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林里的剪纸坊
2024年惊蛰,我作为民俗学者来到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在苏子河畔的腰站村,87岁的关雅琴老人向我展示了祖传的";嬷嬷人";剪纸。这些用黄表纸剪出的人形图案没有五官,四肢呈夸张的放射状,与《满族民间美术》中记载的";避邪嬷嬷";如出一辙。
";剪嬷嬷人要在子时,用阴山背后的桦树皮垫底。";关奶奶布满老茧的手指抚过剪纸边缘,";1943年大饥荒,我阿玛剪了三百张送葬嬷嬷,结果......";她突然剧烈咳嗽,手帕上洇开点点血迹,像极了剪纸边缘的锯齿纹。
第二章 夜祭的哭声
清明夜,我借宿在关家老宅。子时三刻,北炕的樟木箱突然发出异响。打开一看,三百张";送葬嬷嬷";正在无风自动,每一张都朝着长白山方向微微颤动。月光透过糊着高丽纸的窗户,在地上投出无数晃动的黑影,仿佛有无数无脸女人在翩翩起舞。
更诡异的是,剪纸堆里夹着半张泛黄的祭文:";民国三十二年三月,以童女血祭长白山神,祈佑五谷丰登。";墨迹未干,散发着浓烈的铁锈味。当我试图拍照时,所有剪纸突然自燃,灰烬中浮现出暗红色的满族文字:";还命。";
第三章 山神的祭品
五月初五,我跟随关家后人进山采药。在老秃顶子山的背阴坡,我们发现一座荒废的萨满神堂。九根桦木神柱上挂着数百张嬷嬷人剪纸,每张都用朱砂点出第三只眼。神堂中央的石供桌上,摆着半块腐烂的祭祀饽饽,生产日期竟是1943年6月15日——正是关奶奶提到的饥荒年份。
向导突然发疯似的撕扯剪纸,边哭边喊:";妹妹别怕,哥哥来接你了!";他的背包里掉出一本《兴京县志》,1943年卷记载:";五月乙丑,童女关氏失踪,其母以剪纸三百招魂。";而向导身份证显示他生于1985年,不可能有1943年的妹妹。
第四章 剪纸里的眼睛
中元节,我在关家老宅整理录像。当回放神堂镜头时,发现所有嬷嬷人剪纸在拍摄瞬间同时转向镜头,朱砂点成的第三只眼闪烁着诡异的红光。更恐怖的是,录像里的向导分明穿着1940年代的长衫,而现实中他明明穿着冲锋衣。
当晚,我的笔记本电脑自动播放一段视频:1943年的关家老宅,一群村民正在制作嬷嬷人剪纸。为首的萨满用骨刀划破小女孩的手指,将鲜血滴在剪纸的第三只眼位置。小女孩突然转头看向镜头,用稚嫩的声音说:";姐姐,你也是来陪我的吗?";
第五章 永恒的守灵人
如今的腰站村仍保留着剪嬷嬷人的习俗,但没人敢在子时动工。去年冬至,关奶奶临终前交给我一个锦囊,里面装着1943年的祭祀铜铃和半张未完成的剪纸。铜铃内侧刻着满文:";长白山神已收童女,子孙万代不得剪第三只眼。";
最新的dNA检测显示,关奶奶的线粒体基因与1943年失踪的童女关氏完全一致。而那些在神堂发现的剪纸,碳十四测定结果均为1943年制作。每当月圆之夜,老秃顶子山会传来若有若无的哭声,当地人说那是嬷嬷人在寻找丢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