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煜诗之十七
句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癸辛杂识》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老学庵笔记》云:作此未久,亡国。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石林燕语》:宋太祖尝因曲宴,使煜诵其得意诗,举此,太祖曰:“好一个翰林学士。”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煜岁暮乘醉书此于牖,醒而见之,大悔。不久谢世。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凝珠满露枝。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羽觞无算酌。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李煜,这位南唐后主,虽在政治上未能力挽狂澜,却以其绝世的文学才华,在诗词的星空中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光芒。他的诗句如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丰富多样的主题与风格,每一句都蕴含着他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让人在品味中不禁沉醉。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这几句诗化用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浪漫与哀愁的神话世界。“迢迢”与“杳”,形象地描绘出牵牛星在银河彼岸的遥远与渺茫,仿若隔着无尽的时空,难以触及;“粲粲”一词,让织女星的光辉跃然纸上,明亮而耀眼,可即便如此,她与牵牛星也只能“耿耿遥相望”,眼中满是无法相聚的愁绪。李煜借这一经典神话,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憧憬,以及因距离产生的无奈与怅惘,巧妙地融入其中。在他心中,爱情或许就像这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美好却遥不可及,让人在仰望星空时,不禁为这份真挚而又无奈的情感叹息。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春日的景象在李煜的笔下,被赋予了别样的深意。黄莺疯狂地啼鸣,那声声鸣叫,似是在诉说着心中的怨恨,究竟是为春光易逝而恨,还是为命运无常而怨,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而蝴蝶,曾经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如今却已气力渐衰,舞动的身姿难再轻盈,它们的无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落花满地,更是将春天的消逝具象化,每一片飘落的花瓣,都如同一个美好的瞬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悄然离去。李煜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时光匆匆、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深沉感慨,让我们在这春日的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岁月的无情。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诗中的扇子,不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纳凉工具,而是成为了连接自然与诗人情感的纽带。当诗人作揖谦让时,手中的扇子轻轻晃动,那皎洁的月光仿佛被握在掌心,柔和的月色与扇面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微风拂来,扇动之间,风充盈了整个胸怀,带来自然的清新与惬意。李煜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扇子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他对扇子精巧工艺与实用功能的喜爱,更抒发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陶醉。在他眼中,生活中的平凡之物,都能成为感受自然、体悟美好的媒介,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的情感,在诗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病痛的折磨,让李煜对健康和活力的渴望愈发强烈。这句诗直白地倾诉着他长期被病痛困扰的痛苦与无奈,“病态如衰弱”,将他病弱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身体的疲惫与心灵的煎熬;“厌厌向五年”,一个“厌”字,道尽了他对这漫长病痛岁月的厌倦,五年的时光,在病痛的笼罩下,显得无比漫长而沉重。他渴望摆脱病痛的束缚,重新拥抱健康与活力,可命运似乎并未给予他太多眷顾,这份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病痛的无奈,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生命中的苦难与挣扎。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兴衰,在李煜的笔下交织成一首深沉的生命之歌。衰老的容颜,在一场病痛之后,更显憔悴,难以恢复往昔的光彩,这让他在早晨面对君主临朝时,心中满是羞愧,或许是为自己的衰弱而惭愧,或许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他冷笑着看待秦始皇的雄图霸业,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远略,如今也已成为历史的尘埃;静静地怜悯周穆王的四处巡游,虽看似风光无限,却也有着无尽的辛劳与无奈。鬓角新添的白发,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而菊花依旧金黄,年复一年,它们见证着时光的流转,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姿态。李煜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匆匆、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煜岁暮乘醉书此于牖,醒而见之,大悔。不久谢世。
生死,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李煜在这句诗中,以一种豁达而又无奈的态度,直面生命的终结。“万古到头归一死”,他看透了世间万物的归宿,无论贵贱贫富,最终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这种对生死的坦然,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醉乡葬地有高原”,醉乡,是他逃避现实痛苦的港湾,在那里,他或许能找到片刻的安宁,而高原,则象征着一种高远、超脱的境界,即便死亡,他也希望能在这样的地方找到归宿。然而,酒醒后的他,或许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过于悲观,又或许是对生命的不舍,故而大悔。不久后,他便与世长辞,这句诗也成为了他对生命最后的感慨,让我们在感受到他豁达的同时,也体会到其中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
人生的短暂与理想的长远,在李煜的笔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生不满百”,短短几个字,便道出了人生的有限与无常,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刚作千年画”,则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规划,即便生命短暂,却依然怀揣着长远的理想与抱负。李煜通过这一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让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时,不禁对生命的短暂与理想的遥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秋天的天空,在李煜的笔下,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阳光映照下,仙云淡薄,仿佛是天空中飘动的轻纱,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秋高气爽,天空湛蓝而深邃,让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李煜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秋天的美景,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赞美之情融入其中。在这高远的天空下,他或许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在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之中,让我们也能透过诗句,感受到那份秋日的清新与宁静。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夜晚的来临,在李煜的描写下,充满了诗意与哲理。“乌照始潜辉”,太阳渐渐西沉,光芒逐渐隐去,那曾经照耀大地的光辉,在夜幕的笼罩下悄然消失,象征着一天的结束;“龙烛便争秉”,随着太阳的离去,龙烛纷纷点亮,光芒闪烁,打破了夜晚的黑暗,寓意着新的开始。李煜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每一个日夜的交替,都如同生命的轮回,有结束,也有新的起点,让我们在这简单的诗句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不息。
凝珠满露枝。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羽觞无算酌。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宴会的热闹,在李煜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清晨,露珠凝结在枝头,晶莹剔透,宛如一颗颗珍珠,为这一天增添了几分清新与灵动;然而,时光匆匆,游弋的太阳已经西斜,肃穆的寒意开始袭来,预示着夜晚的降临。宫廷中,九重宫门缓缓打开,扇面上的鹄鸟仿佛展翅欲飞,栩栩如生;四扇窗户灯火通明,灯鱼闪耀,将整个宫殿装点得金碧辉煌。宴会上,羽毛制成的酒器不计其数,人们不停地斟酒,举杯为长寿祝福,深深的酒杯依次传递,宾客们相互敬酒,欢声笑语回荡在宫殿之中。李煜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宴会的热闹场景,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这繁华的背后,或许也隐藏着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但此刻,他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李煜的这些诗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人生感悟。从对爱情的执着向往,到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到对宫廷生活的生动展现,每一句诗都饱含着他的深情与才华。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化作优美的诗句,让后人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透过这些文字,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领略到他独特的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