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等人率大军沿着官道一路朝着山西方向火速回援。一路上,军旗猎猎作响,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洪承畴坐在马车里,眉头紧皱,不时撩开车帘望向远方,心中担忧着高迎祥残部在山西的动向。他唤来身旁的塘马,神情严肃地吩咐道:“速去告知李将军,前方行军务必万分谨慎,高迎祥狡诈异常,最善于埋伏,切莫中了那贼寇的诡计。”
塘马得令,快马加鞭赶到李明身旁,转述了洪承畴的叮嘱。李明抱拳对塘马说道:“你回去禀告洪督台,我已将斥候放到大军二十里以外,一有情况便会来报,绝不会中了高迎祥的埋伏,请督台大人放心。”
大军日夜兼程,终于临近山西。可眼前所见,却是一片风平浪静,丝毫不见流寇的半点踪迹。
就在众人满心疑惑之时,洪承畴接到了朝廷快马送来的塘报。看过塘报后,他面色一沉,立刻召集李明、钱守庸等人。待众人到齐,洪承畴语气凝重地说道:“诸位,朝廷塘报传来消息,高迎祥那伙贼寇竟是虚晃一枪,故意引我们回山西。他们在我们赶来的途中,已率领兵马迅速南下,钻进了太行山中,如今不知要去何处作恶。”
李明听闻,忍不住一拳砸在身旁的桌子上,骂道:“这高迎祥,实在是太狡猾了!竟被他算计了。”
洪承畴神色严峻,长叹一声道:“此贼诡计多端,看来我们得重新谋划应对之策了。”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立刻多派几路探子,深入太行山周边探查,务必尽快摸清高迎祥的动向。另外,传令山西各地州县,组织百姓坚壁清野,不给流寇可乘之机。”
李明面露难色,抱拳道:“督台大人,此事恐怕不妥。太行山附近州县众多,若全面组织坚壁清野,影响范围实在太大,百姓生计将大受影响,弄不好反而会逼更多人沦为流寇。再者,太行山绵延广阔,派探子探查,一时半会儿难以获得确切情报。如今大军出征已近半年,兄弟们思乡心切,疲惫不堪。依末将之见,不如先让大军各回驻地休整,待探得详细情报后,再做定夺。”
钱守庸赶忙点头附和:“是啊是啊,此番出兵,府库钱粮消耗大半,实在支撑不起继续作战了。”
洪承畴的督标营参将李勇也跟着说道:“大人,兄弟们伤亡不小,确实得回去好好休整,也该给大伙发些赏钱安抚士气啊。”
钱守庸再次建言到:“督台大人,朝廷之前给咱们下达的命令本就是返回讯地休整,咱们何苦去趟这趟浑水呢?万一事有不谐,可容易招致祸事啊。”
洪承畴听后,明白钱守庸的意思:功劳已经立下了,没必要再去冒险,万一打了败仗,龙椅上那位可是个刻薄的主,不会顾忌之前的功劳,弄不好就是问罪下狱!他眉头紧锁,思索良久,最终无奈点头同意:“罢了,那就大军继续返程,各回驻地吧。”
于是,大军继续朝陕西方向返程。一路上,士兵们一想到马上就能到家与家人团聚,个个疲惫的脸上难掩笑容。他们纷纷讨论起来,猜测总督大人回去之后能给发多少赏银。
洪承畴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望着远处延绵不绝的山脉和田野,心中却满是忧虑。如今大军兵无战心,思乡心切,将领也没一个支持他的。面对高迎祥这伙流寇的狡猾行踪,后续局势实在难测。可他也明白此刻自己也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无奈接受。
就这样,大军陆续返回了驻地。李明率军回到了府谷,结束了这一段征程。