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鄂尔多斯部落首领阿古达木,自得到李明卖给他的兵器后,部落实力大幅提升。虽说那些大多是翻新的破烂货,但相较于他们此前大部分人连铁刀、铁枪、铁箭头都匮乏的状况,已然是鸟枪换炮,实力飞涨。
阿古达木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哈日勒台,进谏道:“首领,咱们为买这些兵器,耗费了部落大半的马、牛、羊,如此下去,恐怕难以支撑到冬季啊。” 阿古达木却笑着回应:“咱们如今手里有了刀枪,还怕会饿肚子吗?” 言罢,他立即趁着开春时节,督促族人大肆放牧,为战马养膘。
到了四月,阿古达木自觉准备妥当,便迫不及待地发动战争,凭借新得的兵器,一举吞并了周边好几个小部落。然而,所补充的牲畜数量有限,仍难以满足部落的需求。于是,他贪婪的目光又投向了长城以南的延绥一带。
五月初,阿古达木亲率五千铁骑南下,首先攻破了白羊隘。白羊隘的守军百户,正是崇祯三年腊月便驻守在此的那位。见到蒙古人来犯边境,他熟门熟路地指挥着几十个卫所兵,迅速点燃烽火、燃放号炮,向关内传递信号。待蒙古人开始进攻,他便带队沿着长城向西逃窜。
保安县知县宋知礼,同样应对得驾轻就熟。发现烽火后,第一时间下令关闭城门,并赶忙派人通知疏散城外百姓。这次,百姓们也都学聪明了,接到通知后,简单带上些值钱的小件物品,便拖家带口地往山上跑去。只是离得远些没通知到的百姓,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李明这边,接到五千蒙古鞑子入寇的消息,脸色一沉,这事可不能马虎。他马上传令下去,召集众将到营帐商量办法。
没一会儿,营帐里将领都到齐了。大伙心里有底,自家队伍在兵力上虽说不是远超蒙古人,但装备那可是精良太多了。鸟铳、佛郎机炮等火器威力强大,还有训练有素的骑兵和步兵,所以压根没把这五千蒙古兵放在眼里。
众将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说出自己想法。有的将领觉得应该趁敌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打个措手不及;有的则提议先观察敌军动向,以逸待劳。各种意见僵持着,营帐里讨论声此起彼伏。
李明静静听着大家说,眼睛在每个将领脸上扫过,心里快速盘算着利弊。等大家稍微停了下,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案上,眼神坚定地说:“各位,蒙古鞑子此次来犯,是个难得机会,咱正好借这机会检验下咱新造的轻便燧发鲁密铳,我叫它燧发枪。这次出兵,以阿玉带一千女火枪兵为主力,再调王大力一千多骑兵,张良带五百佛郎机炮兵。另外,后营派三百辎重兵,带上一百辆马车,负责运输随军粮草、火药等物资。加上中军斥候、塘马、旗鼓手等,总共三千人出征。就靠这次实战,看看燧发枪到底咋样,为以后全军推广铺铺路。”
李明目光明亮,扫视众人,继续道:“同时,安排赵刚的左营、焦铭的右营守府谷县。府谷县是咱们根本,绝不能丢。赵刚、焦铭,你俩一定守好城池,加强巡逻警戒,半点都不能疏忽。”
赵刚和焦铭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其他将领见状,也都表示听李明指挥。李明看着众将,点点头,抵御蒙古入侵的作战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大军出征。只见队伍一片火红色军服,在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依旧是斥候前出在大军周围十五里外侦察敌情,定时来报平安。王大力一马当先,率领一千骑兵开路,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李明则率领中军及阿玉的女火枪兵,人人骑马随后跟进,英姿飒爽。紧接着是张良的五百炮手,他们神情专注,守护着马拉的佛郎机炮车。而三百辎重兵押运着一百辆马车在最后,马车上满载着随军粮草、火药等物资,整个队伍秩序井然,浩浩荡荡地朝着敌军方向进发。
两日后,李明大军来到距离保安县城南十里地,与那前来迎战的五千蒙古鞑子骑兵相遇。只见蒙古骑兵身着各式明军皮甲、棉甲,手持长刀、长枪、弓箭,在田野上肆意驰骋,扬起大片沙尘。而李明这边,三千将士身着火红色明军棉甲,军容严整,士气高昂。乍一看,还以为两支明军要内讧呢。李明这边一千火枪手已全部下马列为空心方阵,四面皆有五排火枪手。方阵内是李明和中军辎重兵及火枪兵们骑乘的马匹,四角各有六门佛郎机炮,一百辆马车全部放在火枪手外围提供一定的遮蔽。王大力的一千骑兵在方阵西面约一里地列阵,与步阵成犄角之势,一场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