赵暮云也听说了。
静边军镇两百多个兄弟,咬牙坚守战斗只剩下五十人,等援军来了才撤退。
他虽然暗中走私盐铁,贪图小利,但打起仗来是一条铮铮汉子。
如果赵暮云他们这一什没有受范南派遣去大草原,估计也有一大半死在那场防守战中。
之前钟大虎相处愉快,白家走私盐铁那件事上,钟大虎选择了偏袒赵暮云。
还没正式任命下来,赵暮云他们仍旧是钟大虎的下属。
“听说钟大人因守静边军表现突出,也有可能会升职!只不过还没正式任命前,暂时驻防静边军镇。”
韩忠说道,“钟大人找您,是想向我们借人帮忙防守延庆墩等十个烽燧台。”
“没问题,钟大人始终是我们的上司,对我们还算不错,这个忙必须帮!”
赵暮云大手一挥,“林丰,就由你领一百人,自带粮草,去帮忙防守。再帮我给钟大人带句话,延庆墩烽燧台这一什兄弟,永远认他这个上司。他那边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们能帮尽量帮!”
“是!赵头!”韩忠和林丰齐声应允。
“赵头,咱们新修的这个烽燧堡,你取个名吧!”韩忠又提议道。
“看样子咱们不一定继续在这里呆呢!要取啥名啊!”唐延海一脸无所谓。
“那不行,这可是赵头带着我们一起建的,怎么也得取个名字留个念吧!”韩忠坚持道。
赵暮云觉得韩忠说的也是有道理,想了想:
“那就叫镇狄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