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5日,农历十一月十三,恰逢周日,寒冬宛如一位不速之客,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
当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翩然而至,南锣鼓巷仿佛一幅被岁月尘封已久的古朴画卷,在皑皑白雪的轻抚下,缓缓在世人面前展开它那独具韵味的面容。
就在这时,九十五号大杂院门口,迎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稍显年长的,对着身旁那个提着箱子的年轻男子说道:“叶医生,我们到了!就是这个院子。”说话间,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被称作叶医生的年轻人,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微微点头说道:“有劳李干事了!”声音沉稳而谦逊。
姓李的科员同样点头回应:“走,咱们进去吧!”
叶家和便跟着街道办的李科员,缓缓踏入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大杂院,走进前院,只见倒座房门口站着一个身着深蓝色白花棉袄的女人,她眼神中透着好奇,正目不转睛地打量着进来的两人。
叶家和敏锐地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下意识地转过头看去,目光正好与女人交汇,他礼貌地轻轻点头示意,随后与李科员继续往中院走去。
中院的水池旁,一个穿着蓝色小花棉袄、腰间系着围裙的女人正在认真地洗着大白菜,她身上和头上都落了一层浅浅的雪花,宛如一幅冬日劳作的温馨画面。
女人察觉到有人进来,抬起头,脸上立刻堆起了热情的笑容:“李干事好啊!您这是?”声音中带着几分疑惑。
李科员笑着直接介绍道:“秦淮茹,这是你们轧钢厂新来的厂医,叶医生!你们院子里后院不是还有两间空房吗?以后叶医生就住你们院子里了!”
就在此时,东厢房门口走出一位大爷。他一看到李科员,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立刻热情地迎了过来打招呼:“李干事,您来了!”
“易中海,你来的正好,这是你们厂新来的叶医生,以后叶医生住在你们后院了。叶医生可是从大上海来的,你们作为老邻居,可要多帮衬着点。”李科员拍了拍易中海的肩膀说道。
说完,他又转头看向一旁的叶家和:“叶医生,这是这个大杂院管事的大爷易中海,以后生活中有啥不好解决的事情,都可以找他!”
叶家和闻言,立刻面带微笑地对着易中海伸出右手:“易大爷你好!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态度诚恳而亲切。
易中海笑着握住叶家和的手:“叶医生你好!”两人简单的握手,算是正式认识了。
随后,三人一同向后院走去。他们穿过左边那扇颇具古韵的圆形垂花门,来到一套房子面前。
李科员从兜里掏出钥匙,打开房门,三人走了进去,一股陈旧的灰尘味扑面而来,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叶医生,这房子也有大半年没有住人了,灰尘确实大了点,收拾一下就好了,只能先委屈你住在这里了!”李科员略带歉意地说道。
叶家和赶忙摆了摆手,说道:“李干事,您太客气了,让您在这大雪天还陪着我跑一趟,实在是麻烦您了,您要是还有事,就先去忙您的吧!”
李科员点点头:“这样也好!”随后,他看向易中海,认真地说道:“易中海,叫俩女同志过来,帮着叶医生收拾一下屋子。大家都是一个院子的邻居,互相帮忙嘛,回头你们找叶医生帮忙的时候还多着呢!”
易中海心里明白,交好一个医生,对院里的人肯定是大有好处的,毕竟谁也难保自己不生病,他连忙点头应道:“好的,我这就去喊两人来!”说完,便转身匆匆离开。
李科员也向叶家和告辞,叶家和独自打量着自己即将入住的这两间屋子,屋子的空间并不小,每间将近二十平米。
入户的屋子摆放着一套略显陈旧的桌子板凳,这里便是以后吃饭的地方。紧挨着的做饭区域,有个旧写字台被当作案板使用,上面摆放着几个瓶瓶罐罐,还有一些简单的做饭工具,虽然简陋,但也一应俱全。
案板旁边,有个前主人留下的煤炉,炉上放着一个脏兮兮的铁锅,周边还整齐地码放着几十块煤球。
叶家和又来到里屋,里屋的面积与外面那间一样大,屋内摆放着一张床、一组衣柜、一个写字台,还有一个带有上翻盖的储物柜,最具年代特色的是,墙上都贴满了报纸,仿佛在无声地展示着这个时代的风貌。
就在此时,易中海带着两个女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个正是之前在中院见到的秦淮茹,另外一个他并不认识,虽长相不如秦淮茹那般出众,但也是眉清目秀,自有一番质朴的韵味。
易中海热情地介绍道:“叶医生,这是秦淮茹,你们见过的,这是杨二妮,她们都是咱们大杂院的住户!”说完,他又对着两人说道:“你们两个就帮着叶医生收拾一下屋子吧!”
两个女人乖巧地点点头,便各自行动起来,杨二妮拿起扫帚,从里屋开始仔细地打扫,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秦淮茹则提着水桶,迈着轻快的步伐去中院打水。
此时,易中海开口说道:“好了,叶医生,就让她们俩先帮你干着,我就先回去了,要是有事儿,你就去中院找我。”
叶家和感激地点点头:“嗯!有劳易大爷了!”
易中海说完便离开了,叶家和见状,也脱下外套,主动加入到收拾屋子的队伍中。他走进里屋,帮着杨二妮把家具挪了挪位置,好让她打扫起来更加方便。
干活的杨二妮抬起头,看了一眼叶家和,脸上带着友善的笑容,好奇地问道:“叶医生,今年多大了?”
“过完年二十四吧!杨姐呢?”叶家和一边帮忙,一边回应道。
“我比你大五岁,过完年二十九了!”杨二妮说完,手上的动作不停,又随口问了一句:“叶医生,成家没有?”
“目前还没有!”叶家和回答道。
就在此时,秦淮茹提着一桶满满的水走了进来,她放下水桶,又匆匆拿起煤钳子离开了。
不一会儿,她夹着一块烧得火红的煤球回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叶家和家的煤炉里,接着又放了一块新煤球进去,随后,她在屋里找了一个满是灰尘的铝制水壶,拿到中院的水池边仔细清洗了一番,打了一壶水,放在煤炉上加热,动作娴熟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