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地军阀混战,为扩充军备,纷纷设立兵工厂,以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最有名。
其中汉阳兵工厂的生产线最先进,不仅能仿造汉斯帝国的毛瑟步枪(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八步枪,即‘汉阳造’);还仿造了马克沁重机枪和小口径山炮。可惜受制于技术,产量始终难以提升,月产重机枪不过十余挺。
张大帅眼馋重机枪可是很久了,他今晚只想试探性地讨些好处,哪曾想邓文山一出手就是王炸,这位见惯风浪的东北王,此刻竟有些激动。
\"老弟此话当真?若真能搞来重机枪生产线,兵工厂的股份咱们五五分!\"
“五五分?”邓文山对此嗤之以鼻。他太清楚这些军阀的做派,信不信只要邓文山把生产线运到奉天,张大帅肯定会以各种理由侵吞属于邓文山的产能。
“老哥说笑了,不用五五分,只不过我有别的请求,还望老哥答应才好!”
张大帅闻言眉头一跳,五五分成都不要,真怕邓文山提出其他过分的要求。
\"但说无妨。\"张大帅强作镇定。
\"既然已有海军协防之约,小弟想扩建葫芦岛军港,好停泊更大的舰船。\"
“还有更大的军舰?”这下张大帅彻底呆住了,靖海号已经是四万多吨的庞然大物,更大的舰船是多大?难不成是十万吨?可十万吨的那还能叫船吗?\"
这下张大炮有些迟疑了,他打量着邓文山,一旦自己答应了,搞不好会在家门口埋个炸弹!
\"老弟啊,咱哥俩明人不说暗话。你要的军港,老哥不是不能给,只是东三省这地界,北有毛熊,南有脚盆鸡,老哥我天天如履薄冰啊。\"
邓文山会意一笑,\"老哥多虑了。我要的不过是个军港,又不是要老哥的地盘。\"
“再说既然要协防,没有像样的军港停靠军舰,拿什么镇住脚盆鸡的联合舰队?又拿什么防备毛熊的远东舰队?\"
这下轮到张大帅沉默了,杨宇霆等人屏息凝神,谁也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插话。
良久,张大帅才开口道:“扩建军港可以,但老弟应该不介意我多建一些岸防炮吧?还有贵部未经通报,不得上岸进入五里之外的地方。这样对上对下,老哥我都有个交代。”
邓文山嘴角微扬,举杯道:“还是老哥想得周全,来我敬老哥一杯。”
第二天,邓文山才正式对渤海湾事件发出正式回复:
【文山一介白身,既非北洋部队,亦未受国府敕封,然自束发从戎之日起,即为华夏军人。】
【二十多年前甲午之耻,犹在眼前!北洋水师忠魂未远,今日倭舰将我渤海视为内海,横行无忌,此等奇耻大辱,凡我炎黄子孙,孰能忍之?】
【此战非为私怨,实为昭告天下:今日之华夏,已非甲午之华夏!我海防将士,更非畏战之徒!】
今以血誓告谕四海:凡未经许可擅入我华夏海疆者,无论来自何方,必遭迎头痛击!文山宁可战至一兵一卒,此誓日月可鉴,天地共证!\"
另告天下志士仁人:凡怀报国之志者,文山虚位以待!
邓文山这封电报直接明码通告全国,很快就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就在邓文山率领数百精锐悄然南下之际,奉天督军府张大帅看着手中的电报。
\"是我小巧天下英雄了。”说完,他看向一旁的张汉卿,“就你这不成器的东西,也配跟人家称兄道弟?”
“邓文山比你大不了几岁,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整天就知道捧戏子。”
“从今日起,你去吉省剿匪。带你的卫队营,三个月内肃不清匪患,就别回来见我。”
另一边的保定,直系大本营内。
曹昆将手中的电报纸重重拍在案几上,“好个邓文山!这是要在我直系的地盘上另立山头啊!”
吴佩接过电报细看了看,“虽然这小子行事乖张,但现在他既然表明不是我北洋部队,也不受国府委任,我们倒不用再直面脚盆鸡的压力了。”
“荒谬!区区一个地方军阀,地盘不过浙东一隅,兵力堪堪万余,有几艘军舰,就敢叫板脚盆鸡?他哪来的底气?”
\"就看秦耀威,愿不愿保他了,你看他通电最后那句'有志之士,来者不拒',我料不出月余,他的兵力就能翻番。”
\"翻番?\"曹昆嗤笑一声,\"他哪来的武器?就沪市那个兵工厂,全是以前江南制造总局的底子,早该淘汰了,不然秦耀威也不用找我们买武器。”
\"玉帅,咱们该如何表态?\"
“坐山观虎斗吧,既然邓文山要逞这个英雄,我们直系又何必替他挡子弹?直接发电向秦耀威表明我们的态度。”
很快,脚盆鸡就对邓文山的回复发出了强烈抗议,并扬言要集结舰队荡平杭州湾。
邓文山巴不得他们过来,现在正值冬季,脚盆鸡就算调兵遣将也需要时日,并且杭州湾和舟山群岛光岸防炮他就打造了上百门。
脚盆鸡的嚣张气焰彻底点燃了国人怒火,北平、沪市等地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高呼\"誓死扞卫海疆\"。更令人动容的是,每天都有数百人抵达杭州,准备参军从戎。
邓文山在天津安顿好后,特意抽空给秦耀威挂了通电话。电话那头,老丈人的声音透着焦虑:
“文山,你到底怎么想的,你可知道直系已经明确表态不会插手,这可能是条不归路,脚盆鸡远远不是你能抗衡的,婉清这几天寝食难安...”
秦耀威对邓文山是十分欣赏的,但邓文山万一真的交代在脚盆鸡的炮火下,婉清估计要哭死。
邓文山听出了秦耀威的话外音,但没有丝毫迟疑说道:“爹,我并非逞一时之勇。还记得我曾和您说过要把列强都从华夏的土地上全都赶走吗?脚盆鸡只是一个开始。”
“我今天给您打这个电话,是因为有太多人前往杭州参军,我需要军官和粮食,还望爹能成全!”
秦耀威长叹一声:\"罢了,明日我就派一个教导团去杭州。至于粮食,先调两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