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彪和赵博带回数万流民,王定山立刻安置下来,打算继续开荒种地。
发放土地,种子,口粮,免三年赋税,徭役,重在让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没多久,潘阳和凌春带领数万流民跋山涉水也到达了青州。
王定山打算也全部收留,但潘阳和凌春执意要跟随太子赵文瑞,所以,他只好放行。
“大人,这两人也太……”牛得彪有些生气,却被王定山抬手立马阻止。
“不要计较,人家本来就是投奔太子和萧将军的,虽然咱们也是太子手下的人,但这些义军只认太子和萧将军,这就是人心所向,我们不必强求。”
“他们,以后也是我们并肩作战的兄弟,大家以后不要太过计较,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是!大人!”
牛得彪很佩服,才半年不到,王定山便已经心性大为改观,跟太子的三观越来越像。
王定山还经常告诫大家,对百姓们好点,没有百姓们,就没有他们强大的军队。
镇北城,萧青婉忙得焦头烂额,一下子拥来十多万流民,今夏好不容易丰收的粮食势必要量入为出。
幸亏夫君种植的土豆,也获得大丰收,调剂一下勉强够用。
甜菜也快要收获,冬天制糖需要人手更多。
加上各种矿石开采冶炼也进入成熟阶段。
匈奴人一再提高工价,成本越来越高,阿努达尽管下令不允许他们私自涨价,但他们就是不听。
萧青婉找来祝桐,让他带领中原来的壮劳力采矿,替下匈奴人。
斯琴和哥哥阿努达商量后,同意让汉人替下匈奴矿工,为了避免这些人闹事,阿努达将他们编成军队,戍守东北要塞,防止其他各族抢占他们地盘。
中原百姓吃苦耐劳,听说开矿一天可以挣到一两银子,都表示愿意参加。
祝桐趁此机会将潘阳和凌春收编,组成护矿队,保护矿工和矿山的安全。
铁牛卖掉香水和肥皂后,收到萧青婉的飞鹰传信,要求他尽快采买粮食。
得知萧青婉大量购买粮食的用意后,铁牛立刻从各地地主豪强手里加价迅速购买了大批粮食。
当粮食运到后,萧青婉这才放下心来。
“铁牛将军辛苦,护粮队人数不足,可以增加,眼下,中原各地狼烟四起,战争风险越来越大。”
“谢娘娘,属下觉得,时候增加人手了,建议增加到三千人。”
“好,你去找萧云飞将军挑人。”秦昊和杨滔跟随太子西征后,镇北城十万大军交由萧云飞统领。”
军火制造,工厂作坊,则全部交由柳春红负责,柳春红为了稳定局势,手下也有一万精兵维持秩序。
斯琴主要负责镇北城和匈奴商业联络,边民由于语言不通等各种矛盾,经常起争执,为了人身安全,萧青婉也给她配备了三千人的精兵,以防不测。
娜雅主要负责商业,铁牛就归她管,除了铁牛率领的三千护粮队,娜雅手里也有三千精兵,用来维稳,主要负责商业维护,矛盾解决。
萧青婉的侍卫营也有五千人,主要用来全城维稳。
剩下的七八万军队除了种土豆,就是操练。
偶尔参加各种大型工程建设,修路搭桥,盖房筑屋,成为多面手的新型军队。
军队动手能力强以后,战力不减反升,令将官们深感惊讶。
不像中原沈青杰的兵,什么也不干,懒懒散散,四处偷鸡摸狗,惹是生非。
赵文瑞走后,萧青婉一人承担起整个镇北城所有的重任,加上百姓近三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生死都要靠她随机应变去维护。
镇北城发生的一切,孙庆虎时不时报告给他赵文瑞,赵文瑞很是欣慰。
这天,姚孟德又接收了不少前来投靠的流民,通过了解得知,熙文帝和沈青杰为了镇压暴动分子,忙得是焦头烂额。
“如此说来,中原大乱开始,我那不成器的父皇啊,儿臣怎么为国为民,难道你们看不见吗?”
“但凡多学学我的治国良策,何至于如此!“赵文瑞哀叹连连。
“殿下惦记的是黎民百姓,而他们惦记的是金钱和权势,岂能同日而语!”姚孟德立刻安慰赵文瑞。
“他们横征暴敛,可是苦了黎民百姓,百姓们迫不得已只好拿起武器!”
赵文瑞说完,亲自走访逃难而来的百姓们。
百姓一见赵文瑞,齐齐跪地叩拜道:“拜见太子殿下!”
赵文瑞一愣,说道:“大家快快请起,不必拘礼!”
“你们是如何识得本王就是当今太子?”
“殿下,各地城池门口到处张贴着殿下您的缉捕画像,何人不知啊!”
赵文瑞恍然大悟,原来,沈青杰和沈贵妃为了完成对他的全面绞杀孤立,不惜制造谣言来中伤抹黑他。
岂料,太子勤政爱民,在位时就深得民心,岂料沈氏集团的这波操作无异于画蛇添足,贻笑大方。
“既然大家看得起我赵文瑞,那我就收下你们了!”
随即,安抚工作便交给了姚孟德和吴有福,自己则带领诸将,准备南下减轻邺城压力。
这次,秦昊所率铁甲精锐扩展到了两千人,全是从三万新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战斗精英。
而杨滔所率新军也由三万人拓展到了五万人。
姚孟德和吴有福所以极力挽留,但随着投奔太子的人日渐增多,问题会更加突出。
眼下,只有开辟新领地一法,尽快在别的地方接收和安置逃难的百姓们。
罗凤不得不也跟随大军转移阵地。
“殿下!根据孙将军的数据整合分析,我们此行应该在黔北落脚。”罗凤耐心说道。
“理由呢?”赵文瑞其实心中早有定数,故意一问,看看罗凤有何高见。”
“黔北有乾州重要的城池,乾州离巫山不远,我们可以争取巫王的支持,扩大影响。”
“好,竟然和本王想到一起了,本王此行正是奔乾州而去的。”
赵文瑞毫不吝啬夸奖了罗凤,一旁的慕容雪听了,心里酸酸的。
九龙九凤也高兴得连连赞同。
秦昊和杨滔不了解此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跟着傻笑,瞎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